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東漢許荊之侄曾為報仇殺人,仇家找許世算帳,許荊是怎麼做的?

鐵面人解讀人物


許荊的侄子許世曾經為了報仇而殺了人,仇家拿著刀找許世算帳,要攻擊他。許荊知道以後,就趕忙出來迎接,下跪說:“許世之前無禮,責任和錯都在我,是因為我沒能好好的加以訓誡教導。哥哥只有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死了就斷絕了後代、香火,我願意代替他而死。對方連忙把許荊扶了起來說,許公您是郡裡的賢人,我怎麼敢對您無禮,冒犯您呢?說完就離開了。從此,許荊聲名更加顯赫,後來被舉為了孝廉。

東漢漢和帝時,許荊做桂陽太守時,在巡視過程中,部下耒陽縣有蔣家兄弟因爭論而訴訟,官司一直打到太守府,許荊在審理和判決時,對蔣均兄弟嘆了口氣說,我揹負國家的重擔,都沒能夠推進政教風化,讓兄弟成為了仇人,爭論訴訟,這皆是我的責任,吩咐文書官員趕忙草擬彈劾自己的公文給朝廷,請求廷尉依照法律請求治罪。蔣氏兄弟聽後,十分慚愧,當場恢復和睦的感情,並請許荊治自己的罪,許荊趁這個機會對他們再次進行教導。

從許荊遇到兄弟爭財產的案件,就以自己的勸化不行為由,請求廷尉把自己關進牢獄,兩兄弟非常感動,一下子醒悟了中,可以發現,東漢文人經常用“自責”的方式來感化勸導別人。許荊就是把“教化不行”看作是自身的失職,而蔣氏兄弟就是迫於言論的壓力而受到觸動從而悔改以及羞愧後悔。在當時氣氛中,認真的自責能夠讓被教化的一方得到更強的道德感染力以及社會言論的支持。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處理案件,和當時的生活比較息息相關。簡單來說,許荊把這些歸結於自己沒教化好境縣百姓所導致的,就請求把自己逮捕到廷尉處去接受審查。蔣均兄弟見後感動後悔不已,於是撤去訴訟並且保證不再爭論訴訟。也有人說這種平息訴訟的方法很消極。

許荊的祖父也很值得一說,叫許武。許武被舉為孝廉以後,想讓他兩個弟弟也出名,就和弟弟分割家產,把家產分割三份,把最差的給弟弟。這樣一來,他兩個弟弟得到了能謙讓”的名聲,也被推舉為孝廉,後來在親戚和族人的見證下,他說明了本意,並且把他經營壯大以後增多的比以前還要多的財產全部都不留全部送給其弟弟,於是許武得到更加大的聲望名譽。


曉雨歷史觀2號


許荊年輕時做郡吏,他哥哥的兒子許世曾經為了報仇殺人,怨恨許世的人拿了武器來找他算賬。許荊得知後,就出門迎著那些仇家,跪下來說:“許世以前無禮,冒犯了你們,責任都因為我沒能加以訓導。兄長很早就已過世,就一個兒子延續血統,假使讓死去的人為血統的滅絕傷痛,我情願以死相代。”仇家將許荊扶起來,說:“您在郡中被稱讚為有賢德,我們怎麼敢對您無禮?”因而就此作罷。許荊的名聲更加顯著。太守黃兢將他舉薦為孝廉。

和帝時,許荊逐步升為桂陽太守。桂陽靠近南州,風氣習俗很輕薄,不懂得學識道義。許荊為他們制訂婚喪制度,讓百姓知道禮義法禁。他曾經在春季到末陽縣巡視,有個叫蔣均的人,兄弟之間因爭奪財物而互相控告。許荊面對兄弟倆感嘆說:“我擔負國家的重任,但教化沒有得到推行,責任在我太守。”於是轉過頭來要身邊小吏向朝廷上書說明情況,請求到廷尉那裹接受刑罰。蔣均兄弟感悟後悔,各自要求接受處罰。許荊在太守任上十二年,百姓們對他讚揚歌頌。由於生病,他上書朝廷,結果被徵召,任命為諫議大夫,在任上去世。桂陽人為他建廟立碑。



充電一分鐘浪費兩小時


許荊,字少張,會稽陽羨人。因名望很高被太守黃兢將他舉薦為孝廉。漢和帝劉肇時,許荊逐步升為桂陽太守。許荊在太守任上十二年,百姓們對他讚揚歌頌。由於生病,他上書朝廷,結果被徵召,任命為諫議大夫,在任上去世。

許荊年輕時做郡吏,他哥哥的兒子許世曾經為了報仇殺人,怨恨許世的人拿了武器來找他算賬。許荊得知後,就出門迎著那些仇家,跪下來說:“許世以前無禮,冒犯了你們,責任都因為我沒能加以訓導。兄長很早就已過世,就一個兒子延續血統,假使讓死去的人為血統的滅絕傷痛,我情願以死相代。”仇家將許荊扶起來,說:“您在郡中被稱讚為有賢德,我們怎麼敢對您無禮?”因而就此作罷。許荊的名聲更加顯著。太守黃兢將他舉薦為孝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