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在巢湖市城外南郊美丽的大秀山麓,吕婆店与黄冲村庄之间有一所鲜为人知的学校,它就是巢县银屏中学。这个学校创建于1958年,当时只有初中班,起初校址在岱山东岳庙附近的张家田埠村子史家大屋,59年迁至现在的校址。当时学生国家每人每月补助32斤粮票和几元钱菜票,后来到1962年停办了,1967年又办了一次,不过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1970年,正式恢复招生,第一年初一招了2个班,第二年招了1个班,学生大都来自银屏区岱山公社十一个生产大队,以及区直单位干部、职工子女等。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那时是春季招生,我是从1971年春天进入巢县银屏中学念书的,1974年元月初中毕业后没有上高中,距今已经过去快五十年了,如今自己已是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但对那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是有生难以忘怀。

记得刚入学报名时,是在一个女教师跟前领的书,后来知道她是教我们数学的老师名叫何基云。我们刚进初中时,学的内容还真不少,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初二)、化学、政治、地理、中国近代革命史,还有农业常识、生理卫生知识(初三上的)等。记得初一第一学期书本费要4块多钱,后来因为我是孤儿,学校就从未收过我的学费、书本费,而且以后每学期学校还给我助学金,最少8元,最多15元,所以后来我就不记得每学期需要学费、书本费是多少钱,我至今从心底里感谢老师和学校领导那时对我的关怀。

刚进学校时,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当脚步踏上校园门前小河上的石桥时,就能看到校园里有六排整齐对称的房子,其中四排是红砖、红瓦,靠近操场的第一排和靠近食堂的第三排是青砖、青瓦房,最后面有一排竖着的学校食堂也是红砖、红瓦房,旁边还有一个池塘,供学校师生洗菜、洗衣。每排房屋前周围的场地上都栽有冬青树和松柏枝,北边第一排房子靠操场一边的前面,还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树,这在当时我们的眼里看来,已经是很不错的学校环境了,比我们小学要好得多,也大得多。可惜当时学校有些房子被银屏区亚父公社办学习班占用了,第一学期我们还是在黄冲凌家村子大队的空房子里读书的,需要自己在家里带桌子、板凳,我们有几个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就坐在后面堆放木料的地方安顿下来,木料当桌子,屁股坐在大糠上面当做是沙发。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第一学期语文老师是在小学教过我们语文课的祖玉林老师,数学老师何基云,化学老师王明珍,英语老师林丹辉,临时校长宋敦宏兼任过我们班主任,一个班级五十多个学生十分拥挤。下课时学生们经常跑到村子里去玩,班上的王玉林、郭俊海就是那个村子里的人。那时的学习条件算是很困难的,好在教育界提出“复课老革命”的口号,学校开始注意抓教学质量,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还算很开心。起初学生们彼此之间了解的不多,但是印象较深的是班级女生太少,只有汪娅娅、窦念梅、钱德珍、邱萍、徐武兰、郑宏姐几个人。我虽然来学校读书,可是主要任务还是起早、带晚在家里放牛为主,当时并不把读书看的那么重要。

这一学期没有结束,学校就调来了新的校长名叫方子平,教导主任祖厚德(后期黄维国),此时学校好像走上了正轨。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第二个学期,我们学校几个班(初一1个班,初二2个班)在金山村群众家里上课,我们班主任由几个老师轮流兼任,记得有李志强和其他几个教课的老师轮流,那时的政治老师李志强、语文老师洪显达(后期戴家斌老师)、数学老师夏琼仙、英语老师是林丹辉,化学老师是钱铭我记忆最深,因为我初中毕业了他还到我家来过。

这一学期还没有结束,师生们就一起回到了银屏中学的教室里学习,大概是亚父公社那个学习班结束了,这时学校才算安定下来。接着学校又招了一个高中班——银屏中学第一次招收高中学生,学生来源于整个银屏区7个公社,这个班后来出了好几个有点名气的学生,如迟本能、陈邦考、朱时亮、郑基连,还有金文习、苏本厚、肖五金、陈天兵、圣玉文等,因为我们和他们班级相连,因此记得一些人的名字。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我特别记得这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下雪了,老师叫我们上午考试下午自习。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雪,班主任李志强老师到班上要找两名学生给他统计政治考试卷分数,要求同学们民主推荐两名化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不影响第二天化学考试。同学们一致推荐了张耀武和杨茂林,我心里真感到有点突兀,怎么推荐我呢?不好推辞只有跟着老师去誊写同学们的政治考试卷分数。

不料第三天上午,化学老师钱铭到班级公布化学分数时,我竟得了100分,张耀武得了98分,班主任李志强老师高兴地合不拢嘴,认为同学们推荐人选是对的,还在我肩膀上拍了拍。我心里自然也觉得美滋滋的!这一学期我们班级已经发展团员了,记得刚开始是张求柱、张求武、汪娅娅几个同学入团了,那时我个子小是沾不到边的,只认为是光荣的事,可是不知道入团的意义是什么?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现在回忆记得当时初一班级里的同学有:方道长、李继全、林玉涛、李皖、张耀武、周宏义、钱德珍、张运生、徐武兰、黄从风、邢修良、刘德胜、杨茂林、周年群、宫能柱、王玉林、郭俊海、圣玉良、李德水、陈知耀、王家安、王家斌、韦新水、韦新风、窦正权、窦念祥、张求柱、张求武、窦永仁、郑宏姐、徐华金、圣玉华、汪娅娅、窦念梅、王金、莫永阳、邱萍、周军、周能付、汪习文、汪习平、叶庆玉、周逢科、黄修龙、杨作桥、宋邦林、杜仁玉、(中途转来的学生)李萍、张惠、杨长敏、李世木、荚小平、何政礼、吕泽如、杨作佳、司友长、张先余、杨作群、张进国等。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在初中学习期间,有几件事恐怕大家都能记得,那就是每周有几节劳动课,甚至于有时每天下午都干,学校要求学生在家里带工具挑土平整操场。原来的操场只有生产队的场基那么大,可是后来经过师生们几年的劳动课辛苦抬啊、挑的,开辟成了四五个篮球场大的面积,大约有几公顷。俗话说“蚂蚁移动太行山”,那个操场,我们那一代同学们确实流了不少汗水,因为那时提倡勤俭办学,学校没钱就发动学生们自己来干活,记忆中同学们的劳动热情和劲头都很高,有时还比赛哪个班级厉害,完成的任务多,许多同学用飞快的脚步赶超他人。

还有一件事就是学校组织学生挑裕溪河,我们有许多同学都参加了那次战斗,那样的劳动场面实在让人难忘,裕溪河两岸到处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我们有的大同学有18-20岁了,干起活来蛮过劲的,比那挑河的民工都厉害。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此外学校还组织过学生几次到大秀山小煤窑去挑煤,食堂做饭用;到屏峰、汤王去挑砖回学校建厕所,这些活我们都曾经干过,虽然累可是心里不怎么埋怨老师,觉得劳动很有趣也觉得有点光荣。

还有就是帮助集体生产队劳动,有一次我们班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帮助黄冲村子里割稻,生产队中午还派人做饭给我们吃了,记得炒白菜搁的香油多辣椒辣窜窜很好吃,至今还记得那个味道。

学校有时候还鼓励学生努力勤奋学习,给成绩好的同学(各科均分90分以上的)发奖状和奖品(作业本子),大概是初二第一学期,记得我们班张求武、汪娅娅、刘德胜、邢修良等7个同学得到了奖品奖状,我非常羡慕他们,从此在心里暗暗地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在初二,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冯德茂,数学老师是黄诗荣,物理老师是班主任张国驹,英语老师高忠英,化学老师钱铭。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到初三,语文老师是班主任王欣生,数学老师黄诗荣,物理老师丁胜生,化学老师钱铭,英语老师林丹辉等。到初三下学期,我对学习就不那么上劲了,因为我知道自己不上高中了,村上通知我,16岁不在负担我的生活,要我自己回乡参加劳动养活自己,为此成绩有些下降。

初二、初三,我们班级的教室是在学校右边第三排靠黄冲村子田地那一边,后面窗户就能看到学校食堂。冬天每天在操场上做操回来时,男生、女生赛跑抢占教室山墙横头晒太阳,徐跃进很过劲,我也比较卖力和女生抢占地盘。荚小平喜欢打架,我真有点怕他,他不怕人死,揪住你的头发往地下拽,看起来是搞着玩的,实际上给他抓住了真的痛苦,他有点猪头巴西的,这些都是孩提时代的事可在我记忆里难忘。

记得学校在食堂前面打了一口水井,从此学生吃水方便多了,我们是走读生感觉不够明显。学校还在操场的上方山边上建了一个男女厕所,这都是我们在银屏中学读书期间发生的事,到我们毕业时操场向山洼里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都能够开展小型体育运动会了。

学校确实也组织过几次田径运动会,有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篮球等,我们班有同学得过奖,有一次学校还组织学生到金山黄姑湾小河里去游泳,我也参加了。现在,老师根本不敢带学生去游泳了。

72年底,学校里窦正华、江龙保参军,后来我们班张求柱也参军了。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到初三时,我们班级已经发展到十几位团员了,我们村子的邢修良、刘德胜都入了团。有一次,班主任王欣生老师指派团支部书记张求柱找我谈过一次话,说班主任打了团支部招呼,你们应该要关心杨茂林同学,他是孤儿,团组织要多帮助他进步。后来我就写了入团申请书,也填写了积极分子登记表,可是学校放假了,团总支书记是高中毕业生他们也不管这件事了,结果没有填写红表,入团的事就此泡汤了。但我至今还是感谢王欣生老师和张求柱同学对我的关心,因为他给我指引了努力方向,让我有了前进目标。

上初中时,班长韦新水,团支部书记张求柱,学习委员好像是汪娅娅,张求武也担任过班干,其余也有人担任过可我记不清了,我只当过一学期的小组长。我们那时学的课程,我对数学、化学、物理农业常识、卫生知识等课本内容至今还记得比较清楚,其余的内容就不大记得,尤其是语文那样的课程学的真没劲就记不得。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1973年底,我们就要初中毕业了,学校安排同学们照相,既有集体照片,也要个人一寸照片,毕业证书用。我们学生自己到巢县街上北门巷子大同照相馆照相,我的衣服破烂不堪,实在有失大雅,只好向王玉林同学借了呢大氅照了个人照,至今还在毕业证书上。班级和全校集体照,需要1元钱才能拿到一张照片,我没有钱就不要照片,也就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2018年底,老同学周能付建立了同学微信群,汪娅娅同学在群里晒老照片,我才第一次看到班级集体照,也看到自己悲酸的样子,心里真有些悲喜交加的感觉。

我们初中毕业已经46年了,银屏中学的面貌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当年的学校环境已经荡然无存,如今焕然一新好似城市里的小公园,小池塘换成了景观荷花塘了,校园旁边的田冲也成了体育运动场,但是原来方位基本没变还记得比较清楚。


巢湖往事:银屏中学琐忆



毕业后来几十年里,有些同学平时能够见到面,但多数不怎么常见,有少数一直没有见过面。我这样想,要是在纪念我们班同学毕业五十年以前,老同学们能够搞一次聚会,那是很不错的事,一定有意义!

最后我还是用几句自由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吧!只自由表达的感情,难以讲究诗词的格律。望大家不要见笑!

银屏中学读书有感

当年娃娃上中学,朝气蓬勃进校园。

师生一家该多好,学习劳动有真情。

恩师教诲情意在,人生摇篮切莫忘。

多少恩师今已去,我们也已两鬓白。

毕业已近五十载,难忘母校容貌改。

年过花甲忆旧事,勾起同学儿时梦。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