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我相信天道酬勤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但进步比勤奋重要。没有进步的勤奋,是没有资格索取回报的。

明明很努力,明明一直在身体力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但就是不见收获

前几天跟戴姑娘聊天,讲到最后,她感叹道:“好多事情不是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的。”

这句话本身没错,很多人似乎都有过这种感受:自己明明很努力,很勤奋,但就像武侠小说中不小心进入高手布下的迷阵一样,无论怎么走,永远都只是在兜圈子。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帝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但是我漫山遍野都撒了花种,却连根狗尾巴草都没长出来,这怎么解释?那岂不是如同戴姑娘的感叹一样!

只不过,有些事情看起来无懈可击,说起来理直气壮,却并不代表真相。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二、看起来的勤奋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那看起来的勤奋,就真的是勤奋吗?

朋友小许几年前患上焦虑症,医生给她的建议是练习书法,因为书法是很能磨砺人心性的事情。

小许从医院回来,就到文具店把笔墨纸砚买好,回到家就开始练习毛笔字。她这一写就是三年,把唐诗三百首翻来覆去写了很多遍,《长恨歌》都快倒背如流了,但是一看她的毛笔字,就知道根本没入门。

我曾经在书法学校做过半年助教,亲眼看着那些零基础的小孩,学习几个月后能把《多宝塔碑》临摹得像模像样,有的参加全国比赛甚至还拿了奖。

小许写字很勤奋,每天至少写一个小时。按理说,十年磨一剑,寒光出鞘,削铁如泥——三年了,怎么说也应该学习到一些皮毛了吧,但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很奇怪吗?不奇怪!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我们身边有很多高学历的人,写了一辈子字,但有人落笔下去就像鸡爪狗刨。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写得多,写得勤快,并不意味着就能把字写得好。

小许的勤奋只是不断地低水平重复,是无效的勤奋,是习惯性的动作,她没有抓住勤奋的本质。行动只是勤奋的外在表现形式,真实的勤奋是除了去做,还要不断想着突破,想着超越,想着明天一定比今天好。

据说,科比每次比赛把绝杀球投丢了,他都会留下来练习,在相同的地方用相同的动作不断练习,一直投进一百次为止。这是科比式的勤奋。

驴子拉磨盘,天天在做,没有谁说它们勤奋,最多叫勤劳。勤劳和勤奋的区别在于,勤劳可以是不停地进行重复性劳动,就像车间生产一样,永远生产同样的东西。勤奋是在劳动的同时,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不断进步。

勤奋的目的,不是重复,是进取。我父亲种了六十年的田,他是公认的勤劳,但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每年的收成还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因为,他的勤劳都是在不断重复相同的事,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他从来没去想过,稻田除了种水稻,能不能试着种经济作物,比如种药材。

一个人一旦进入低水平重复状态,那可能就是他这一辈子发展的桎梏了——哪怕自我感觉很努力、很勤奋,却只能周而复始,无法提升到新的层面。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三、一个人,如果不处在正确的努力轨道上,越勤奋,只会越疲惫;越疲惫,心态就会越失衡

按一辈子快门的人,未必会成为摄影师;写一辈子文章的人,很多成不了作家;在公园打十年太极拳,与功夫可能毫无关系,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正确的努力。

正确的勤奋方式,必须是日新月异、不断超越的。你必须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与过去的区别——看到胜利的曙光离你越来越近,你必须把之前投不进去的球投进去!

从这个意义上讲,低水平重复的勤奋,是实质性的懦弱与懒惰——怕去挑战未知,懒得开拓进取,一直待在熟悉的地方,一直安全地做着同样的事。这是最无聊的勤奋,也是最悲哀的努力,更是最无耻的抱怨和无能的体现。

这样的人最可怜,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比他人付出的多,总是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弄不好还会责怪他人懒惰——殊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懒鬼!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天天向上,未来可期?

好几年前,我在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位摄影师朋友,他是南方某报的首席摄影,绝对资深。

跟他交流的时候,他说:“学摄影根本不是玩相机,就像学画画,不能说仅仅会使用水彩笔和颜料。摄影是构图,是哲学,是文学,是审美,是趣味,而这些是相机之外的东西。”

他建议我,如果想学习摄影,首先要熟悉机器的功能,这是第一步。多看那些伟大摄影师的作品,多看哲学理论著作,多思考自己想要拍出什么样的作品——每一次在思想的指导下去按快门。

我觉得,他在无意中说出了有效努力的核心,我们得带着脑袋去行动。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四、勤奋是美妙的,每一个渴望功成名就的年轻人,必须让自己的勤奋有效,必须摆脱做无用功的魔咒

思想永远是行动的指挥棒,你如果都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瞎折腾!当你的努力沦为低水平重复,其实已经是驴拉磨了——习惯性地维持现状,花再多的时间都不会进步。

既然你的勤奋已经与进步无关,你又有什么资格期盼和索取。

事实上,奋斗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体验,如果没有这样的感受,你的奋斗可能已经钻进了牛角尖里。一个人可以很拼命地去做一件事,但如果想做得很久,取得很大的成功,光有毅力是不够的,你必须从中找到乐趣。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叫“穷其一生的乐趣”。

乔布斯说,他从来没想过赚多少钱,他只是想尽最大的努力,将他喜欢的工作做到最好,至于金钱这些东西,都是自然而然到来的。纯粹为奋斗而奋斗、为努力而努力的人,很难经得起考验。

奋斗是场持久战,不能一意孤行。你的心中必须有人陪伴,那个人可以是你倾慕的先贤。

简单地说,你必须有参照对象,不管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以人为镜可以知自己长短,总之,得有一个参考对象跟自己进行比较,你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突破。

刀之所以快,因为有磨石;天空之所以蔚蓝,因为它对应着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面积的大海。我们如果要进步,同样需要一个参照物。


如何让自己摆脱低水平重复的桎梏,让努力有迹可循,未来可期


五、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

学书法,你不临摹字帖,不知《兰亭序》,未闻张旭怀素,没见过魏碑,你怎么练习都只是写字;学习武术,你不拜师入门,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不知一招一式,再怎么折腾,你都只是在练习肌肉和体力,与功夫无关。

没有参照,就谈不上学习,不学习就不会进步,不进步就只能低水平重复,勤奋也就失去了意思。达·芬奇画鸡蛋,是照着蛋在画,而不是闷着脑袋、闭着眼睛,不断在纸上画圈圈。

最后,我们必须学会总结和反思。你想当自由撰稿人,你投稿没有被录用,你必须弄明白自己的失败在哪里;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做错题目不要紧,关键是你必须弄清楚怎么改正,不然,你所有的经历都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形不成经验——没有经验,就永远是菜鸟!

蜗牛一天也能挪动十米,十年原地踏步到不了任何地方。社会衡量一个人,或者回报一个人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勤奋与否,而在于进步。因为,前者最多算是过程,后者才是结果。

请记住:一个持续进步的人,哪怕最终不能得偿所愿,但也绝不会一无所获。



《你的生活需要仪式感》作者 | 三月楚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