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现在的教育模式,到底是对还是错,孩子太累了,可是又不敢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如何?

家是我的信仰


这个问题提的好,你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里话。

看上去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好像怎么做都不行,矛盾、焦虑、纠结,许多家长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中。

但真的没有答案吗?当然不是。

从来没有完美的教育模式

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它仍然是现阶段最好的模式了。我们也在探索和前进,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确很累,上不完的培训班、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孩子的压力特别大。

可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要想想,这些都是教育体制强加给我们的吗?有多少是父母自己给孩子选择的?

这就提到了第二点

相比教育模式,父母的心态对孩子影响更大

问题中你也说,不敢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意思就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孩子的未来会更好。

可真的是这样吗?孩子的未来究竟如何,谁也无法预测。

是的,上更好的学校,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相对来说,以后会有更好的工作,会找到更好的伴侣,拥有更好的家庭,会更加幸福。

我们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能幸福,我想,没有家长会反驳这一点。

可孩子的幸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仅仅是成绩和学历吗?是,学习很重要,但在孩子的未来中,它所占的比例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是否幸福的,是家长的心态,以及由此导致的孩子的心态。

在不完美的教育模式下,平静自己的内心

先提升自己,不因为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就心生焦虑、患得患失,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未来一事无成一样。

家长必须要明白,那些才艺和成绩决定不了孩子未来的幸福,别看得太重。如果你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紧盯着不放,孩子反而会越来越反抗。

只有家长内心充盈富足了,才有能量去教育孩子。

然后引导孩子。不是管教不是控制,是引导。发现孩子的兴趣在哪儿,并保护和激励,孩子喜欢的事情,乐此不疲地陪他去做,哪怕看上去没用,从小就跟孩子一起阅读,爱阅读的孩子,在学习中也会事半功倍。

最后和孩子一起成长。对,是一起成长,而不是天天催着孩子成长。让孩子读书,首先你要读,让孩子勇敢自信,首先你要勇敢自信,让孩子快乐幸福,首先你要做个快乐幸福的人。

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好这些,孩子的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跳跳妈03


不知道你有没有我们累,我家孩子喜欢芭蕾舞和画画,现在四年级不管舞蹈和画画都发展很好,但到了慢慢往专业上发展,我也和我老公聊过要不上舞蹈的专业学校,但我老公说孩子小,一个人在外面与家人分离不好,但不上专业学校,到上了初中和高中就有可能把这些辛辛苦苦学的专业扔掉。而且,在小学看我家孩子的成绩数学不好,其他还行。所以我们很纠结,而且找老师也不好找,现在国内的教育形式单一死板,学专业文化课就得放弃很多,如果文化课学的多专业就得放弃很多,纠结啊!孩子也很累!在学校学的,除了数学不用报班(老师很负责)以外,其他功课都得报班,尤其英语,教学水平达不到,考试到挺先进,什么改革,就是让你出去报班,把教育商业化。那还搞什么基础教育呀?学校交不了,你还得在学校浪费时间。你说这找谁说理呐!很恶心!


妮妮007


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小孩是很累。部分原因是各种贩卖焦虑的结果,比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小就必须学。比如其他孩子都在上课外班,你敢不上吗?你肯定不敢,因为都说了,不敢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


因此,如果家长不了解教育规律,不懂教育,绝对被这些焦虑言论遛死。如果自己懂教育,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帮他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小孩完全可以不用上兴趣班,照样是学霸。不上课外班,掌握学习方法,小孩学习就会轻松很多。


这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小升初没有统一的考试模式,除了要求奥数,有的还有才艺,小孩什么都不敢拉下,学得东西比原来的人多,自然就累。这个就看家长智慧,小孩是否有这个能力,是否必须要进名校?我看很多孩子在家长逼迫之下,丧失了学习兴趣,即便进了名校,也是垫底,还不如在普通中学愉快地学习生活,心情好,其实结果不会太差。但家长一般不敢试。


最后一个原因,虽然高考招人多,但985、211扩招有限,但人人都希望读好大学,竞争激烈,所以比较累。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在我看来,除了清北、985,部分211,其余学校都区别不大,学生在青春期能认识自我,找到自己喜欢干的事,比高考多考几十分要重要得多。


五道口的颜学姐


《高考小改变,教育大发展》

郝峰涛

人的成长规律决定考试,而非考试决定人的成长。

一个小问题:A生数学100、语文50;B生数学90、语文90,谁更具潜能?这不是一个分数多少的小问题,而是一个人才观念的大问题。

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认定B生为优秀人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所以一位小学校长就敢这样说:“我这里没有天才,我只要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应试困境!钱学森老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钱老明白人才的力量:一个孙子,胜过千万赵括。

A生具有优科(数学)优势,B生具有均科(均衡)优势,这两种不同的优势,哪一种最具潜能?

论一:人是以“中心”发展为模式,以某一方面为核心发展,进而带动相关或相近方面的学习,而强迫性均科发展实际是去“中心”化,大量而无用的知识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趋势,最后连同兴趣、方向和高度一块埋葬。

论二:孩子们各有天赋和兴趣,在发展中就会产生不同的优势,这是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也是天才成长、优科发展的内因外果。而全面均科发展,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发展的人才策略。

论三:优科的成功在于他们努力建设自我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和专业高度,而所谓的均科其实是被误导的无兴趣、无方向和无高度的三无产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长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专业发展。

论四:天才高于优科,优科高于均科,均科只能算是个人才。植物有顶端优势,才成其高;动物也各有本领,故能生存。再纵观历史,横观社会,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优科专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所以,优科的人才发展观是优于现代教育中盛兴的平均主义均科观。天才源于天赋,优科源于兴趣,均科源于误导,平均主义均科观是扼杀天赋、迷失兴趣的祸首。

教育要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鸭式和应试观,要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要给天才、优科更大的成长空间!

高考的一小步,将是教育的一大步!

一,高考是指挥棒,要从“均科固定文理制”向“优科自选建构制”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的分数作为参考。如:甲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乙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

二,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自选1-3门优势学科参加评价,其余参试科目作为参考,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方向和高度。

三,学生优势学科的不确定性、可改变性和学科组合的复杂性,有利于打破教育功利和学科固化,弱化家长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四,学习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方向,所有强加给孩子的学习目的都是陷阱,因为孩子的未来只属于他自己!

教育要想从功利回归常态,就当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方向和高度,这才是复兴的希望。

荒原开蹊径,枕草待晓钟。

十年心酸梦,只为此文生。

 

优科专才的佐证:

1,苏霍姆林斯基: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倒是门门成绩优秀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给教师的建议》(第69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版)

2,优科的普遍性,不是坏事,所谓的天才,只是找到了为之努力的方向。

3,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优势为中心的存在:他们博览群书,皆以优势为中心,而非漫无边际的学习知识。

4,民国大师的特点:优文科(胡适、钱钟书、季羡林、吴晗等数学很不理想);学历低(齐白石,启功,巴金,华罗庚,沈从文,梁漱溟等),在那个教育贫乏的时代却涌现了大量的人才,优科自学是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教育应该从中汲取力量。

5,爱因斯坦:所谓教育,是忘却在学校所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6,许多伟大的人物,成绩有时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龄发现方向后,才奋发有为:牛顿、托尔斯泰、冯特、丘吉尔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与其“拔苗组长”,不如静待“雨后春笋”。

7,2012诺奖莫言,小学五年级辍学: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8,2014诺奖中村修二,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9,人才观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转变,教育模式的改革,纵然任重道远,也当砥砺前行。

致敬: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若觉此文不错,请推送转载,举手之善,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动力!


大道者至简


中国有三四亿个孩子,但是最终只会有其中的30%能够考上大学。这样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这还是在现在,出生人口相对较少,学校扩招已经完成,相比以前的竞争,更小的情况下。

所以这个不是教育模式的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以这样的竞争程度,都必须是学的最好,最勤奋,分数最高的那些学生能够拿到最终进入大学的资格。

所以读书必然是辛苦的。除了天生智商130以上的学神和根本不想读书的学渣,基本上没有哪个普通的学生是不辛苦的。

所以每天作业从早做到晚,熬夜读书,顺便患上近视,这都算是家常便饭。

如果想走上大学这条路,又没有130以上的天才智商。好好努力,用功读书,肯定是没有错的。去怪教育模式没有意义,你想让孩子轻松,让他不做作业,那么以后他就肯定跟大学无缘。

如果他心中没有什么大志,随遇而安,家庭又能够满足他的生活需求,这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他心中所想是考上大学,然后,做自己理想的工作。但是因为没有努力,而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那么,就算家里挺有钱的,他也会感到非常的失落,人生会有很强烈的不满足感。

所以只要孩子愿意用功读书,愿意为读书付出一些代价,作为家长应该是要去支持的。在读书这条路上只要努力过,做到自己不后悔了,那么人生肯定是不会因为没有好好读书而感到不快乐的。

很多读书好的孩子,他们的智商未必很高,但是他们的家庭一直会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并且教育他们读书的重要性。原因就是,他们的家长,曾经因为没有好好读书,做着让自己不快乐的工作,过着让自己不快乐的生活。因此不希望孩子重复自己的不幸福。

孩子读书固然累,作为家长应该多多鼓励,多多支持。多让他们吃好一点,提供足够的营养,足够的精力,有了好营养,自然才有好精力,努力学习。

记得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非常辛苦,进入高一以后,基本上就是每天一两点睡觉,早上五六点起床。这样一直坚持到高三。最后的高考成绩也让自己很满足。我的母亲,每天晚上12:00都会给我煮面条,还算比较有营养的香菇肉丝面。所以读书读累了,吃一碗面条,吃完了以后继续再读一个小时,也没有感觉自己精神吃不消。

那个时候家里穷,一个月只有600块钱工资。但是我妈还是可以把我照顾的精神抖擞。我也能够用非常好的分数回报我妈。

家长能够做到这样,基本上就够了,并不求经济上能够有对孩子多大的支持,但是在这些细节方面能够做到日复一日,孩子也能够有更大的动力。


外语那点事


现在的教育!老师谈不上师表!不精心!管教!讲课!自寻轻松!更有甚者粗暴对待学生!而且国情工作难找!搞每家长!拼命给孩子报班!各种班!給孩子幼小快乐的童年固封在各种条格之中!失去了灵感!失去了童真!如今的孩子早熟跟囯家宣传!方方面面有直接关系!


用户5115324045977


提到教育模式,感觉这个问题有点大。接下去看才明白说的是孩子太累了,但是又不敢说放松,怕耽误孩子的未来。

这位家长明显是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不知道孩子是处于高考的压力下,还是处于家长给报的各种辅导班过多的压力下。

如果是处于高考的压力之下,在现行的制度下,没有别的办法,必须努力拼。认清现实,认准目标,埋头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给孩子以最大的支持。

如果孩子还小,怕孩子压力大,累,那就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的调整,讲究一个度的问题。

最后来谈一下孩子的未来。其实做家长的,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幸福。但幸福这两个字,怎样才能获得?只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高的经济收入?其实这些都未必能让孩子获得幸福。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便在别人看起来很苦,但自己也能够乐在其中,这才是幸福。

我觉得孩子的教育,从小努力的发现他的兴趣爱好点,对于适当的培养,将来孩子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愿意做什么就好。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不感觉到累,而且我相信一定干的不会差。





亮晶晶老师


只能说大行情是这个样子,没办法的事情,所以造成每个孩子压力大,每个家长都焦虑

我想说说我期望的教育模式吧,个人觉得每个孩子都会有适合自己的成才模式,每个孩子的能力和天赋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能在孩子在幼年时就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仅仅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现在高考加分或者艺术生分数低的附加因数去选择自己的兴趣班,从小到大就这样的热爱下去,从感兴趣到热爱到深爱到在自己深爱的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愉快的童年而不是被迫去上各种迎合教育各种班,涉猎广泛而不仅限于课本里面接触到狭窄的知识面,不用因为一道题反复不停的去做去烦躁,用这种新颖的知识充盈自己的大脑,说不定那道不会做的难题会在其他的道路上突然灵光乍现而灵慧贯通。

以上是个人对教育情况的一个愿景吧,再来看目前的大环境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的兴趣班补课班像雨后春笋一样突突突的各种冒出来,然后就可以看到疲惫的孩子和家长们开始穿梭在各个兴趣班的路上。

孩子还小,没有选择的自主性,也说不上有兴趣还是没有兴趣,但是同学们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自己如果不去是不是没有共同语言和谈资呢,于是就只能继续下去

家长也是各种观望各种焦虑,比如现在有了小升初的面谈择校机制后,语言班开始大火,生怕一个不小心孩子不会说话语言谈吐能力不行拦住了进去名校的路,孩子的未来似乎就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就得为未来各种铺路

现在的教育模式只是讨论一个对错没有什么意思,肯定有错的一部分,要不然为什么要不停的改革呢,但肯定也有对的一部分,然后持续下去

孩子的未来是每个家长最焦虑的焦点,个人给个小建议,有效率的陪伴或许会比更多的辅导班会更好一些,如今的网红小神童们好多都是高质量的陪伴陪出来的,与其纠结自己还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不如把自己焦虑的精神挪到高质量的陪伴上面,让孩子能学到更多的情况下还有更多父母的爱的陪伴


蓝度9


不管啥样的教育模式,家长们总是在吐槽抱怨。家长们自己都不知道啥为好而已。以前没有各种兴趣班,抱怨没有国外的选择多没有国外的模式好。现在有了,还是抱怨,抱怨孩子穿梭在各种兴趣班里。话说,有人逼着你去兴趣班了吗?要知道有绝大绝大部分孩子注定是普通人,就没有所谓的天赋啥的。


Han140354633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

父亲是社会的灵魂。

家庭的不稳,由于女德的缺失。

社会的不稳,由于家庭的不稳。

廉耻是立国之本。男人不懂廉耻为盗。女人不讲廉耻是娼!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是相处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复礼。若不克己,子弑其父者,有之,母杀其子者,有之;夫妇互杀者,有之……

义是行为底线。忽见孺子坠井,见之者必发乎怵惕恻隐之心。发乎心,践乎行,义也。若不信乎义,社会冷漠,世态炎凉,重庆公交之事,可怖也!国家未尝不似一辆行驶中的列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是义之义!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养廉!若不知廉,妇叛其夫,夫叛其妇,官叛其位,国叛其家,家庭之道绝矣!

耻是羞耻之心!书曰“一夫不获,是余之辜;百姓有过,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羞耻是人性最后一道防线。不自知,不知耻,何为人!

育民不以廉耻,是为育畜!畜类只有被食用的价值!死不足惜!

帮忙复制粘贴,转发。中华复兴有你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