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有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而唐朝沒有西唐、東唐?而宋朝是北宋、南宋?

金匯來3


首先劃分成西還是東,南還是北,前還是後是都是後世史學家為了研究方便劃分的,在當時是沒有這麼一說的。

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劃分:

1、西周和東周

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攻破鎬京(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殺死周幽王,周滅亡,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洛陽建立周朝,而洛陽位置在東,就稱之為東周,它之前的”周“就被叫成本週。

2、西漢和東漢

劉邦在長安建立漢朝,直到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後來劉秀又在洛陽重建漢朝。長安在西,洛陽在東,就自然而然的叫做了西漢和東漢。

3、北宋和南宋

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天的河南開封),1125年金國南侵,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天的江蘇南京)即位,建立了宋。汴梁在北邊,應天在南邊,所以和兩漢一樣,一個北宋一個南宋。

唐朝沒有西唐、東唐的原因是:

公元683年,唐高宗駕崩,武則天臨朝稱制,成為實際上最高統治者。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正式稱帝,統治了中國二十三年。

似乎與王莽篡漢差不多,但是沒區分是大概是因為:武則天廢掉中宗李顯,最終又重立李顯為太子,最終李顯重新登位,歷史學家稱之為「重祚」,意思是指原本已退位或被篡位的君主,再次即位,他還是「正統」,而且武則天死後,是唐高宗李治皇后的身份入殮的,在加上唐的影響力太大,沒有區別的必要,後世史學家也就不區別了。


嶽劍


西周東周,在傳承中間有斷代,由於戰亂、天災,都城遷移,雖仍然都稱周王朝,但東周由小宗重建,這樣周天子的傳承不是正宗了。

西漢為劉邦創立,王莽篡位時,西漢已實際滅亡。劉秀建東漢,除了姓劉、仍稱漢朝以外,幾乎與西漢正宗皇室無關。劉秀自稱劉邦的後代,誰去考察?成王敗寇,劉秀自己說了算。劉秀的天下是重新打下來的,建都又在洛陽,可以說與西漢基本沒關係。劉秀在重建漢朝時,自稱劉邦後代,更多的是政治考量。

南宋為宋皇室康王趙構建立。當時北宋經過靖康之變,皇帝、宮人、大臣被俘。皇室除了趙構等極少數,盡數覆滅,可以說北宋也已滅亡了。趙構建南宋屬於另起爐灶。又建都在南方的臨安(杭州),所以稱南宋。

唐朝與以上情況完全不同,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也稱後唐,後唐靠自己的力量平息了叛亂。後唐時代,由於平息安史之亂時,各地軍閥開始崛起,大部分節度使都擁兵自重,獨霸一方,但他們至少在名義上仍服從唐室。

同時唐朝的皇位傳承沒有斷代,一直按宗法傳承,也沒有迀都。安史之亂重傷了大唐,但大唐沒有被滅亡,又存在了近一百年。


書華36


周武王建立周朝,建都長安(鎬京)史稱西周。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千斤買一笑,褒氏笑了,周幽王的信譽也沒了,犬絨乘機出兵,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接位遷都落陽,史稱東周。

劉邦消滅項羽統一全國,立國號為漢,建都城於長安,史稱西漢,西漢傳到漢平地時,外戚王莽串位,改漢朝為新朝。

經過綠林軍、赤眉軍起義,消滅了王莽的新朝,全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的戰亂時期,綠林軍小頭領劉秀帶兵東征西殺,消滅各地割據軍閥,重新統一中國,仍立國號為漢,建都落陽,為區別於前一個漢朝,史家便將劉秀建立的漢朝稱為東漢。

大唐前期強盛,經安史之亂後,各地節度史脫離中央節制,擁兵自重,國家到了皇帝政令出不了長安的地步,後來黃巢舊將朱溫索性廢掉皇帝建立梁朝,並殺死沙柁族首領李克用,李克用義子李存續殲滅朱溫,建立後唐,但後唐和前唐已經沒一點兒關係,而且後唐也是個短命王朝,接著便進入了雜八五帝亂爭唐的時期,如果也按西周東周、西漢東漢的稱呼法,那恐怕東南西北唐都有。

宋是宋太祖趙匡胤立宋建都開封史稱北宋,後被女貞族攻破開封活捉徽宗欽宗二帝,北宋滅王,康王逃到南方在杭州接位建立南宋。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周平王(姬宜臼)不會認為自己是“東周”國王;劉秀也不會說自己是“東漢”皇帝;趙構更不會認為自己是“南宋”皇帝。最多他們認為是遷都而已。人家與高祖、太宗一脈相承,何來東西南北、前後左右之分?這都是後世史學家為了區分、區別某一歷史階段而賦予的史學名詞和學術定義而已。

這樣的區分還有另一種模式,例如:無“前唐”但有“後主”;無“北明”但有“南帝”。更不可思議的是另一種“顛倒黑白”模式的定義,例如:南北朝時期劉裕創建的大宋國,《資治通鑑》承認它是華夏之正朔的朝代。按歷史順序,趙家宋朝應該是“後宋”。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和需要,劉裕的大宋連個“南宋”稱謂也沒得到,史學家勉強給了個“劉宋”的史學標籤。說實話,很多中國人還不知道歷史上有個“劉宋”王朝呢。這都是史學家作的孽呀!



琴島牧風


從這些朝代的名稱可以看出,在他們的前面都帶有一個“方位詞”,而這便也是歷朝歷代的史學家們在進行歷史記載和歷史研究時行成的一種約定俗稱的命名方法。

而同一個朝代之前“方位詞”的不同,主要的原因就是該朝代在發展中段出現了短暫的大規模動亂,而在恢復一統之後,導致王朝的都城有了“徹底性”的遷移。

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注意“徹底性”這個詞,也就是說在遷移之後,直至王朝滅亡基本都再也沒有過遷移。

而要看唐朝的話,從本質上來講,不能說出現過“都城”的“徹底性”遷移。這就要說武則天了,因為出現貌似“都城”遷移的情況,主要就是在她登基之後。

不過,她是在保留了“長安”為帝都的地位的同時,又設置了一個“神都”洛陽,這也很像隋煬帝,將當時的“洛陽”設為了陪都,也就出現了“一國兩都城”的情況,而且這種做法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很多次,很像現在在行政區劃上設置的直轄市。

而正由於唐代得都城沒有遷移,諸多的史學家也都認為武則天在位的“大周”時期,也只不過是唐朝歷史當中很短的一段時間,因此,談及這個話題便基本會忽略不計,所以,唐代並沒有出現東唐、西唐或者南唐、北唐,看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更為宏觀的角度去看。


冒牌東方朔


所謂西周、東周,西漢、東漢,唐、後唐,以及北宋、南宋都是史學家為了研究做出的劃分;

而在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劃分;

個人理解,像是劃分的時期,比如西漢前期、中期、後期之類的。

但更多的,是和各個朝代的發展階段緊密相連的,也就是說,史學家作如此劃分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研究,其有一定的依據。

比如說,西周、東周即是言明周代發展的兩個階段、兩個狀態,也是一種地理概念,西周滅亡之後,周平王東遷,這與原來的鎬京形成了東西兩個地理概念,所以就有了史學家所稱的西周、東周。

再如兩漢,西漢滅亡之後,漢光武帝劉秀中興,創立了東漢,定都位置相較於長安靠東,所以西漢、東漢由此而來。

宋朝,自是不用說了,宋徽宗趙佶被擼北上,趙構被趕到了南方當了皇帝,史稱南宋。經此,宋朝發生了鉅變,從北方到了南方,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北宋、南宋。

所以說,歷史上有沒有並不重要,按照你的理解,“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歷史都是不存在的,歷史只有周、只有漢,這些都是史學界的稱謂。

沒有這些稱謂的,大多沒有類似的變革、也沒有類似的地理變化,或者有,但不明顯。


汪鴛淵


是後人按照朝代的成立的時間/地理位置以及朝代的特殊性來劃分的/比如東漢西汗/南宋北宋等朝代它們都是由於內亂戰爭或其它原因/使朝代結束/ 而又有人建立同名的政權/後人為了方便研究歷史來區分的/所以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較為複雜


風景裡的路


東周西周南宋北宋那是因為戰亂,繼承皇位的人是在另外一個地方立都的,不是在原地,東周的都在西周的都的東邊,南宋的都在北宋都的南邊,後人是以地理劃分的,在當時並沒有東西南北之說,這個說法要同時具有兩個特徵,第一,都在不同的地方,第二,由另外一個人以皇位繼承人身份登位,唐都沒有改變地方,所以不能有東西南北之說,但有前唐後唐之說。


儘管來找茬


這是一個較為直觀的問題。首先 當時的帝王或根據實際狀況或自已的意願標榜自己等因素,換個地方立都,但當時整個國之體糸基本未變;再是史學家為更清晰準確地劃分年代記無而劃分。綜上述主要因素,所以國號未改,只添加東西南北,而沒添加的朝代,要麼都城未遷,要麼帝王自己的意願,那麼史學家們就不再多此一舉了。


吉祥草工


是由當時定都的方位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