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


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

許多人說疫情以後,市場可能會有幾個變化,那麼就是大家會增加對現金的認識。過去十幾年,中國老百姓都是開始學習美國超前消費理念,不停超前消費,從大宗的購房購車,甚至到旅遊、買電子產品,許多人都選擇用貸款的方式來消費。

所以許多家庭都是月光族,每一個月收入的錢都是剛剛好而已,基本沒有什麼存款。那麼疫情過後,1百萬要選擇存在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呢?到底哪個更划算?


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


1百萬存在銀行,如果選擇購買理財產品,一年的收益率應該在4%左右,那麼一年差不多有4萬元的收入。這基本上等於三四線城市許多普通人一年打工的收入。許多人一個月的工資也才三四千元,一年也就是差不多4萬元的收入而已。

如果是省一點用的話,4萬元也夠一個人一年的生活花銷了。那麼如果100萬去買一套房子的話,租金的收入每一個月大概也只有2千元左右,那麼算起來一年的收入也才2萬多元。這樣看起來好像還是存銀行更加划算一點。再加上這次疫情給大家的提示,至少自己手裡的現金要保證自己能夠幾個月不工作也不會餓死。如果是這樣分析的話,接下來即使手裡有錢也是最好存銀行,不能買房子了。


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


不過如果你分析,你就會獲得不一樣的答案。比如100萬買房子,表面上看起來只能2萬多一年的收益,事實上卻是遠遠不止。因為如果我們有100萬,一般來說我們不會買一個100萬的房子,我們會買一個300萬的房子。

100萬的房子可以年租2萬多元,而300萬的房子一般來說就可以租到六七萬塊一年了。當然100萬買了300萬的房子,是需要支付房貸的,正常來說租金是無法覆蓋房貸的,不過可以解決大部分的房貸,自己只需要再支付一點點錢就好。這樣算起來等於說利息基本是忽略不計的。

按照現在這樣的市場,比如說房價每年漲5%,100萬的房子一年可以賺5萬元,300萬的房子一年就可以賺15萬。如果房子持有3年,算上覆合的增值率,總計獲利應該是在50萬左右。這樣等於說100萬本金3年就可以賺到50萬。如果100萬放在銀行的話,3年的利息收益應該是在12萬多。這樣算起來其實還是買房子更加划算。


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


不過不同的人對於自己的資產,應該做不同的配置。比如說你的收入很低,那麼他就不合適用100萬的本金去買1個300萬的房子,因為這樣的風險太大,而你的抗風險能力太弱。如果你是屬於這種情況你就合適把100萬放在銀行,或者是用來購買購置一個100萬的房子。

如果你的收入還是非常不錯,生活不僅僅不用動到這100萬元,而且平時還可以有一些存錢,那麼你就可以如此去做,用100萬去投資300萬的房子。


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


不過總體來說,靠著投資房子一夜暴富的時代肯定是過去了,只能是有穩的收益而已。在你沒有太好的投資渠道的時候,這買房子還是比存錢在銀行更好一些。這次疫情確實對房地產會有一些影響,不過總體的影響不是在價格上面,畢竟影響房子價格的最終還是供求關係,大城市的人口基數還是在的,而且短期之內不會有下降的趨勢,這就保障了大城市一個房子巨大的需求。所以說如果你現在要投資房產,那麼一定要選擇大城市。小城市的房子只能用來自住,而不是用來投資。這一點大家還是要明白的。

對於那些完全沒有房子的人,一輩子租房子其實是不現實的,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這樣的情況都不是主流。而那些已經有房子的人,其實也不宜把太多的資產都集中在房地產領域,畢竟這個領域未來的收益也是有限。所以對於資產較多的人,還是應該合理分配自己的子女,理財、保險、房產等等都應該合理配置,這樣才可以增強自己抵禦風險的能力。

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

其實疫情告訴我們的,不是要不要買房子,而是應該不斷增強家庭抵禦風險的能力。疫情過後,1百萬選擇存銀行,還是要選擇買房子,哪個更划算?人跟公司都是一個道理,都應該居安思危,其實危機不是會不會發生,只是什麼時候發生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