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如果銀行倒閉了,你的錢怎麼辦?

戳藍字一鍵關注七七

一起談談理想,順便賺錢

如果銀行倒閉了,你的錢怎麼辦?

圖:昨天外出的隨拍

文:七七(ID:se7enmoney)

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

一美國老太在祖先遺物中找到一張200年前手寫的存單,老祖宗在瑞士銀行存了100美元。老太去該銀行在美分行取錢,該行即報總行,總行即核對,查到該筆存款的底賬。總行行長到美國找到老太,舉行兌現儀式,給老太兌現50萬美元,並獎勵她100萬美元。

行長說:“錢存在我們銀行,只要地球在,你的錢就在。”

其實,銀行、券商和基金公司在我們國家都比較穩定,倒閉的幾率很低,和段子裡面說到的這句話差不多,只要地球在,你的錢就在。

不過,為了擴寬大家的眼界還是聊聊這個話題。到底銀行、券商和基金公司倒閉了,我們的錢怎麼辦?

1

銀行倒閉:最高賠付50萬

銀行一直給人很安全的感覺,過去覺得有國家兜底,銀行倒閉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現在國家允許銀行破產。

而且即使在過去,銀行也曾發生過破產的案例,在98年的時候,成立兩年的海南發展銀行就因為支付危機而關閉。而當時存款保險制度並未出臺,所以很多儲戶的錢一直拖著沒有兌現。

一直到2015年5月1日起,國家正式開始施行《存款保險條例》。《條例》明確規定: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當銀行倒閉了之後,最高償付50萬元。

具體的賠付就是,如果你在這家銀行的儲蓄在50萬以內的,你存了多少錢就賠多少錢。如果你在銀行存的錢超過了50萬,無論多少,就按照50萬元賠付給你。

除此之外,我們很多投資產品都是需要銀行託管的,比如基金、證券以及P2P。當銀行倒閉的時候,這些金融機構的錢是不予賠付的。最後基金公司,P2P平臺能收回多少錢,全看該銀行清算結果了。

按照規定,銀行作為託管方,是不能動託管資產的,沒有客戶的指令和印鑑銀行都動不了錢。

由此可見,如果是投資的話,儘量選擇一些存管銀行名氣大的平臺。保障我們的投資資金。大金額的存款也儘量存在一些大銀行,銀行倒閉的可能性比較低,存款比較安全。也可以把錢分開來存,比如這家銀行存個50萬,那家銀行再存50萬。低於50萬以下的存款就無所謂了,存哪都可以。

2

券商和基金公司:銀行託管,跑不了

券商和基金公司一樣,設立和開業都必須經過中國證監會的嚴格審批,對基金公司的股東背景、後臺系統、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所以倒閉的可能比較低。

而且,買股票和投資資金之後,我們的錢都不是直接轉入券商和基金公司的賬戶。而是有託管銀行託管。這樣防止券商和基金公司挪用資金。所以即使他們破產了,我們的資金還是不會受到影響的。資金還是好好銀行裡面待著。

而我們買入的股票會記載中國證券結算有限公司的服務機構,

系統裡面會保留買入的股東信息。當證券公司破產的時候,相關交易業務會被託管,我們也嫩能夠進行相關交易的。

而基金公司如果破產,旗下的基金產品也不會清盤,如果清盤就要一次性把股票全部賣出,這樣對市場影響比較大。所以監管層會會通過指定或競投讓其他基金公司代為管理。新基金管理人產生前,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指定臨時基金管理人。所以基金公司破產了,你的基金份額也依舊還在。

3

隨著移動互聯對生活的覆蓋,我們在支付寶和微信的第三方支付裡面的錢也不少。雖說作為獨角獸中的戰鬥機,這兩個企業倒閉的可能性幾乎為負。但是還是忍不住想知道,如果有一天他們倒閉了,那麼我們存在裡面的錢會怎麼樣?

首先區分一下,現在兩個平臺都有用自己的支付端做理財業務。所以分兩點來講:

理財業務:對於擬投資理財業務的錢,跟平臺一點關係都沒有,支付寶和微信都只是作為一個銷售平臺。所以,你的錢還在某個理財產品賬戶裡面,不會受到影響。

餘額裡面的錢:在這些第三方平臺的錢都是由銀行託管的,中央監管,不是在支付寶或者微信的賬戶裡面。所以,當他們倒閉的時候,對我們的錢依舊還在銀行躺著。

回顧一下今天的內容。

整體而言,當基金公司、券商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破產的時候,對我們的資金都沒有影響,因為資金都是由銀行託管的。

而如果銀行倒閉的話,銀行會給最高賠付50萬元。對於託管金融機構的資金,銀行是無權利挪用的,所以銀行倒閉的時候這筆錢還會在銀行,清算的時候就會給到金融機構或者由其他銀行接手託管。

這些機構倒閉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大家不用太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