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玉米授粉完成后将上半部茎秆割掉可以抗倒伏,是真的吗?

高枕隐士


忍不住多说几句。

玉米授粉以后将上半部秸秆割掉抗倒伏是真的,但减产也是真的,而且减产幅度很大。

去掉上半部秸秆,也就去掉了秸秆上长的叶子。有人说,顶端三叶最重要,有人说棒上三叶最重要,我说棒上的所有叶片都重要,一片也不要丢。随着下面叶片的老化,玉米果穗的养分来源就全靠果穗上面的叶片。如果你真的将果穗上面的秸秆去掉,我敢说你连亩产300公斤都达不到(正常的650公斤)。

玉米“授粉之后”什么没有用?雄穗没用了,可以去掉。但为什么很少有人这么做呢?因为玉米授粉之后,雄穗吸收营养的高峰已经过去,如果去掉雄穗,所节省的养分也是微乎其微的。去掉雄穗可能每亩增产二三十公斤玉米,相当于是四五十块钱。按我的经验,将一亩地的雄穗全部拔掉,大约是一个人大半天的时间。值不值?因人而异。

去掉雄穗的另外一个好处是稍微增加玉米抗倒伏性,这也是真的。但能不能起作用并不是很确定。如果没有风,你去了雄穗没倒,别人没去雄穗也没倒,你去雄的辛苦就白费了。如果风很大,别人家的倒了,你家的也倒了,你的工也白费了。只有别人家都倒,而你家没倒,那你就赚大了。所以这是个机会问题。


以上都是指小面积,家有个两三亩地的情况,又有闲人。如果是大面积,就不要想了,因为你根本做不过来。花钱雇人干这个活肯定是不划算的。

下面这张图可不是在玉米完成授粉后就去掉了上半部分茎杆,而是在接近成熟的时候去掉的。即使这样对玉米的产量也是有一些影响。这片地不过是为了参观更方便而已。


种田博士后


唉,你可能是个城里人,而且从来没见过玉米怎样长的人吧?

说这个问题咱们先来看一看目前的玉米价格,一斤玉米卖8毛钱,换不来一瓶矿泉水,一亩地打一千斤玉米才800元,播种,起苗,除草,浇水,施肥,收获等这么些工序,如果每道工序都算钱的话,这玉米基本上可以说收效甚微。如果在授粉后再到玉米地里把穗以上的头割掉,先不说减产增产与否,就是一亩地恐怕得投劳3个人吧?现在西安的小工价是160元,三个人就是480元。试问,一亩地能增收480元吗?


再说,现在只从媒体上看到某些人说这样能增产,但证据不多!根据我种地几十年的经验很少这样干过,要干就是天下雨了,牛没有青草吃,这样才会在玉米地里割些快成熟的玉米头,一般情况下基本上不这样做。我觉得如果割了玉米的头,光合作用很可能减少。这是因为以前扮玉米时有这样的感受。地头上割了头的玉米比没有割头的玉米轻!


所以我要对你说:虽然割了头减少了倒伏,但同时也减了产量。再者,倒伏不是每年都会发生的,十年一遇都是少数,因此,我们没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有这闲空,出去多打几天工,挣俩零花钱才是最应该做的!


三秦庄稼汉


大家好,我是天义,上周在家里刚吃过煮的新鲜玉米,都是自己家里面种植的。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感触挺深的,去年亲戚家里面种植玉米,就是在授粉完成后为了抗倒伏,把玉米杆的上半部分割掉了,结果收成比较惨淡,有的玉米甚至出现了没有粒的现象,所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是真的。

首先来说,授粉以后玉米的生长进入关键时期,而村里的朋友有时候会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长出小玉米了,其余的叶子或者秸秆作用不太大了,这是不科学的。正常情况下,玉米的光合作用是通过根部到茎叶枝杆,是全方位一体的,割掉上半部分的茎秆等于是破坏了玉米生长的自然平衡规律,会直接导致玉米出现果实小,不抗病,收成差等不好的现象。

其次,玉米由于长得比较高,出现轻微的倒伏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为了抗倒伏,我们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方法,比如用绳子和石头来固定住玉米秸秆,或者是通过施肥来增强玉米生长的稳定性,而题目中的做法无疑是最不可取的了。

最后天义还是建议大家,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能听信一些不实际的做法,那样到头来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


天义说


玉米授粉完成之后将上半部的茎秆割掉可以抗倒伏,的确是真的。但是另一个后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就是严重的减产。所以说,为了防止倒伏而割掉上半部的茎秆是得不偿失。

玉米授粉,是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花粉的活性、授粉的质量都会影响玉米的结实率而影响最终的产量和品质。但是单单依靠授粉是不行的,还需要授粉之后的灌浆。而玉米的灌浆,最终的来源还是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以及根系吸收的各种养分。

玉米的最主要功能叶片是玉米雌穗上下的三片叶,叫做“棒三叶”。从植物生理学角度来讲,棒三叶提供了玉米灌浆所需的大部分有机物。但是也只是大部分,还有一小一部分是需要上部和下部的叶片共同供给的,其中上部叶片是这一小部分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所以,在玉米授粉之后打掉上半部的茎秆和叶片,会对籽粒灌浆所需的有机物积累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结实率降低产量和品质。

因此,玉米种植需要从多方面角度来衡量一些问题,不能盲目的为了降低倒伏风险打掉上半部茎秆来降低玉米的高度。但是,适当的打掉一些已经黄化的老叶还是可以的,对于提高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玉米授粉完成后将上半部茎秆割掉可以抗倒伏没有任何争议,影响玉米倒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玉米秸秆高度和玉米果穗位置。一般玉米果穗在玉米苗株上半部稍高,折断上半部茎秆之后玉米苗株高度会降低很多而且风阻也会减少很多,玉米抗倒伏能力提高。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玉米授粉之后就进入灌浆期,玉米籽粒灌浆不仅需要水肥能量转化也需要玉米茎叶光合作用参与。而此时玉米果穗下半部叶片已经开始老化,光合作用能力衰减很多,仅靠一些老化的玉米叶子能不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很难说。

总结一下:玉米授粉完成后将上半部茎秆割掉可以抗倒伏,是真的吗?

这两年为了提高玉米产量,玉米田间管理的各种方法层出不穷,有些人在玉米苗期会把玉米苗从根部割断,有图有真相说这样做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后期不了了之,也有人说等玉米授粉之后把玉米上半部分的秸秆折断也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上述中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我们本地没有一样敢做测试,主要是智商税交不起。玉米生长不仅仅是水肥、温度的参与更主要是自身细胞分裂的作用。常说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楼,玉米苗子好不容易长个样子你给割掉,不得不说心可真大啊!

玉米生长被人忽略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玉米生长积温另一个叶片有效面积。玉米生长必须累计到一定温度才能完成生长过程接触果穗,叶片也必须达到一定面积量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苗株生长。你把上半部分的茎叶折断了,叶片有效面积少了能好好生长啊。

玉米授粉之后将上半部茎秆割掉是提高抗倒伏能力,毕竟玉米苗株高度降低了,但是并非就是说玉米完成了授粉就一定会有更好地产量,玉米果穗生长急需要根系的水肥也需要叶面的光合作用产物,叶片减少了光合作用产物就少了,会影响玉米产量。

更重要的是即便折断玉米上半部分茎秆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又能够提高多少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小家小户一亩几分地或许还可以实施,但是对于百十亩地的玉米来说,要逐一折断上半部分茎秆就显得有些不现实,得不偿失是大问题。


农耕随笔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题主想的不错,玉米授粉后就将上半部茎秆割掉,玉米茎杆矮了就能抗倒伏了。但是你却没有想到玉米虽然倒不了,靠什么供应养分,来灌浆成熟呢?

看到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让卫农不由得想起了一件陈年旧事。那是还在生产队的时候,有一年队里种了一片玉米,不知是种子,还是天气的原因,眼看就要播种小麦了,可是玉米就是迟迟成熟不了。为了不耽误播种小麦,队长带领社员把玉米棒子以上的茎杆割掉了,想让玉米快点成熟的。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玉米收割后,籽粒明显不饱满,产量低不说,做成的玉米榛子,皮多很不好吃。



这还是在玉米快要成熟的时候,现在你说在玉米授粉完成后,就要割掉上半部的茎杆,你想想行吗?玉米授粉后就进入灌浆成熟期,玉米稞粒中的淀粉、蛋白质等都要靠,叶片的光合作用来转化营养,你把叶子割了怎么行呢?

玉米不同部位的叶片,对玉米各个生长时期,都有重要的作用。比如玉米苗期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了大量的营养,才促使玉米能茁壮成长的;中间的叶片叫棒三叶,也就是玉米棒叶,及棒子上下两片叶子,这三片叶子对促使玉米孕穗抽雄、及灌浆都有重要作用;玉米棒子上部的几片叶子,虽然生长得比较迟,也比较小,但光合作用比较强,在玉米灌浆成熟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了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玉米灌浆成熟肯定会受到影响,产量也会降低的。



如果把玉米棒子以上茎秆割掉,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肯定会导致玉米灌浆成熟期营养供应不足,影响产量的。也就是说你虽然做到了玉米抗倒伏,但却要遭受玉米减产的损失。所以说,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玉米授粉完后将上半颈杆割掉,可以抗倒伏是真的吗?

如果将玉米上半部分割掉,当然可以抗倒伏,因为将玉米杆海拔直接降低,如果刮风的话,玉米杆的阻力减弱,就可以达到抗倒伏的效果,但是抗倒伏的目的是为了增产,玉米收完粉后还有将近两个月的生长期,你觉得不会影响玉米产量吗?


我是阿坤,感谢您的阅读,点击关注更精彩。

割掉玉米杆上半部分可以抗倒伏,但是后果也很严重。

我们都知道玉米杆在完成授粉之后,会竭尽全力的长玉米棒,在这个生长过程中,除了玉米根部吸收养分以外,还要靠玉米叶进行光合作用,只有足够的光合作用才能够促进玉米高产,你可以想一下在玉米增产的重要时期,你将玉米杆光合作用的玉米叶去掉一半,那么它光合作用能力也就减少一半,这样会严重影响玉米的总产量,到最后玉米杆确实抗倒伏了,但是它也最终减了产。


总之,我们保证玉米抗倒伏的目的就是增产,将玉米杆上半部分去掉之后,会将玉米光合作用的玉米叶减少一部分,这样会适得其反,使玉米产量减少。你怎么看?


阿坤乡野说


这个办法没有多大的意思!头些年有制玉米种的这样做过。在生产队上时,也有过此做法,说是去雄,说是增强抗倒伏能力,还能增产。后来,经过对比验证,抗倒伏能力是有那么一丢丢作用,增产表现不明显。


我个人认为,在玉米授完粉就把棒子以上的部分去掉不好,天穗(雄穗)去掉犹可,即使不去掉,授完粉它的使命完成,几天后就干枯了。可是,棒子以上的3~4片叶子是一直陪伴玉米棒子到成熟,仍然不失绿。玉米棒子以下也就是3~4片绿叶子了,说这个的意思是,玉米在授完粉后,进入灌浆期,此期一方面植株吸收来自土壤的水分营养,再一个就是靠绿色叶子光合作用共同供给玉米棒子灌浆成熟。试想把棒子以上的茎叶去掉,对玉米棒子的灌浆能部不影响吗?如果,把玉米棒以下的叶子也打掉,刚授完粉的玉米产量会是什么样子呢?那是绝对不行的,收获些秕籽减产是肯定的。


我在西红柿上做过试验,在西红柿挂了好多果后,我把西红柿所有的叶子包括鳌芽都掰掉了,心想营养全部都供应给果实,肯定的应该长的大,长得快!然尔,没几天整棵西红柿死球了。看来这个方法不好使。因为,花开还需叶扶!

再说抗倒伏的问题,去掉了上部秸秆和叶子,减少了对于风的阻力,肯定的有点作用。但没什么大意思,上部本身就秸秆纤细,三四片窄叶子,也产生不了多大的阻力,如果同级风力、同样的品种和种植条件,去掉上部的玉米可能倒伏要轻掉。如果遇到大风雨天,四邻八家玉米都倒伏了,去掉上部的玉米谁敢保证不倒伏?电线杆子都倒了,谁能顶住。



玉米抗倒伏,和品种、打控旺剂的时机有关系,对去掉棒子以上的秸秆的做法,关系不大。可忽略不计!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欢迎指教斧正!谢谢!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倒伏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不少农民的烦恼,会影响到玉米的高产、稳产。一般而言,植株比较高、长出来的穗的位置高,茎秆纤细、初期发育不良的这种比较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于是便有人想出在授粉完成后把上班部分的茎秆给割掉,利用这种办法来增加抗倒伏的能力,这样做的确可以达到抗倒伏的能力,如果单纯的追求它们的抗倒伏,你甚至还可以继续往下面割,但是你有想过这些茎秆和叶片对玉米到底有什么作用?

题主这样的想法在几年前已经被我们那里的人给实践过,那个时候玉米的品种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抗倒伏的能力也差很多,便有人突发奇想把授粉完成的玉米上半部分的杆给砍掉了。虽然那年他家种的玉米没出现什么倒伏的情况,但是最后收获的玉米颗粒小、个头小,有的甚至都不长粒,虽然这样做是可以达到抗倒伏的目的,但对于后面的生长是个很大的危害。

玉米的茎秆到底有什么作用?

首先给大家分析叶片的作用,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觉得它们的叶片形状很奇怪,剑形,边缘还带着褶皱。这种形状其实是它们收集雨水,然后让这个水分流到根部,在被根吸收传输到各个地方,最关键的是玉米需要通过叶片来进行光合作用,这个对于玉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都把这些叶片给砍掉,自然少了很多养分,玉米粒也会长的很小,这样的做法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办坏事。

这样的做法不可取,至少在农村很少会有人这样做,都是保证整个玉米的完整,要是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给玉米喷洒一些控旺剂,这个有着不错的抗倒增加产量的作用。但是使用起来也不简单,要是没有把握好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抑制作用,喷早了玉米不长,晚了又起不到控制作用,一般是在玉米有7-10片叶子,高度达到1米的时候使用,穷次还要看自己玉米的情况,那些长的矮,生长比较差的就不用用了。

总之通过割玉米的茎杆来换取抗倒的效果的办法完全不可取,不要因为一个方面的追求,而毁掉整片玉米地,我们自己在种植的过程中坚决不要在玉米没有完全成熟前削尖、打叶,此时的茎秆还会不断的给玉米传输营养,帮助玉米粒生长。


甜甜爱种植


真佩服您的想象力,玉米授粉完成后直到成熟还是需要些时日的,春玉米大约要50天时间。授粉后就将上半部茎秆割掉当然能抗倒伏,玉米倒是倒不了了,那您不想想玉米灌浆还会正常吗?

在这漫长的生长期中,玉米要从乳熟到腊熟再到完全成熟,玉米籽粒中的淀粉、蛋白质、胚乳细胞都是需要叶片光合作用来转化营养,需要根系来吸收水分和养分还有些生长刺激素来维持玉米灌浆的。

这本来就是个常识,玉米叶片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玉米低部叶片,也就是从苗期就开始生长的那一部分叶片,大约6、7片叶吧,这些叶片为玉米苗期及拔节时的光合作用营养转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中间就是棒三叶,也就是玉米果穗叶片及其上下两片叶子,这三片叶子是玉米中后期功劳最大的叶片,其长度也够、宽度也行、厚度也最厉害,吸收阳光及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叶片中最强的;上部几片叶是后期才长成的,也相当于是生命最短的几片叶,但是它们在玉米灌浆期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缺少了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支撑,玉米灌浆也许会失败,而且这时候上部叶片是接触阳光最多的,透气性也是最好的,是玉米灌浆成功的主力队员。

您要把玉米穗以上茎秆割掉,势必会造成玉米灌浆营养缺乏,按照其营养吸收速率来看,割掉的话估计会减产30%最少。您现在倒是抗倒伏了,但是减产损失怎么算?所以,您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应该的,不能因为有些地区玉米授粉后割去雄穗抗倒伏,就空穴来风,搞个果穗上部全割,那绝对是不应该的,也是不科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