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本部厂区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

武钢拥有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物流、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并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

2016年3月10日上午,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人民网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访谈节目中表示,武钢集团正在进行人员分流,将有4万员工不再从事钢铁行业。

2016年8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44位。

2016年9月22日,国资委同意宝钢集团与武汉钢铁(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根据公告,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整体无偿划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武钢有三大主业, 即钢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

其中,冷轧硅钢片和船板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汽车板、桥梁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钢、集装箱用钢、帘线钢、耐火耐候钢、电工系列用钢等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武钢牌”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

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文明单位以及中央企业十大典型之一等荣誉称号。

建筑工程施工;机电设备、线路、管道、制冷设备安装、检修;钢结构工程及金属构件的制作、安装;室内装饰装饰工程设备、施工;起重设备的安装、修理;B 级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装;轻钢结构设计;公路工程施工;防水防腐处理;钢材深加工;路基工程;电机、变压器、整流器、稳压器、电控开关控制设备、电焊机的制造修理、电线电缆制造;铝丝制造、加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玻璃钢的生产;电器设备检测实验;工程测量;机械加工;建筑装饰材料、耐火材料深加工;汽车配件、机械配件、制冷设备、五金交电、百货、其他食品、办公用品销售;汽车运输、设备租赁、有色金属回收;餐饮服务(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项目经审批后方可经营)自动化、通讯、仪器仪表、网络信息、电子商务及冶金的开发、研制、技术服务及销售;自动化设备及销售;自动化设备、计算机网络产品、仪器仪表、通信器材、电子元器件、五金交电、金属材料生产销售、服务;金属结构加工及工业用油销售;承接自动化电信、仪器仪表、网络信息、楼宇职能控制、机械工程、制冷工程设计、实施服务;有线电视网络、电子商务、互联网接入运营、服务;固定网络本地电话;无线寻呼等基础电信业务;仪器仪表检定、校准及量值传递;机电产品;特殊仪表、同位素测量装置、衡器的成套制造、安装、调试、服务;家电产品的维修、服务。公路客货运输;汽车大修、总成修理维护;工程机械修理;工程机械、汽车配件、金属材料、电器机械销售;金属结构、机械加工、安装;汽车的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汽车驾驶员培训,冶金、建筑、市政公用(给排水、热力、燃气)行业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压力容器设计;兼营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开发,技术咨询转让及技术培训服务。

自营和代理除国家组织统一联合经营的出口商品和国际实行核定公司经营的进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经营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

兼营:承办集团成员企业的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承包本行业国外工程和境内外资工程;对外派遣本行业工程、生产及技术服务的劳务人员;从事本集团对外咨询技术交流服务;承担与本公司有关国内贸易。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一、过去的武钢

武钢是“一五”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从1955年10月份破土动工,到1958年9月13日1号高炉出了第一炉铁水,标志着武钢正式投产,一年后炼钢、初轧相继投产。

从1959年9月30日武钢一炼钢1号平炉投产,标志着武钢炼钢工序的诞生和炼钢的起步,当时最多的是8座平炉,平时稳定在6座,具有280~300万吨的生产能力;到二炼钢于1977年11月25日(230万吨生产能力),三炼钢于1996年8月10日(750万吨生产能力),四炼钢2007年11月28日(360万吨生产能力),CSP产线炼钢于2008年10月(500万吨生产能力)相继投产,武钢炼钢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800万吨的生产能力。

1978年12月份武钢一米七系统相继投产,标志着武钢首次引进、消化世界先进轧钢设备,开创了中国钢铁生产的新纪元。

50多年来,武钢历经了三次创业。

1955年10月武钢青山厂区正式破土动工,武钢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迎来了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钢都的诞生。

1974年武钢从原 联邦德国、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开创了我国系统引进国外钢铁技术的先河,武钢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2005年以来,武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第三次创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中西南战略扎实推进,本部产能成倍增长,三大品种基地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内部改革持续深化,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企业文化形成特色,职工生活持续改善。

2011年,武钢加大投资的非钢产业挣得了20.8亿元的利润,已经占据了整个集团利润的七成,并帮助企业在钢铁业的严冬期保持着17.4%的利润增幅。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21位。

2012年,武钢后勤集团已经与华润集团签订一揽子合作计划,开展燃气、电力、医疗、农产品等多项合作。

2015年,“武钢”品牌荣登由《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品牌500强”榜单,排名54位。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二、现在的武钢

2016年9月18日,据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已于8月最后一个星期通过了宝武重组方案,并于9月初上报国务院。合并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宝钢将扮演整合者的角色,吸收合并武钢,武钢整体并入宝钢。新成立的集团拟命名"宝武钢铁集团",原武钢集团成为新集团的子公司,拟更名为"武钢新产业发展公司"。

2016年9月22日据国资委网站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施联合重组。这意味着,“武钢”这个58岁的“共和国钢铁长子”,将降级为央企子公司。“武钢股份”,将被注销,成为历史。

据统计,2015年宝钢集团粗钢产量为3493.8万吨,武钢产量为2577.6万吨,两者相加之后产量为6071.4万吨。合并后两家企业拥有高炉61座,转炉电炉62座,涉及产能超过8000万吨,紧追世界排名第一的安塞乐米塔尔,后者2015年粗钢产量为9713.6万吨。

2016年,去产能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业去产能首当其冲。多产钢产好钢是武钢的历史担当,拆炉去产能同样是新时期的国家使命。

2016年11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姿、改革局副巡视员唐祖君及相关专家在武钢集团现场验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据悉,武钢集团已经提前实现2016年压减生铁产能319万吨、粗钢产能442万吨的去产能任务目标,涉及人员分流安置1万人左右。

面对人员安排困难,武钢提出了三种途径:

1

分流的员工如果是在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之内的,并且没有工作能力或者工作愿望,可以离开岗位等待退休。

2

此外,武钢这些年在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也在布局一些相关的多元产业,这些产业也能消纳钢铁主业的一部分职工。

3

第三个途径是武钢现在也在大力组织,跟地方政府和其他用工企业进行对接,来帮助这些职工寻找岗位。

武钢集团从2015年11月份开始启动减人安置工作。 2016年3月10日上午,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人民网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访谈节目中表示,武钢集团正在进行人员分流,将有4万员工不再从事钢铁行业。

2016年9月22日上午,当时的武钢股份宣布10月份公司拟削减在岗人数5700人。随后成立的武钢有限公司分别于2016年、2017年实施了10%的减人计划,2018年8月份再次启动减人8%计划,力争在2018年9月15日之前完成,据悉这项工作还要连续坚持做3~5年,力争尽快实现1000吨/人的目标。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宝武重组后,2017年3月2日成立了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宝武整合、融合、化合,大力实施企业文化“百日计划”、“年度计划”,相继完成了司旗、厂牌更换、宝钢股份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宣贯等工作。

武钢的各种印记在逐步消失,被宝钢的印记所取代,引发了员工及网友的热议......

2017年12月29日夜晚,武钢1号门的“武钢”二字被悄悄拆除运走。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017年11月份武钢有限投资400万将原有的武钢厂区大门改掉。每天迎送武钢职工上下班的彩虹桥门,经历了武钢20年的风雨历程光荣退役。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新大门于2018年1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采用耐火钢结构,分三跨,机动车跨设置6车道,左右两边非机动车进出口设置为6个闸口。彰显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018年8月19日,位于友谊大道的武钢集团大楼顶部的“武钢”二字,冒雨拆除。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武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宝武重组不是兼并,而是强强联合。武钢开创了中国钢铁历史新纪元,为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座丰碑应该保留,而不应该这样“斩尽杀绝”。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只有尊重历史,正视现实,方能强强联合去实现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武钢的标记可以被拿掉,但是在武钢人心中的精神永存!

武钢的功过是非应该留给后人评说,但是武钢留下的问题,应该有人去解决,例如:钢电股的问题,住房货币化补贴问题,拖欠多年供应商资金等问题需要尽快落实解决......

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合同不能成为废纸”!

三、未来武钢

目前武钢有限公司作为宝钢股份“四座金山”之一,据悉今后规划的产能1000万吨。但是关于武钢在青山这片土地上究竟能否生存下去,是近期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环保的压力迫使我国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甚至朝着沿海一带搬迁,给内地城市更好的生活环境。武钢错失了向广西防城港发展的机遇,原有的产能在宝钢股份内进行了调整转让,剩下的出路只有进一步缩减产能,转型升级,寻求政策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