03.05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使文人墨客心自安的茶是什麼

古語云:人生有八雅,琴棋書畫人常樂,詩酒花茶心自安。

茶,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承當著各種角色,它曾是中國的食品“黃金”,是邊疆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須,是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晚甘侯。

魯迅說“茶,在賞鑑其色與香與味,意未必在止渴,中國古昔曾吃過煎茶及抹茶,現在所用的都是泡茶,我們所重的即在這自然之妙味”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古代中國茶葉是怎麼樣存在的形態

在民間貿易還未興盛之前,茶葉一直作為一種貢品隸屬國家直接管轄。

在明朝朱元璋時期還特地設置了茶馬司一職,不允許民間私自販賣出口茶品,對於茶葉貿易的管轄自古以來就極為嚴苛。

而茶葉也自古便成為了一種高貴的奢侈品,在茶葉貿易還未興盛民間的時候茶品一般只流通在皇宮中,而茶葉也不是誰都能喝到。

所以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以“有茶喝”自居自己的身份尊貴。

因為在中國較早的朝代時期,茶一直都是隻有天子擁有茶,侷限於當時茶葉製作的工藝以及數量的稀少,當大臣們立下汗馬功勞時天子才會賞賜小部分給他們。

所以喝茶也成為了上流階層表示身份的一種象徵。成為了文人墨客、王公大臣們喜愛的珍品。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茶字的演變

茶,可以生動的解釋為是人在草木間的象形字體,既生動又準確。

茶,是一片葉子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產生的一種奇蹟。

茶,是一為荼二為檟三為蔎四為茗五為荈的茶。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中國茶區自古以來就分佈在中國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區的文化使得中國茶擁有了五種不一樣的叫法,他們從荼到檟到蔎到茗到荈再到我們現在所說的茶。


這些不同的叫法都在傳說陸羽編寫茶經時“稍遺漏”了一橫而成為了大家流通的茶字。

茶的叫法也在陸羽編寫茶經後再民間流通起來,成為了茶葉的總稱。

而文人墨客使得茶不僅擁有了荼檟蔎茗荈,更有晚甘侯、甘露、不夜侯等雅號。

使得茶擁有的豐富多彩的雅名,但這些雅名都是圍繞著我們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古老飲品——茶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茶,無論是王公大臣的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還是平民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始終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形影不離。

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中國茶字的演變

希望愛茶的你經過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更好的瞭解中國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