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西海固自古以來最主要的民居就是箍窯。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這裡十年九旱,以前老百姓一直掙扎在貧困線上,建樓蓋房想都不敢想,只好打黃土的注意,幸好厚厚的黃土粘性很好,給老百姓箍窯提供了方便,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箍窯仍是西吉農村人最主要的建築。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箍窯的第一道工序是打窯基,也就是用“杵子”在需要箍窯的地基上按想要箍窯的大小深廣築成厚一米左右,高一米多的土牆,窯就是箍在土牆上面。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箍窯是技術活,有專門的窯匠,一般一個村子裡總會有一兩個窯匠,箍窯是力氣活,所以做窯匠的一般也是身強力壯之人。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箍窯前先要“和泥”, “和泥”非常辛苦。先要拉來好多土,然後還要拉來好多麥草,麥草要用鍘刀鍘成一寸左右長的細小麥秸,土和麥秸和勻以後加水攪拌,和泥的人穿著短褲,光著腳在泥土裡踩泥,水不夠的時後加水;麥秸不夠的時候加麥秸。邊踩邊攪拌,一直到不稀、不稠就算和好了。和好一堆,翻在一邊,再踩再和。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農村人實誠,誰家要箍窯,全村人都來幫忙,工錢沒有,但飯要管,一般由窯匠負責分配具體的活兒,有的搬胡基,力氣大的扔胡基,有的和泥,有的擔水……。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箍窯前,先要砌好窯的後山牆。窯多高,後山牆砌多高,後山牆砌好後順著山牆開始一層一層往前箍。幾十個人伺候一個窯匠,窯匠一手拿泥刀,一手接胡基,一邊抹泥,一邊將胡基貼上去,眼準,手快,乾脆,利索,一片片 “墼子”,在窯匠手裡就像玩兒似的隨心所欲“墼子”要什麼形狀,幾泥刀就成功,不歪不斜,正好合適。窯洞箍好後的後續工作還很複雜,上細泥呀,裝門框呀-----沒個十天半月是不能完工的。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一般家庭也是由幾個箍窯圍成一個方形的小院子最大的是“上窯”,“上窯”是一家之主住的地方,也是迎客待客的地方,靠東面的一般是廚房窯,廚房窯對面,靠西的,一般是裝東西的閒窯,窯洞與窯洞之間的角落,一般是傾倒炕灰、灶灰的地方,同時也可以當廁所用。有的牆角,會箍個小窯洞當磨坊用,院子雖然簡陋,但佈局整齊,層次分明。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箍窯住上人以後要經常維護,每三五年需要在窯的外面再抹層泥,否則遇到連陰雨就有塌的危險。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搬進了敞亮舒適的大磚房,這種磚木甚或鋼筋水泥的房屋結構正極大地提升著農村人的生活質量。


但還是有很多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十分懷念曾經住過的窯洞。他們總認為收拾得過於溜光水滑的房間給人一種冷冰的感覺,沒有土窯那樣讓人住著舒心。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村莊裡,已經很少能看到窯洞了。人們已逐漸搬出了窯洞,住進了新蓋的磚瓦房裡。充足的採光和敞亮的室內空間是窯洞所不具備的。僅存的為數不多的窯洞也極少被用來居住了,它們大多是被用作倉儲間,用來堆放雜物和一些農具之類的東西。


村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變化著,窯洞一類的舊建築正在迅速地消失,坍塌的窯洞不會造成任何的垃圾,它們本來就來自黃土,倒下後它們還是黃土的形質,略加平整,還是一攤黃土,與它成為窯洞前沒有什麼兩樣。


消失的民居——箍窯,曾是村莊的脊樑


走過歲月的四季,總有一種力量激勵著我們向前走。有一和叫美好的東西,仍然會留在我們內心的深處,這些都是我們不能也不該忘記的。


窯洞,曾經溫暖了西海固人無數個夜晚的家,終究會被現代文明掩蓋,留下的只有養育了他的人們對它深深的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