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特斯拉到處生產,馬斯克貸款滿天下,鋼鐵俠的另一面其實很複雜

特斯拉到處生產,馬斯克貸款滿天下,鋼鐵俠的另一面其實很複雜


特斯拉到處生產,馬斯克貸款滿天下,鋼鐵俠的另一面其實很複雜


在中國生產model 3低配版,既能提高生產速度,拉低售價,又能保證核心技術不被外洩,還能對接後續的融資安排,這種精明,透露了鋼鐵俠複雜的另一面。



進入12月,新能源車領域最大的新聞,非國產特斯拉已經下線莫屬。

業內消息顯示,已經有預訂的車主收到了即將提貨的短信。另外,有車主爆出國產特斯拉價格將比進口的同款降低20%。

但是,上週五媒體向特斯拉公司求證,卻沒有得到正面回覆。

最新信息顯示,特斯拉已與多家中國的銀行達成百億元人民幣的五年貸款協議,其中有35億元將償還在上海建廠時一攬子銀團的貸款,剩餘部分將用於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事宜。

而最近這兩天,馬斯克的推特異常活躍。開懟蔚來汽車的同時,還批評了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抄襲。

有評論認為,馬斯克現在的態度非常微妙,很多行為其實出自特斯拉國產版與中國新能源汽車代表品牌的競爭。

從這點上看,與其說馬斯拉像鋼鐵俠,倒不如說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


01

下線的低配版和百億貸款


2019年年初,有媒體評價在中國的美國投資者時,認為馬斯克頂著壓力在中國創辦的特斯拉最大海外工廠,是一筆非常划算的生意。

畢竟,從根本上說特斯拉在上海的這個裝配工廠,地皮是上海市政府無償劃撥的,建設資金是上海市政府協調銀行的35億元貸款。除了圖紙品牌和相關的技術,特斯拉沒有什麼硬件投入。

馬斯克等於空手套白狼一樣拿到了一個大型工廠,而且所有權還是100%。

所以這被很多美國媒體評論,是馬斯克做過的一個最好的生意。

非常有意思的是,特斯拉一改在美國建工廠拖拉的歷史,這一次的中國工廠從開工建設到產品下線僅用了不到10個月。

更有意思的是,馬斯克在中國生產的是入門版的model 3系列。據說能這麼快下線,其實跟這個中國版是整體低配版有關。

特斯拉官方網站的信息顯示,特斯拉將以國產/進口並存的方式銷售MODEL 3。

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特斯拉在華售賣的MODEL 3,將有進口的“性能版”、“長續航版”跟國產的“標準版”。

按特斯拉網站的介紹,“性能版”和“長續航版”是可滿電續航590+公里的四驅版本,而國產的“標準版”是滿電可續航460+公里的後驅版本。

馬斯克這樣安排,其實顯示出了他的精明。

首先,“低配”版少了部分續航和兩個電機輪這樣的成本,這會拉低國產MODEL 3的門檻價。這一點已經在第一批提車的車主那裡得到了證實,據說售價降低了20%。

其次,這樣的安排可以保證自己核心的技術不被外洩,尤其是大容量電機和電池的控制技術,這被認為是特斯拉技術管理的核心。

再次,減配後的車型生產的速度必然會提升,這有利於整個工廠迅速完成調試,投入生產。

而馬斯克這麼著急地催促著在中國的超級工廠加快生產速度, 跟後面的融資安排有關。

因為一開始,上海市政府給解決的是建廠的35億元資金,當時的通報是所謂的“銀團貸款”。但很多媒體查證發現,上海的幾家核心商業銀行在2018年並沒有出現這樣大規模的貸款跡象。

因此這一筆銀團貸款,很可能是上海市政府能影響的產業引導基金與商業銀行再加私募基金共同操作的一個結果。

這樣的貸款肯定利息不低,年限也不會長。

相關的媒體當然也注意到一個細節,2018年在馬斯克上海超級工廠動工儀式的現場,馬斯克請來了幾家國內商業銀行的高層參與。

如果聯繫到剛剛與多家中國銀行達成百億人民幣貸款協議的事件,可以猜測當時馬斯克其實已經在尋找後續的融資方案,並接近達成協議。

畢竟銀行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也需要考慮風險。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建廠生產一直慢吞吞的特斯拉,這一次在中國提速的讓人吃驚。


02

已經虧損了15年的特斯拉


但別看特斯拉高光無限,連帶馬斯克的鋼鐵俠形象深入人心,其實特斯拉以前一直是鉅額虧損,而且連續虧損超過15年。

半年財報顯示,特斯拉今年上半年仍未盈利。儘管得益於二季度交付量的提高,營收環比增長,淨虧損也有所收窄,但總體情況低於預期。

2019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營收為63.5億美元,同比增長58.67%,環比增長39.87%。盈利情況方面,二季度淨虧損4.08億美元,虧損幅度同比收窄43.18%,環比下降41.88%。

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二季度的“最好交付表現”。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分別以95356輛的交付量和87048輛的生產量創下單季交付量和生產量最高紀錄。其中,Model S和Model X的產量為14517輛,交付17722輛;Model 3產量為72531輛,交付77634輛。

上述交付數據超出了市場預期,但財務數據並未延續這一情況。

此前有調查顯示,分析師預期該公司二季度的營收為65.2億美元,每股收益為-0.41美元,但實際上,特斯拉當季營收僅為63.5億美元,每股收益則為-2.31美元。

在生產量與交付量“雙高”的加持下,產品單價的下降帶來了盈利預期的推遲。

特斯拉在財報中也宣佈,今年以來,公司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Model S和Model X總交付量同比下降,而Model 3交付量則持續走高,交付比例超過4:1。

除了產品結構變化外,特斯拉產品價格的調整也在影響公司的營收與盈利能力,特別是,頻繁調整的價格客觀上會增加預測特斯拉業績的難度。

即使是剛剛發佈的財報顯示特斯拉季度終於盈利,但放到年度來看,特斯拉的營收狀況仍不樂觀。

季報顯示,三季度特斯拉營收為63.03億美元,淨利潤為1.43億美元。而一季度淨虧損為7.02億美元,二季度淨虧損為4.08億美元,意即前半年虧損超過10億美元,遠遠高於剛剛於三季度盈利的1.43億元。

而且,由於美國政府7月1日後補貼減少了一半,每輛車相比年初貴了1875美元;而到年末補貼完全取消後,形勢只會更加嚴峻。不僅如此,公司預計將推出中型Model3,Q4盈利將環比下滑, 此前的Q3是公司歷史性盈利的第一個季度。

而就量產提效而言,公司還沒能實現量產提效的實際效果。

2019年這三個季度,儘管Model3的平均售價小幅降低,但每輛車的平均生產成本卻環比提升33%,與量產成本下滑理論相悖。


特斯拉到處生產,馬斯克貸款滿天下,鋼鐵俠的另一面其實很複雜


從這些數據分析來看,特斯拉離整體盈利其實還遠得很。


03

商人馬斯克與鋼鐵俠


雖然特斯拉一直沒有盈利,但這並不妨礙老闆馬斯克將自己包裝成了無所不能的“鋼鐵俠”。

他建火箭公司、創立超級高鐵、為了上班方便,還投資了超級隧道……再加上號稱全球最省電最好用的電動汽車特斯拉,馬斯克身上的光環越來越大。

甚至很多時候他都在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光環為自己包裝。

在人們眼中,馬斯克是一個科學家、還是一個瘋狂的實驗者和發明家。

但其實,他完美地掩蓋了自己還是一個商人的事實。

作為一個商人,看重利益是必有之意。

從馬斯克的每一個步驟來看,那些他自己真的覺得很瘋狂的主意,都是玩票而已。


而真正走到實際操作的兩個項目——特斯拉和火箭計劃,要麼有美國航天局的鉅額補貼和採購,要麼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換句話說,作為商人的馬斯克其實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而且,把鋼鐵俠做成自己的人設之後,他開始頻繁地在資本市場融資。

長達15年都沒能盈利的特斯拉,居然上市了,股價最近還連創新高,直接把空頭的億萬財富縮水到了百萬,就是一例。

從這個角度,商人馬斯克其實早就已經成功了。

因此他進軍中國的這個超級工廠,對於上市公司特斯拉來說性價比極其合適就。

而他在推特上不停地開懟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也跟自己的商人屬性有關。

作為科學家的鋼鐵俠令人敬仰。作為商人的馬斯克,卻讓人感覺異常複雜。

但不管怎麼說,他的商業故事完全可以進入MBA教材。


在科學上他是天才,商業上其實也是。【《正經社》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