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被降薪?被停職?穩住別急

你被裁員或降薪了嗎?

被降薪?被停職?穩住別急


受到疫情的影響,一些企業無法正常營業,現金流驟減,甚至歸零,但是各種費用支出依然龐大,無奈選擇裁員、停工、調崗、降薪等各種自救措施。

“昨天還說要降薪,今天就接到人事通知,我被優化了。”

在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劉皓(化名)告訴記者:“之前公司發通知說,受到疫情影響,需要全員降薪,領導降薪50%,普通員工降薪30%。當時我還自我安慰,降薪總比不發工資強嘛!反正1月份付完了一個季度的房租,只要不大手大腳還能勉強支撐。但是沒想到最後還是被辭退了。”

“世事無常啊!不過公司賠償倒是挺利索,按照勞動法走的,只是2月份的工資按降薪後的發放。這樣也好,總比耗著強些,也許下一份工作會更好。”

在廣州一家科技型創業公司工作的唐莫(化名)也收到了降薪的通知。“老闆說疫情可能會讓公司半年沒有項目可做,因此工資減半。作為員工對此表示理解吧,每月工資只能拿到5000元了。但有些核心崗位的同事有房貸壓力,肯定會有其他打算。”

“真的很忐忑,一方面我想辭職備考公務員,另一方面也擔心不僅會降薪還會被辭退。”

“因經營困難、資金難以為繼,近50%受訪企業已有裁員安排。”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日前發佈的調研報告顯示,約86.5%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經營受到較大影響,其中近30%反映影響“特別嚴重”,將導致虧損。資金緊張是企業最大壓力之一,近九成企業賬上資金撐不到三個月,能支撐半年以上的企業不到10%。

當然,也有很多企業宣佈堅持不裁員、不降薪。有企業老闆手撕員工要求減免工資的聯名信,稱“賣車賣房也要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國家出手穩就業、穩工資

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到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

被降薪?被停職?穩住別急


一方面是企業生死存亡,關係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是職工的飯碗和收入,事關社會穩定。為了穩就業、穩工資,國家已經出招了。

“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防止大規模裁員。” 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

對於如何穩就業、穩工資,人社部副部長遊鈞給出了3招——

一是鼓勵企業和職工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指導企業和職工通過協商,採取調整薪酬、縮短工時、輪崗輪休等方式來穩定崗位。

二是政策幫扶到位。通過社會保險費的減免、緩繳,失業保險金的返還、援企穩崗等補貼來減輕企業的負擔,使企業不裁員或降薪

失業了也有錢可以領

疫情期間,萬一你失業了,也是有錢可以領取的。

人社部失業保險司司長桂楨2月19日表示,允許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對符合領金條件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對其他參保繳費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具體期限由各省確定,確保參保繳費的失業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也就是說,如果你被裁員,符合領取失業金的條件,可以領取失業金;自己主動辭職,不符合領取失業金條件,也可能領取失業補助金。

疫情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