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成功的交易者雖然各有各自的方法和特色,但是基本上都會屬於兩種類型:

一種是系統化交易者:交易一旦開始,他們不思不想,耐心的等待熟悉的形態出現,堅定的跟隨交易信號,無論是一輪大行情的展開還是虛張聲勢的假突破都有明確的應對規則規則是他們的信仰,為了對規則虔誠,他們與苦行僧無異,希望可以達到一種無我的境界。

一種是主觀交易者:他們感受市場的情緒,他們觀察對手手裡的籌碼,他們最擅長逆向思維,他們不相信市場有效理論,他們對人性的把握瞭然於心,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最先看到的是失敗,他們能找到市場轉折前最脆弱的時刻,他們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促使市場迴歸正常,而最好的機會一定出現在群體性失控的時候,因為人總能在大部分時間裡面保持理性,所以這樣機會非常少。

前者接近於守拙,後者接近於取巧。

人之所以是高級存在的動物,就高級在,人可以為了最終的結果滿足而在過程上委屈自己,也就是所說的反人性。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不確定性與一致性不確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準確知道某個事件或某種決策的結果,隨時都可能會出現好壞兩種完全矛盾的結果,交易中的不確定性主要來源於整個市場推動力量的情緒化所產生的隨機結果。

一致性是指用穩定的交易方法或時機去捕捉行情走勢中的某些概率部分,用穩定的重複和複利來創造超額的收益。不確定性與一致性就像是天平的兩端,理性則是唯一的那顆砝碼,不確定性滋生出了貪婪和恐懼,一致性則讓整個交易的過程不至於失控。

人都討厭不確定性,喜歡確定性,不確定性意味著潛在的失去和痛苦,確定性意味著可以放心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吃完這頓,還有下頓,衣食無憂,所以,大多數交易者會本能的去尋找可以讓交易結果確定的方法,各種所謂的交易寶典也就大行其道深受交易新手的喜歡。

一致性是一種後天培養的習慣,人本性喜歡新鮮刺激,而習慣則意味著重複枯燥,尤其是好的習慣,往往會引起心理和身體上的極度不適,所以一致性很難,也是絕大部分交易者虧損的根源,比如,說服自己止損一次很容易,做到一直止損卻很難,情緒是誰也不能輕易控制的。

為了結果盈利,有的交易者學會了接受一致性的委屈的過程,快速的落袋為安,以及期望虧損可以變成盈利會讓人覺得很舒服,但是與最終得交易結果無益,所以需要交易者學會一種及時止損以及讓盈利放大的新的習慣,只不過往往好的事情做起來往往都是痛苦的。

讓自己與眾不同

叔本華曾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人性趨同,合群,是藏在人類基因裡的一種本能,所以,人往往都傾向於即使自己有了觀點也希望能夠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同樣也導致即使有很多好的機會因為他人的反對而錯過。

因為合群,可以讓自己獲得心理上的支持,同樣也因為合群讓自己泯然眾人一個合群的人往往都沒有自己的處事邏輯,而每一種交易方法最核心的部分實際上就是交易邏輯,從這個方面來看交易中不存在權威,你可以從別人身上學一種方法,但是,你學不來這背後的邏輯,你學到的東西基本上就是無用的,所以學習一定要搞清楚背後的理念。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2、k線基礎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3、均線基礎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4、切線基礎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5、指標分析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6、統計分析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7、選股方法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8、板塊輪動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很多股民都喜歡說:賺錢就是硬道理。然而在股市裡,賺錢有時候會成為一件壞事,虧錢反而可能是個好徵兆。這不是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其實只不過是從不同角度來看而已。

糊塗賺的危害

如果是從糊里糊塗的賺,到明明白白的虧那麼不但不是個壞事反而是一個進步:因為從長期看前者必然會淪落到糊里糊塗的虧,而從後者才開始有機會走向明明白白的賺。所謂糊里糊塗的賺,通常就是把”偶然性”當作必然性。比如今天買入一個股票,其實無論如何明天也有50%的概率是會漲的。但是如果真漲了,有人就不會考慮到其中的偶然性因素,而是認為自己的決策高明。

以一天的情況來看,似乎並不容易讓人犯糊塗,那麼不妨看看另一種情況:在一段期間內,甚至此期間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很多人可能都會保持某種“正確性”,但卻忽略了“正確的結果”其實很可能是被錯誤的“理由甚至此期間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所支撐的——這是股市所特有的一個現象,即“錯誤的獎勵甚至此期間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

如果你是一個汽車修理工,你不可能因為給客戶更換錯了一個配件而得到獎賞;如果你是一名理髮師,你也不可能因為給客戶理了個糟糕的髮型而受到獎勵。但在股市中,錯誤的行為有時候反而會得到階段性的收穫。

所以,糊里糊塗的賺,其實是一大堆投硬幣者之中處於幸運階段的偶然表現而已,其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持續性。最弱小的糊塗分子,持續性差到每天可能都不一樣,每個買入的獲利概率都呈隨機分佈:稍微幸運些的糊塗分子,則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順風順水,而一旦特定的環境改變,他就將無法再持續——甚至更糟,用錯誤的方法繼續應對而導致最終的慘敗……

當然,這並不是說必須要有一種無論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方法。其實恰恰相反,不妨認為其實根本沒有這種方法——因為市場的偏好和偶然性是無窮盡的但是每個人的能力範圍卻總是有限的。

明白虧的益處

明明白白的虧,其實就是一種反思——是在不可持續的糊里糊塗的賺與虧之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其實很有限”,而市場“其實很複雜”;開始客觀看待和分析總結自己每一筆投資勝敗的原因所在:開始知道市場的什麼部分是規律,而什麼部分其實不過是隨機事件而已;不會再將偶然性因素導致的“賺”歸功於自己的英明神武,而將必然性因素導致的“虧”卻歸咎於所謂的市場不成熟。所以一時的賺和虧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節點,在我們永遠退出市場前,這個遊戲的結局都是不確定的。如何讀懂這個遊戲,才是最終結局的決定性因素。

只有經過了這個步驟,才有可能最終走向明明白白的賺,才能使得自己的投資績效具備可持續性。這種可持續性,完全不是指在任何時期都可以賺錢,而是指找到一種可不斷複製的、把握了市場長期核心規律的模式化投資方法。

雖然這種方法會階段性地顯得“無效”,但那不是投資方法的問題,而是任何投資方法必然不可能覆蓋市場的所有時間和特點的問題,但是這與“幸運”的區別在於:正確的投資方法即使是放在以幾十年為一個單位的不斷循環中也是經常有效且可重複的,而且時間越長越體現出必然性——而幸運只存在於某個特定的時空背景下,且時間越長越顯示出其偶然性的一面。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高手與普通散戶操盤的角度完全不一樣。

個股價值是什麼?技術形態是什麼?在中國股市就是臆淫。股票的上漲只取決於主力是否引導拉動。 散戶的操盤邏輯:是按照表面的東西操作 K 線形態、主力提供的價值報告,簡單、粗暴、單一。 高手的操盤邏輯:透過表面的現象,遵循內在操盤邏輯要求買入,不受表象的東西影響。 邏輯是規律和規則的推理,其實也是一種因果思維。

高手買入一定是在思維的認識上,在其操作系統的多個角度確認邏輯成立後,才是出手的時候,絕不是去單一的分析這隻股表面的“價值和前途”而出手。 “邏輯”對主力與高手很重要,不同高手的模式和體系,不同層面的主力,必然會有不同的邏輯。 原因就在於:對象和目的不同。

比如:遊資要收割散戶,有的大主力要收割遊資,有的小主力要偷襲基金,有的高手要借力遊資收割散戶等等。 對象和目的決定了不同的操盤思維與邏輯。而在邏輯的層次,也存在共性和個性的區別。也可以說是宏觀與微觀區別。 共性自然是宏觀層面。

不論什麼主力或是高手都必須對大環境有客觀的把握,追逐的都是大環境的安全,這叫順勢。順勢是共性,沒有安全的環境,任何主力都不敢妄動,再大的主力,逆勢而行已必死。 主力和高手會有自己對宏觀邏輯的標準。 個性屬於微觀層面。 微觀方面的差異就非常大了,就是上面所述層次、對像和目的不一樣,戰略和戰術也不一樣。

炒股本身是詭道之術!而太多的散戶迷於“價值”與“技術”,自然被主力牽著走。 比如:我的邏輯就是向遊資借力,我的錢在股市就是一滴水,不會有任何作 為。但是,如果我能傍好遊資這個大款,遊資的作為變為我的作為,這就是借力。

遊資主力的運作方式是“造龍造妖吸貨出貨”,遊資的邏輯是強盜邏輯,是要收割散戶。

大盤環境安全,遊資主力活躍出手,我就出手;遊資主力不活躍,休息了,我就潛伏下來。 “個股”對於遊資,不過是為實現收割散戶這個目的的“誘餌”。 我出擊的“個股”,是因為主力向它發動了強烈的進攻,主力吃肉,我也想吃而也。

而很多散戶思考的則是,這隻股票的“價值”或形態上“該漲了”吧? 你看,我在分析的層面,根本不想與你去討論個股的前途與價值.這就是我的買入邏輯,我只考慮“當下”的問題。 當然,這個買入動作,就必須要有相應的信號或方案來支持,為的是追到主力真正進攻的個股,這屬於邏輯的細節。 你也要明白,主力與主力之間的博殺,市場始終在變化,這個變化是風險與機會之的不停轉換,今天是機會,明天可能就是風險。 明白“買入邏輯”的問題了吧!

下面再說“賣出技術”的問題。 確實技術不是用在買上,是用來鑑別“賣”的。 買的背後是嚴格的邏輯,不是單一的技術。 技術太單薄支撐不起買的行為。 但是技術可以幫我們指導如何賣——防範和鑑別主力的出貨與洗盤行為,這才是技術要做的事。

比如用技術判斷 K 線形態、分時圖走勢,拉昇與下跌的量堆變化,均線變化從而判斷多空雙方勢力的變化執行賣出、減倉與清倉策略。 所以,在賣的問題上,高手是以技術為先,而散戶是以臆測為主。 炒股切記不要臆測。我一直說,散戶永遠在明處,主力永遠在暗處,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必須執行技術紀律來解決這個不足;若是用臆測,你能算過主力嗎?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想在市場上一夜暴富的人,通常也難以留住到手的財富。有句話說:“來得容易去得快”就是這個道理。只有經過多年實戰,不斷檢討自身弱點和不足並吸取教訓的人,才能夠在成功後保留住自己的錢財。

想要在投機的生意中做常勝將軍,就必須先要戰勝自己。你會發現自己天生是做多或是做空的料,也就是說,你要麼總想著價格漲幅超過實際預期,要麼想著跌了還會再跌。因此在交易的時候對自己的弱點打一個折扣,很多判斷其實算不上判斷,只不過是你天生的弱點或者想象罷了。要學會在常規下看待事物,無論是利好或是利空,都不要進行絲毫誇大。

有些人發現自己很果斷,總是抱有希望,所以他們總常常頻繁交易。而另外一些人發現自己沒有勇氣,在時機到來的時候不敢大量買進或者賣出。這些都是自身的弱點,一定要克服掉,必須要學會如何交易。這樣,進入市場才不會抱有過多的希望和無所畏懼。

入市前一定要認真思考,並以確信的,正確的買進或者賣出標準為依據。要牢記,自己隨時可能會犯錯誤,而防止自己作出錯誤判斷的方法就是在交易時進行下止損單。這樣,就不必害怕形勢朝著對自己不利的方向發展了!因為你清楚,自己的損失有限,就算當時損失了點,在下個交易的單子中可以再賺回來。

首先,交易投資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

真誠的希望投資者眼裡不要只有利潤的誘惑,而要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場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交易之外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上,當個人能力達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盈利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切勿急功近利,輕重不分。

第二,市場是存在機會的。

做不好不是市場的問題,而是因為自己的水平有限。想要達到正確認識和了解市場,沒有什麼捷徑,只有不斷的學習、再學習。

第三,一個職業的操盤手必須像一個僧侶。

“一個職業的操盤手必須像一個僧侶,在一年又一年的風險生涯裡,在一次又一次的誘惑中,他總是需要極力地剋制著人類那與生俱來的恐懼與貪婪,以防稍有不慎,便鑄成大錯。而為了追求精神或宗教意義上那個最終的和永恆的完美境界,他又不惜以終生的粗茶淡飯,破衣爛衫來折磨自己的肉體以淨化自己的靈魂。更有甚者,既使作為一個成功的操盤手,他卻也許一生也不會有一次成功的婚姻經歷。因為婚姻是現實和市俗的,他所愛的人也許並不能承受那種巨大的精神和金錢的壓力。”

第四,一個優秀的交易高手的定義。

一個優秀的交易高手的定義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持續的連續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賺而不是大賺,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職業交易者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於短暫的輝煌中。

第五,沒有自己的交易方法,很難形成真正的優勢。

所謂形成自己的優勢,就是首先在建立和擁有適合自己的贏利模式的前提下,於實際操作中針對市場的各種走勢與行情變化,能夠給出相應的判斷及參與方向的信號。缺乏這一點,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資金管理技術,交易員也很難獲勝。

第六,做交易就象軍隊打仗一樣。

買賣信號就象將軍的指令一樣,需要堅決執行,該衝鋒的時候一定要上,該撤退的時候一定遵守紀律迅速撤退,這就是交易者的座右銘,能執行的交易者需要具備軍人般的素質、機智、氣度!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