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坦克的主炮管里落入了步枪弹头,主炮发射时会炸膛吗?

山下草青且青


至少不可能出现击发引信导致主炮炸膛的情况!

如果子弹要想引发炸膛,就必须准确无误的击中引信,因为现代的弹药装药并没有那么敏感,而且还有一层厚厚的壳体。但是时代变了啊,现代炮弹可不像手雷一样拔除一个插销就能进入待发状态,现代的炮弹引信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做解除保险性能,就是确保炮弹在距离炮口一定范围内是解除不了保险的,有一个安全范围。这里我举个简单地例子吧,迫击炮炮弹多采用的是一种风轮式的保险,炮弹发射后风轮在空气的作用下转动一定的圈数才会解除保险,所以在炮膛内炮弹是不可能解除保险的。

▲德国的PD583引信前部的风轮(或者是涡轮),正式名称叫做涡轮式炮口保险解除装置,是德国人在1987年开始使用的

迫击炮尚且如此,就更别说是更加先进的坦克炮了,拥有各式各样的引信安全保险装置。比如能量隔断部件,这个部件可以将引信产生的能量隔断,从而让引信失去作用,只有当达到一定条件后这个部件才会失去作用,引信才能从安全状态进入待发状态,所以引信在炮膛这段时间内就相当于一个铁疙瘩。

▲《拯救大兵瑞恩》中利用惯性解除引信保险,这种技术早在二战就有了,这种装置可以确保炮弹在发射的过程中才会解除引信保险,而现代很多炮弹是飞行一段距离才解除引信保险

还有一种就是利用指令或者是环境变化解除保险的安全装置,指令接收很简单,就类似于一种机电一体的装置,预设一定的时间后接触保险,这种电子引信最容易实现也是未来最有前景的。还有一种就是利用发射和飞行过程中的环境变化来解除保险,比如惯性引信保险,发射时利用巨大的后坐力惯性解除保险,还有一种就是利用飞行弹道中的环境变化解除保险,比如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

▲美军的MEMS引信安全保险装置,发射时后座环境解除滑块,炮弹飞行过程中滑块在离心作用下缓慢的移动,只有滑块移动到位后引信才会进入待发状态

而且现代引信的安全系统是个冗余保险,也就是说有两套完全独立的引信保险装置,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段或者是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解除保险,但是不论怎么设计,躺在炮膛内的弹药始终处在安全状态而不是待发状态,所以说依靠子弹将炮膛内弹药的引信击发,死了这条心吧!

当然一枚7.62毫米的子弹堵塞120毫米火炮引发炸膛,我个人认为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当然仅仅是我的看法,本身子弹的强度也并不是很大,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或者是破甲弹的弹形说不定还会将子弹推出来。


武备营


你好,我是冬雨AK.说下我的看法。

说实话,在现实中真没有将子弹射入主炮炮管引发炸膛的情况,当然神剧中例外,在神剧中会有弹头被射进炮管,精确命中炮弹引信引起炮弹爆炸的桥段!不妨可以脑洞大开猜想一番!

假如子弹射入主炮管,炮膛内还没装弹。可能会在炮管壁上留下细小的伤痕,如果运气好,子弹飞行路线和炮管平行,最终击中炮栓,也只不过会留下细小的伤疤。弹头遗留在炮管内。然后装填炮弹击发,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子弹头会卡在弹头和炮管壁之间,可会被炮弹巨大的动能冲出炮管,但会对炮管壁产生严重损伤,第二种情况就是发射的炮弹被子弹卡在炮管内没能发射出去,炮弹弹头不会爆炸,因为没有触发引信,但炮膛会因为发射药的缘故发生炸膛!

还有一种假设,就是子弹准确的击中炮膛内炮弹的引信,可能会引发炮弹爆炸,进而引发炸膛,但现实中没有出现过,只出现在神剧中!

(▲梅卡瓦坦克炮炸膛,整个炮管被炸飞)

以上都是个人猜想,不当之处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