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能源汽车的前进方向到底在哪里?未来30年的阶段我们是使用电、氢、燃油混合动力,还是单一新燃料作为动

rosedameiniu


各种能源中,纯电动的基因最好。

完全可以这么说:

用“电”去打“燃油”,这属于降维打击。

逐渐攻城略地,这是必然的。

比如说火车,开始用煤。后来全用电,如果高铁还将存在1000年,必然还是用电。


能量既有数量的不同,更有品质的差别。

而“电”这种能量,其品质,目前全宇宙最高。

比如说,一桶热水,假使它含有的热量相当于10度电,那么请问……

从能量的有用程度来说,是那桶水好,还是那10度电好?

显然是后者,因为电可以方便地,几乎完全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比如驱动电风扇,加热洗澡水等。

这就是说,电这种形式的能,它的品质最高。

又如,一个空心小钢球,它内部的气体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

而另一个空心大钢球,其内部气体的温度只有80摄氏度。

假使这两个大小不同的钢球,它们所含有热量的数量是相等的,那么……

哪个钢球含有的热量更有用?

显然是小钢球,因为它可以转化为更多的机械能,比如爆炸时。


故,纯电动车代表未来的方向。

是否得到普及,成本占据80%的因素,其次才是环保。


但现在,人们一提起新能源,就首先想到的环保。

这是错误的。

新能源要想普及,成本才是核心。

你说氢燃料电池,只消耗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反应后就是水,纯净水!

这环保不环保,当然环保呀。

那我告诉你,跑100公里,如果是燃油的话,成本是n元。

如果是加氢的话,成本是3n元。

你说,你要不要为了环保,把自己的燃油车卖了,换氢能能车?

99%的人不会!

既然现在的氢能源车,其使用成本还这么高昂,那么就不要着急推广。

因为现在推广效果很差,极差。

你说得天花乱坠。

你说得嘴皮都破了。

甚至,你去拉几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出来站台,说氢能源车多好多好。

最后,当用户要购买时,随意问了一句:

跑100公里,是加燃油便宜,还是加氢便宜?

两种答案:

你说,价格是一样的!

则用户会说:既然价格一样,我为什么要换车?

你说,氢能源环保呀!

用户说,环保是我等穷人考虑的问题吗?穷人考虑最多的难道不是自己的钱包吗?

……

你说,目前加氢的成本是加燃油的3倍,但以后成本有可能会降低。

用户说,除非我病了,我要买了这么一个氢能源车,我都舍不得开了,因为使用成本太高。

你说,氢能源车环保呀!

用户说,环保并不一定要让我多花钱呀!你可以把氢能源车卖给那些亿万富翁,他们才不会考虑使用成本,对不对?你找我干嘛?

……

……

所以,在用户加氢的成本,购车的成本低于燃油车前,不要着急地推广,效率非常差。

如果有一天,加氢的成本只有普通燃油的一半时,就算你不用推广,也会一传十,十传百,传播开了。


综上所述,纯电动的基因最好。

因为同样是跑100公里,纯电动的成本远远低于燃油车。

这才是核心。

并不是纯电动环保,并不是它不排放废气,所以,纯电动车得到了现在的普及。

不是的,是成本,是看得到的巨大好处。


现在的纯电动车,60公里等速的情况下,充一次电可以跑600公里。

正常路况下,可以跑500公里。

这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上班族。

10年后,当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到达700公里时,又是另一番景象。

所以,纯电动才是未来。

未来的,可自动驾驶,也可以自动充电的纯电动车。

这就是未来的方向。


寒木钓萌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我们需要汽车提供哪些功能?

1.短距离的,我们用过自行车,摩托车。三轮。四轮电动。

2.中长距离的。我们用过摩托。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想涉及这门槛,却底气不足。

3.重载车.客车,商用车,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基本上没有电动车的事了,可是,商用车消耗的油占70%.我们谈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再过100年还是燃油车的天下,这是能量原理决定的。

总结下,未来汽车趋势,1.短距离的是四轮纯电动汽车的天下。目前的二轮电动自行车就像自行车一样基本上不用了。四轮电动汽车就是2座的小型车,这不是技术决定的,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上下班出行需要遮风避雨而已。

2.再远一点的距离,肯定不是纯燃油车主流,而是混动,至于怎样混动,要看电池性能和成本,如果电池便宜,就会出现增程电动汽车。如果电池价格下不来,就是插混,成为节能型汽车。插混分两种。一是丰田太阳齿轮型的,一种是本田型,我更看好本田,简单直接,不用丰田那样复杂变速器,成本低,油耗低才是王道。

3.公交车还是用电驱动,可能电容车会发展,每个站台配备充电。几秒充好。跑10-20公里,而电池是备用的。公交车肯定不会燃油车的,但绝不是氢,氢这玩意是假环保,狗屁不懂的人才追捧氢能。想想氢气的生产过程,要么是煤,石油。要么是电,使用氢能就是脱裤子放屁。

4.商用车领域。基本没电动车说话的份,依然是燃油车的天下,不要说100年内,就是100年后还是燃油车,为什么说的这么肯定,就是因为电池能量密度做不到1度电/公斤。当前锂电池0.2度电/公斤,提高一倍不可能的。有希望达到0.5度电/公斤的硫化锂电池还遥遥无期。

5.如果燃油车有替代的话,我认为只有甲醇汽车,可以小到私家车,大到公交车,卡车,物流运输车,甚至挖机等特种车,都可以烧甲醇,别的不说,就一成本就行了,核算如下,

2.3吨煤+4吨水——得到1吨甲醇。成本1700元(1200元原料工艺成本+500元人财务费用),煤按425元/吨计算。

当前汽油价格6.8元/升。

中国能源格局是煤多油少,煤开采量世界第一。这个要清楚认识。煤基本上用来发电了。

按1.7升甲醇替代1升汽油计算。

甲醇密度0.8.就是1公斤甲醇=1.25升

一个煤矿集团,他投资甲醇生产。一般价1800-2500之间对外批发。

假如他投资搞甲醇加油站。卖2.4元/升(3000元/吨),他有1000多元的暴利了。这时车主省钱是,6.8-2.4*1.7=2.8.节省率2.8/6.8=40%

假如他卖2元/升,(2500元/吨),他赚500-600元/吨。车主省钱50%.

省钱50%的概念是什么呢?

你买一辆燃油车,就是甲醇和汽油两用车。成本是一样的。不像特斯拉那样几十万。可能就10万以内买到。对于跑滴滴的车,本来每月油钱3000,烧甲醇1500就够了。而且可以到处跑,不用担心续航和空调取暖问题。

如果是商用车,比如运输卡车一月2万油钱,烧甲醇可以省5000-6000元。一年6-7万,就是纯利润。5年省台车钱。


老张说甲醇汽车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30年后,新能源汽车会采用哪种能源方式】,都知道目前新能源汽车不是混动就是纯电动。



混动是当下最合适的新能源,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的污染,混动能够解决污染和排放标准的要求,而相对纯电动汽车来说,又可以解决电池的续航问题,所以混动是时下新能源里相对来说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如果是30年后,一切都是未知数了,毕竟新能源汽车不光是有电动,也可以是燃料电池(甲醇、乙醇),还有时下的氢能源。


氢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制氢,汽车加氢的问题,还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许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科技的突破,制氢、加氢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氢气新能源是很理想的汽车能源。也希望未来氢能源能够轻松应用在汽车上。


小张汽车屋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进方向在哪?答案在于能源变革的指向。

问题描述中的燃油、氢能、电能,这三种能源只有一种可以无限获取,而且只需要经过一次转化则可以作为能源使用,所以答案毫无争议。

燃油指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三种主流能源类型必然会被淘汰,因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已经很少;主力能源石油不足2000亿吨,而全球年均销量量超过57亿吨且还在增长,这是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石油还能使用多少年呢?

剩下的木柴煤炭也有固定的储量,重点是使用这种燃料则要用外燃机,从内燃式回到外燃式显然是技术退步。

化石燃料的时代因储能在倒计时,寻找一种替代能源则是重中之重,在探索各种能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严重的方向错误:氢!

氢燃料电池汽车被捧得很高,而且是在量产车多在试验过程的阶段;显然这是不正常的,原因无非是部分车企的虚假宣传,以及公众缺少基本的判断能力。所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本质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是在电动汽车基础上加装,是独立与电动汽车动力储能电池之外的电池组。

燃料电池的作用是用来发电,利用氢与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电流并输出给动力电池,电流为动力电池形成电磁场则能实现动力电池化学循环(俗称充电)。所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严格且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氢燃料化学电池·增程式电动汽车,运行原理与早已经大量普及的内燃机式增程式电动汽车相同,但其能耗要比内燃机更大。

  • 因为制造氢无非是通过化石燃料或者电解水,使用化石燃料制氢与其标榜的“零排放”背道而驰,且储能不允许这么恶搞。

  • 使用电解水则是脱了裤子放屁,电解一公斤氢需要消耗60kwh左右的电,一公斤氢通过车辆上的燃料电池可以发出20kwh左右的电,并驱动车辆行驶80公里左右。

消耗大量的电之后在车上发出少量的电,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增程电动汽车为了的节能而不是浪费能源,而且以铂金属为主的燃料电池一组的成本三四万,对性能有要求的汽车使用的大功率电池组成本更高;按照平均四万计算,用同样的成本可以增加30kwh以上的动力电池容量,加上本就有数十kwh的动力电池,总容量可以接近或超过100kwh,真实续航是能够轻松似突破500公里线的,那么还有什么必要选择燃料电池汽车呢?

一公斤氢成本超过60元,用车成本比燃油动力2.0T的大排量汽车还高,而性能相当于1.5L代步车,这种车售价三四十万可谓毫无性价比;所以氢只是日系车企为消耗储量过多的铂的阴谋,因为制造这种车需要消耗铂,然而因性价比太低且安全性更低,所以这种车在其本土推广五年多也只售出几千台,于是才把目标转向了中国汽车市场。


化石燃油终将成为历史,氢能很明显是方向错误,只有电可以无限获取。

光伏、地热、风能、水利这四种能源不会消失,通过这些能源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转化之后则通过电网直接送电交给所有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汽车使用,期间没有多余的能量损耗,所以电动汽车会是最终形态。

如展望30年后,可以预测乘用车会全部转型为纯电形态,电池技术的进步已经显现出不比摩尔定律慢的节奏,满足仅需代步无需重载的乘用车是可以做到的。

需要长线续航的商用车有可能在第一个十年或十五年内以强混混合动力为主,因重载车辆的电耗非常夸张,电池的制造总是需要成本的;高价电池决定了商用车辆的购入成本可能难以接受,所以能以相当高比例节油的强混商用车会是第一阶段的主流;但在无线充电道路的规划落地实施后,最终所有的车辆都无需再为续航忧虑,汽车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就算成功了。

实现这一规划的时间:30年,或更短。


(上文由天和Auto原创首发, 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天和Auto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向必然是朝着无燃油化、电动化方向进行的,也就是说,目前的过渡产品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很可能就不存在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想必此处不用多说了吧。至于能不能在未来30年内全部实现电动化,笔者看来,有难度,但不是没有希望。

在先前国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指出,到203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要降到3.2L/100km,节能汽车的市场份额要达到50%。我们可以理解为,10年后汽车市场仍然是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并存的局面,只不过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占了一半的市场。

由此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测,20年后,燃油汽车退出历史舞台,30年后电动汽车称霸车市。当然,实际情况有没有这么乐观,不得而知,或许还比较难实现。

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汽车电动化的方向是电动化,逐步提高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和电池管理方面的核心技术;而电池方面的发展尤为突出,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还以锂电池为主,逐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逐步将充电蓄电池向氢燃料蓄电池、生物燃料电池等类型发展,逐步向可再生利用方向发展。


而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仍然会是使用电、氢、燃油混合动力等多种能源的汽车市场局面。


野sir


如果以科技爆发为前提的话,未来五十年内会是这样:

在未来十年的阶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都会同时存在,中低端燃油车将逐渐被淘汰;这是目前的科技水平决定的。

在未来二十年的阶段,混合动力已经被淘汰,高抽吸率的燃油车将作为高端车型存续;氢能源会逐渐出现,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

在未来五十年的阶段,燃油车已经彻底消失,只作为‘玩具’出现在某些人的庭院内;民用清洁核聚变会出现但不是主流,高速但不高效的氢能源逐渐衰退,但仍是主流选择之一;纯电动汽车仍作为廉价但低速的动力源广泛存在。

如果没有发生科技爆炸,那么上面的事件依然存在,但发生时间都要加上个五十年到一百年,至于单一燃料车型统治天下...各国实际上的资源不均等,就决定了那不可能出现。


电动商讯


应该说作为汽车燃料,各种能源其实都可以,但是考虑到能效转化,最终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理由只有一个,我国目前发电量除了提供民用和工业使用外,提供作为汽车能源错错有余,以前,记得小时候好经常需要单位放假调电,但是自从2000年开始基本就没有再听说过调电这个词,我国的发电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而且交流电是没办法有效储存的,只有直流电才适合储存。

因此,与其把发出来的电浪费不如转换成直流电,作为汽车能源,这要比太阳能,氢燃料等等更有效和简便。唯一问题是电池的降解和容量,一旦突破容量,充电时间,和降解周期的问题,电动车将快速普及


最怕猪队友2


看到过外国专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否定,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弊大于利,今后产生大量的废旧电池在分解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化学元素对土壤空气造成污染,比白色垃圾更加恐怖,所以那些发达国家为什么生产的纯电车少有也是高端的,不像中国粗制滥造几块电池配上动力扣上壳子就是新能源汽车骗取国家补贴。5年了问题就出来了,有记者拍到4S店更换的旧电池组随意堆放院内日晒雨淋,铅、酸性等化学元素渗入了土壤。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氢燃料电池作动机力的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是水,而且充氢只需几分钟,不像纯电充满4~8小时。


巍峨不语1


趋势不是理性的。是人类行为推动的。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就是资本推动。可以说,电动车会毫无疑问的成为下一个普吉能源。一方面取决于大量的基建,日益成熟的技术,同时也是由资本左右。数万亿美元的全球投入是不可能说转变就转变的。即使,我们发现了更好更高效的能源,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去撼动电动车的地位。资本会毫不留情进行扼杀。


撕蚂蚁


首先说未来方向要跟着富豪走!最近电池大王上书提议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目前他的企业负债几百亿投入电动汽车的生产和研发,

目前还是靠手机电池和为华为代工维持生计,著名企业恒大的许家印也投资几百亿与新疆首富一起加入新能源汽车的队伍!


电动汽车大家比较了解,主要问题在锂电池上,要通过充电桩充电续航,它现在已经形成大规模生产,在全世界最受认可替代汽柴油车的汽车。

氢动力汽车由于密度低,需要在高压下才能使用,所以密封防泄露是个问题,电解质隔膜材料、铂金材料以及机械加工难度高,价格贵,目前日本投入最多,丰田氢动力汽车在我国即使有政府补贴也要30多万一辆。


汽柴油车污染必然逐步淘汰,液化气车资源受限,氢动力续航能力强但成本高,而随着我国掌握“小太阳”核电技术,电动汽车潜力十分广阔,未来可能出现四种汽车同时出现的局面,鹿死谁手还是要看人们的消费趋势,我个人看好新能源汽车,可以开车到世界各地充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