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喜欢哪些古诗词?为什么这些诗词能流传至今?

偶然回眸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喜欢哪些古诗词。

因为古代优秀的诗词浩如繁星,我这个回答只好带上浓重的个人色彩了,就略过唐诗选一首童年回忆之作。

作于两汉之际,作者无从考的《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当时读小学,看《还珠》,它算是我情感的启蒙,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矢志不渝的爱,觉得很感动很震撼。

词,就选三篇吧。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境界让人向往。苏轼被贬黄州,穷困潦倒,却在逆境中吟出一种坦荡超脱,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实在是通透。

李煜的《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亡国之君,千古词帝。这是李煜作品里稍微冷门一点的,应该作于前期。春光明媚,渔父淡泊,有些自由快活的意思,和李煜后期的悲情迥然不同。

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从《神雕侠侣》里知道它的,现在依然很喜欢。起句的发问就很有力量,把情感和思索一下子都牵出来,再写大雁的“欢乐趣”“离别苦”,曾经与现在,得到与失去,美好与现实,几经对比情感格外哀婉动人。

再来说说为什么这些诗词能流传至今。

个人认为,诗词要经住时间的考验一直受人喜爱,有三个点是要满足的。

一是情能动人,不管什么时代什么背景的人一读都能和作者一样感动,欢喜,悲伤,或是超然等等,那么作品就具备了传播的情感基础。

二是辞能动人,优美的文辞,高超的写作技巧,即便人们不理解意思也能被作品的外表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

三是意能动人,这个“意”可以理解为作品的价值和使命,它的存在给历史给某个领域带来什么改变、进步。做到这一点,作品就可以冲出自己对自己的禁锢。

我对于诗词,向来只喜欢看读读看看,并不作深入研究,就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阿楀


本人最喜欢的一首词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战苦,扬州一带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

 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从整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这就为本词定下了较高的格调。仲谋,即指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辛弃疾对孙权很是佩服。在其另一首词作《南乡子》中,他就以万分钦佩的口吻赞扬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江东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正如明代杨慎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江河不改,青山依旧,但历史却是风云变换、物是人非了。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当年北伐南在上半阕中,作者由京口这一历史名城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英雄孙权与刘裕,以此顺势写来,自然流畅,含蓄蕴藉,共蕴含了三层意思:一、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给作者带来的无限怅惘的感受:时间一如滔滔长逝的流水,不禁抺去了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也卷走了风流人物的风采神韵,当年的英雄所留下的也只有荒芜的“寻常草树”而已。二、由于世无英雄,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致使曾经英雄辈出的锦绣江山痛落敌手,中原人民沦为异国之奴,而又看不到收复故国的希望。此情此景,无不激起作者心中翻江倒海般的丧权辱国之痛。三、把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困顿与历史英雄人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作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羡慕他们都能够大展才华、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屡被贬谪,遭遇坎坷,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悲凉之感、怅惘之情,溢于言表,为全篇奠定了沉郁苍凉的情感基调。这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感情饱满而真挚,情绪热烈而低沉,完美地勾画了一个忧国忧民、急于收复故地却又屡遭排挤的爱国志士的形象。燕、后秦时,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有气吞万里之势。而如今,英雄了得的刘裕的居所,也沦落为毫不起眼的“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和开禧三年的宋金议和。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在此,作者将笔锋从沉寂远去的历史拉向切近的自身,开始追忆住事,回顾自己一生。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表南渡,至开禧元年至京口上任,正是四十三年。这四十三年中,金国与宋朝战事不断,连年不绝。而作者虽一直极力主战,并为收复故国不畏艰难,戎马一生,但眼看英雄老去,机会不来,于是心中自有一腔无从说起的悲愤。

 

  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这里值得探讨的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以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非是辛弃疾的缺点,这首词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愤怒海东青


我喜欢唐诗,唐诗之所以留流传了上千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性几千年都不变。虽然现在有许多高科技,但是人性不变。不变的人性在唐诗里,我们可以找到,人性的真善美及情绪上的喜怒哀乐,对故乡的怀念,对父母的思念,儿女孝敬父母等等,这些人性底层的东西不变,所以唐诗可以永远流传。

这个世界上除了认知和思维,还有一种东西叫情感,它是人的底层需要。人们需要借鉴其它一些东西把情感给抒发出来,唐诗就是一种很好的东西。

人性的真善美和喜怒哀乐这些底层东西永远不变,唐诗里许多诗句正描述这些东西,唐诗可以帮当代的人们解除一些快速发展痛苦,所以唐诗能永远流传下去。


员工管理商学院


当发爱情誓言时,你可以这样说: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而不是只是说:我发誓......不然,天打雷劈!


结婚的时候,你可以含情脉脉: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而不是只傻愣的:嘿嘿嘿嘿嘿嘿


当人生失意时,可以荡气回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而不是痛心疾首,唉,怎么没有人赏识?


看见大漠戈壁的时候,大可言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不是说:你看你看,好多的沙子......


疯狂的绿豆


第一个原因是,唐宋时期诗词创作本身的文学成就决定的。现在说起诗词,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唐诗宋词,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我国作为一个诗的国度,在数千年的文学发展中,诗歌创作从未间断过。为什么只有唐宋诗词能够闪耀千古?因为诗词分别在唐宋两代达到了巅峰时期,甚至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国诗词的最高成就。 唐宋之后出现的诗词,基本上都难以望其项背。不是诗人词人少了,也不是诗词作品数量少了,而是整体成就,难以完成对唐宋诗词的超越。

第二个原因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种认识从金代开始,到近代王国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观念。发展至今,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即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这种文学观念,虽然不能够把历朝历代的文学成就都包容起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各个朝代主要的文学成就。

因此,现在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多数都集中在唐宋两代。不只是近现代没有,就是元明清时期,在汗牛充栋的诗词作品中,流传下来的经典数量也是非常少的,和唐宋时期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第三个因素是,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经典化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多唐宋诗词,其实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历朝历代,已经广为流传,成为传世经典。 我们现在知道的经典诗词,唐代之前,宋代之后也有很多,但是在整体上没有唐宋两代那么突出,那么集中。这些经典,都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

第四个因素是,语言体系变化的影响。这个主要是针对近现代而言的,近代以来,白话文体系逐渐代替了文言文,成为主流的语言系统。




国学经典推广


我很喜欢李煜的词,也不知道理由,可能就是亡国之君的独特魅力,如梦似幻的感觉。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咸鱼奶爸


个人最喜欢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与《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两首词一首慷慨激昂,一首含蓄委婉,句句透漏着岳飞满满的爱国情怀,感染者中华儿女。





江北第一虫


不曾学过格律,体会不到古诗词那种音韵之美。对于诗词,我爱的浅尝辄止,能体会语言的美感就够了。无论是普世哲理,还是缱绻心思,是边塞豪情还是田园风景,热血或者反战,文人的风骨还是道家的逍遥,都能从字里行间得到,这就足以成为我爱古诗词的理由了。

也许正因为如此吧,我一直看不懂回文诗,尽管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在我眼中,好的诗词,需要生活,所以我很喜欢《水浒传》里的那种带着乡村野趣,用词不甚文雅的诗文。

傍村酒肆已多年,斜插桑麻古道边。

白板凳铺宾客坐,矮篱笆用棘荆编。

破瓮榨出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

更有一番堪笑处,牛屎泥墙尽酒仙。

很难想象,牛屎泥墙也能作诗,可是这就是生活啊,尽管不甚雅致,甚至有些脏乱差。我当初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几乎一遍就能记忆下来,满脑子都是那种挥之不去的画面。也许这就是这种野诗的有趣之处吧。

而如果一篇诗词用典太多,或者词语生僻,整个句子读起来像被人掐断了脖子,这样的诗词,我一般都是敬而远之。我不否认这样的诗词容易出精品,但对于一个缺乏考究精神的我来说,委实过于麻烦。所以,如果课本不教,我或许背不下来《京口北望亭怀古》。

反倒是《西江月·遣兴》我会第一时间记下来。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在这里,不是为了嘲讽诗词的严苛,更不是说做诗人的古板,而是想说,诗词创作真的是有门槛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样妙手偶得的诗句太少太少,多得是三年磨一剑的苦心孤诣。单就是这种执着和苦心,我就只能高山仰止,深表佩服。

这世上有很多人,皓首穷经也还在继续钻研,而有些人却只能浅尝辄止,望而却步,这就是云与泥的差别。

最后,说一首这几年很喜欢的诗。

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

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这样洒脱的性格真的很道家,生活里很不合时宜,但是精神里向往这样的心态。天

地广大,愿天下人都能过得轻松一些。


欲问江梅瘦几分270


千金散去还复来~这是李白的诗词其中一句,我很喜欢这一句,我讲个故事,有一天李白和书童在路上走着,看见了一个要饭的,李白就问书童,我们还有多少钱,书童说二百两,李白说全都给他,书童就不理解,都给他了我们怎么办?李白就说了一句,千金散去还复来,没钱了住不了酒店了,喝酒喝多了就在酒店门口睡起来了,这个时候一个富商出来了,一看这不是李白李公子吗?怎么在这里睡觉啊?书童就说我们公子把所有的钱都给一个乞丐了,这个时候富商就说李白这境界高啊,就问手下,我们身上还有多少钱?下人就说还有五千两,富商说都给李公子,不够再去我府上拿!千金散去还复来这句就成了千古名句!


方向7939


不要问我为什么?你们懂得[呲牙][呲牙][呲牙]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