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萬向區塊鏈、聯通物聯網及國科誠泰將聯合打造智慧畜牧服務平臺

12月25日,由萬向區塊鏈和聯通物聯網共同主辦的“物聯網+區塊鏈聯合創新中心2019行業生態沙龍”在南京舉行。此次生態沙龍旨在探討區塊鏈和物聯網的融合發展,探尋新科技發展為傳統產業帶來的新商業模式。在生態沙龍上, 萬向區塊鏈、聯通物聯網及國科誠泰還宣佈共同打造 “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臺”,新融農牧科技為首批示範合作伙伴。

萬向區塊鏈、聯通物聯網及國科誠泰將聯合打造智慧畜牧服務平臺


早在今年6月,萬向區塊鏈就與聯通物聯網共同成立了“物聯網+區塊鏈聯合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將整合物聯網和區塊鏈領域的資源,構建物聯網+區塊鏈的重點應用領域,包括工業4.0、智能城市、供應鏈金融、新零售、智能家居等行業,幫助實現更靈活、高效和安全的開發與管理,積極探索場景應用落地和商業模式閉環,為5G IoT時代區塊鏈海量應用的爆發做好生態建設。“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臺”就是創新中心的典型案例之一。

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臺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能夠為政府、牧民/養殖場、金融機構等提供監管、養殖、風控、融資等各相關方所需的數據。萬向區塊鏈、聯通物聯網和國科誠泰共同打造該平臺的目的,旨在解決畜牧行業固有痛點,賦能傳統產業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根據數據統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牛肉消費快速增長,從2007年的609萬噸增長到2018年的932萬噸,而2018年國內全年肉牛出欄量約2785萬頭,生產牛肉652萬噸,僅佔中國牛肉總需求的70%,牛肉的短缺問題則依賴正關進口,甚至還有牛肉走私和活牛走私。而目前國內大於一千頭牛的牧場只有4%,大部分都是個人牧場,數量僅有數十頭,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牛肉生產商受到了較大的資金限制——肉牛價值非常大,一頭牛的價值在兩萬元人民幣左右,如果一個牧場一年想要有1000頭牛的出產量,意味著要預先準備兩千萬資金,此外還有肉牛後端運費等成本。這些資金對於中小牧場來說算是鉅款,而因為存在牛隻重複抵押、抵押資產被銷售和抵押資產難監管等問題,金融機構難以接受以牛作為抵押物貸款給中小牧場,保險公司也難以為每頭牛作保,這就限制了國內牧場的規模化發展。

將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結合起來的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臺,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在物聯網端,給每頭牛綁定耳標、項圈等傳感器,即可以採集牛從出生到出欄的實時動態數據,包括體溫、採食量、活動量等,這有利於監控每頭牛的生長狀況、健康狀況,提前預防肉牛疾病和死亡等。


同時,安裝在牧場的智能體重秤可以記錄牛隻的體重數據,攝像頭則還可採集可視化的信息向相關方提供直觀的視頻數據。物聯網端採集到的數據存儲於區塊鏈上,實現生物資產的數據化,並將數據分享給政府、銀行、保險公司等各相關方,由於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且可追溯,銀行和保險公司可監控每頭牛的全生命成長週期。


數據化將原本難以量化評估的不同生長階段的“牛”的價值結合體重數據形成了精準的“數據資產”,銀行即可根據鏈上數據資產評估資產價值,並貸款給中小牧場,以解決中小牧場融資難的問題。而保險公司也可根據記錄在鏈上的數據,放心地給牧場做保險。


萬向區塊鏈、聯通物聯網及國科誠泰將聯合打造智慧畜牧服務平臺

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臺流程示意圖


另一方面,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臺能有效提升牧場的信息化、智能化、規模化建設和管理,提高畜牧養殖公司的運作效率和資產管理水平,幫助牧場進行產業升級優化。

未來,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臺的長遠目標是聯合生態合作伙伴,打造生態聯盟的畜牧公共服務體系,融合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結合畜牧行業特性,打通全產業數字化資產信息安全共享,實現產業價值快速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