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中國文化建設藍皮書在漢發佈 湖北省期刊發行數居全國首位

中國文化建設藍皮書在漢發佈 湖北省期刊發行數居全國首位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8)》發佈(向正鵬 攝)

中国文化建设蓝皮书在汉发布 湖北省期刊发行数居全国首位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8)》發佈(向正鵬 攝)

人民網武漢7月4日電 7月3日,湖北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藍皮書)。該報告由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組織力量研創,是該校第五年發佈文化建設藍皮書。

藍皮書著眼於2016—2017年中國文化的新發展,從文化建設、文化生產、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傳播和文化影響等六個方面,對2016—2017年我國文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描述和分析,對我國文化發展的水平和競爭力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評估,併發布了2017年中國文化發展與評價指數以及各省市的指數排名。

文化發展指數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排前三位

藍皮書對全國31個省份的文化發展狀況進行實證分析,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和北京市分別位列此次文化發展指數排名的前五位,文化發展狀況處於全國前列。這些省市在全國的經濟發展排名靠前,體現了經濟文化齊頭並進的良性發展。另外,山東省、四川省、河南省、湖南省與福建省在此次文化發展指數排名中也進入全國前十強,是我國的文化大省和文化強省,具有強大的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旺盛的文化消費能力,代表著我國文化發展的領先水平。

據分析,從文化投入分類指數中,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和江蘇分列全國前五位。而江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和甘肅則位列全國後五位,在文化投入上存在嚴重不足,制約了地區文化發展水平提升,需要著力改善和提高。

從文化生產分類指數來看,四川、河南、廣東、山東和江蘇居於全國前五位。而重慶、天津、青海、海南和寧夏則處於全國文化生產指數排名的後五位,表明上述地區文化生產能力不足,制約了文化發展水平的持續提升。

在文化供給分類指數中,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和河南名列全國前五位,文化產品供給充足,文化服務豐富多彩。而貴州、寧夏、海南、西藏和青海則處於全國文化供給指數後五位,這與上述地區經濟社會體量較小,發展相對滯後的現實狀況相符。

在文化傳播分類指數排名中,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安徽名列全國前五位,文化傳播能力強,文化輻射廣泛,影響深遠,境內傳播和境外傳播齊頭並進,帶領文化“走出去”。而寧夏、貴州、海南、青海和西藏則處於文化傳播指數排名的後五位。

從文化消費指數排名來看,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和天津名列全國前五位。而貴州、甘肅、海南、廣西和西藏在此次文化消費指數排名中,處於全國後五位,文化消費能力不足。

湖北省期刊發行數居全國首位

據瞭解,湖北省文化投入、文化生產、文化傳播等方面排名有所上升,其中發行期刊數在全國排首位。博物館藏品數和文物藏品數分列全國第六位和第七位。表明湖北省文化供給總量充足,優勢地位明顯。

在文化傳播方面,2016年湖北省群眾文化機構服務人次達到2198.9萬人次,相較於2015年的1695萬人次,增長了29.73%,博物館參觀總人次為2671萬人次,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為2082萬人次,藝術表演團體國內演出觀眾人數達到3051.8萬人,處於全國第11位。

文化消費方面,2016年湖北省人均購書費為1.467元,人均群眾文化業務活動專項經費為3.96元,居民人均文化消費為589.7元,佔總支出比重的3.71%。

湖北省2016年文化事業費佔財政收入的比重為0.45%,相較於2015年的0.38%提升了18.42%,人均文化事業費為每人49.35元,較2015年提升了22.55%,文化市場經營機構資產總計為1025319萬元。

公眾對影視作品質量認可度不高

藍皮書指出,我國文化產品生產的發展勢頭喜人,但公眾對當前文化產品質量認可度不高,特別是影視作品。對於“電視劇、電影仍然存在粗製濫造的現象”這一題項共回收4204份有效答卷,其中選“非常同意”和“同意”的答卷佔73.98%。

這一結果說明,觀眾對於電影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國電影需更大幅度地提高質量和水平。

將問卷結果按照不同學歷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隨著學歷的提升,人們對於電影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

對於“電視文藝節目製作質量顯著提高”這一題項共回收的答卷,選“非常同意”的有767份,佔18.24%;選“同意”的有1642份,佔39.06%。說明當前公眾對於電視節目質量的認同度不盡如人意。

圖書館成為最受歡迎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根據藍皮書透露,2016年,我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特別是圖書館建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願意到圖書館看書學習的民眾越來越多。相關調查表明,對於“2016年使用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這一題項,選擇圖書館的人數最多,佔總樣本的比重達30.90%;其次為影劇院和體育館,佔比分別為29.40%與18.30%。圖書館成為2016年最受民眾歡迎的公共文化設施。

2016年全國圖書館總流通人次為66037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了12.1%,增長速度穩步提升;外借書刊54725萬冊次,比2015年多3829萬冊次。但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全國圖書館共發放借書證5593萬個,比2015減少了123萬個,有輕微下滑趨勢。

調查顯示,文化館、博物館、影視院這三類公共文化設施消費佔比有所下降,其中博物館佔比下降最為明顯,由2015年的8.0%下降到5.4%。(郭婷婷 王義芳 吳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