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战场上的马克沁

自从武器出现之后,如何能使其连续发射,是许多武器发明家的梦想。19 世纪中叶之后,出现了一些使用多支枪管将枪弹逐发击发的机枪。旧中国的金陵兵工厂曾仿造过其中的两种--10管加特林机枪(Gatling Gun)及4管诺登菲尔特机枪(Nordenfeldt Gun),另外较有名的两种多管枪是哈其开斯 (Hotchkiss)机枪和加得纳 (Gardner) 机枪。以今日的定义而言,这些都不算是机枪,因为它们是用手转一下扳手,击发一次,连半自动都说不上。但是在当时,由于这是惟一可以持续射击的武器,因而被视为犀利的军械。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马克沁机枪

英籍美国人海勒姆·S.马克沁(Hiram S. Maxim,1840~1916),原本不是武器专家,1882年在一个朋友的劝说下开始枪械研究,这个劝说不但改变了马克沁的一生,也改变了武器发展的历史。

一、马克沁重机枪对自动武器的贡献

马克沁从一开始就选择自动武器作为研究方向,他认为没有人成功地研制出自动武器,因此这个领域是完全开放的。到1884年,他已经提出多项专利,涵英国政府两挺马克沁机枪,由此开始了他作为军火制造商的事业。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试射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对现代自动武器的贡献,除了研制出第一支完全不靠外力、而利用火药燃气能量来完成自动工作的武器外,他的发明还在以下方面具有长远的影响:

(1)供弹系统。在此之前,惟一有效的供弹系统是插入式弹匣,由李氏(James P. Lee)改良完成。马克沁第一次使用了弹链系统,并成功地研制出对应的机构来完成进弹、抽壳、抛壳的动作,使得自动武器的火力持续性大为提高。

(2)水冷式系统。在冶金技术得到重大发展之前,他发明的水冷式系统,利用沸水在常压下不会超过100℃的特性,使枪管在武器持续射击时不致过热,非常简单有效。

(3) 证实了不须外力的自动武器的可行性,从而促进了自动武器的迅速发展。

(4) 永远地改变了步兵战术。马克沁机枪号称战争史上杀人最多的武器,由于马克沁机枪的出现,使得步兵战术大为改变。马克沁机枪的出现与步枪膛线的普及,可称得上是军事史上改变近代步兵战术的两大重要因素。

马克沁机枪的枪机与现代枪械上常见的枪机不同,较复杂,包括供弹、击发、抛壳组件,而闭锁则依赖一个肘节式的机械装置。其原理类似于手关节(在伸直时阻力最大),即在枪弹击发时,肘节是直的;在枪管后坐时,弯曲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使枪机离开枪管。

马克沁机枪的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击发后,枪管、枪机一起后坐,推动曲柄,使曲柄顺时针方向回转,带着枪机加速后坐而开锁。枪管后坐到位后,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进,枪机后坐到位后,复进簧力使曲柄反向回转,推动枪机复进到位而闭锁。

二、马克沁重机枪的超越射击法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马克沁重机枪的超越射击法

超越射击法,就是将马克沁机枪当成大炮一般来用,其子弹可以射出4000米远,并呈椭圆形散布。

这种战法,使得马克沁机枪,可以放在掩体后面来使用。子弹就像是雨点一般从天上掉下,步兵所熟知的那些匍匐、卧倒在这种战术面前毫无效果,就算是躲在堑壕中依旧有可能被打到。

三、马克沁重机枪一战成名天下扬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战场上的马克沁

马克沁重机枪真正开始成名的时间为1893年至1894年。在罗得西亚的第一次马塔贝勒战争中,英军以50人的军队操作四挺马克沁重机枪,击退了5000祖鲁人的进攻。在1898年的恩图曼战役中,英军大量使用马克沁重机枪(当时英军参战人数为8200人,操作的马克沁机枪有20挺,而苏丹军队则有52000人),造成大量苏丹骑兵的惨重伤亡。

当时英军首先在恩图曼附近的尼罗河边构筑防线。1898年9月2日,数万名苏丹骑兵一窝蜂向英军防线冲击,但是在马克沁重机枪的连续射击下,短短数分钟内苏丹骑兵接连倒下。但苏丹士兵仍然反复的发动数次进攻,却依旧无法取得突破英军防线。英军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在长时间射击下,冷却水筒中的水已经全蒸发,机枪手只得来回的到尼罗河提水,以继续射击。

当晚丘吉尔曾在日记中提起:“在马克沁重机枪前,有2万具尸体密密麻麻地躺在地上”。由于马克沁机枪非常厉害,在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个独立的敌对国家使用的机枪都是马克沁机枪的变种,例如德国的MG08重机枪,英国的维克斯机枪和俄国的M1910重机枪。而且直到现在,在局部战争中,还有马克沁重机枪的衍生版武器被投入战场。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交战各方都用本国兵工厂生产的马克沁机枪参战。如英国的维克斯父子-马克沁公司(Vickers, Sons & Maxim)、俄国的图拉兵工厂(Tula Arsenal)、德国的德国武器弹药兵工厂(DWM-Deutsch Waffen und Mu ni tions Fabriken),都各自生产马克沁机枪,这也是空前绝后的。

俄国是世界上生产马克沁机枪最多的国家,从1905年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数量超过了60万挺,德国又在上述机枪上进行改良,试制成功MG08/18式马克沁轻机枪 --这是一挺气冷式机枪,但是还未投产,战争即告结束。在二战之前,德国采纳了通用机枪的战术概念,不再生产、使用专用的重机枪。

四、马克沁重机枪:寡妇制造者、生命收割机、战场屠夫

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马克沁重机枪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枪械了,不光是因为它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重机枪,最重要的是它那凶名赫赫的战场记录,要知道马克沁可是有着寡妇制造者、生命收割机、战场屠夫等多个外号的恐怖存在啊。

1、马克沁重机枪首战

马克沁重机枪的第一次战场实战按记载,大概是在从1893年开始的,英国殖民者军队与当地的土著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里,据说当时是一场遭遇战,一切都来的很仓促,行军中的英国军队甚至连一点装备工作没有,全部的兵力只有区区的五十个人,除了随身步枪之外,唯一的依靠就是4挺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英国殖民者军队与当地的土著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

上天似乎站在了殖民者的一边,数千人之多的非洲人完全不明白重机枪的可怕威力,按照他们的作战方式兴冲冲的一统排兵布阵,英国士兵充足的时间布置好了机枪阵地。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飞蛾扑火般蜂拥而来的麦塔比利人

面对飞蛾扑火般蜂拥而来的麦塔比利人,四挺马克沁重机枪交织出了死神之鞭,不惧死亡的非洲战士进行了几十次冲锋,全部都被打了回来,战后非洲人死伤达到了3000多人,可以说几乎失去了可战之力。

2、思图曼战役

1898年9月2日,英国殖民者和埃及两方联军约两万六千人,和马赫迪起义军四万余人在恩图曼近郊进行了激战。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英国殖民者和埃及两方联军

当时英埃联军士兵装备的时李-梅特福新式步枪,使用无烟火药,射程达2,500米,射速可达每分钟10发,还有大约五十门的榴弹炮,最重要的是联军拥有40挺轮式水冷马克辛机枪。

马赫迪亚军队并非只有大刀长矛武装的军队,他们也拥有通过各种渠道搞来的,大约1万5千支的步枪,甚至还有一些口径不一的火炮,唯一的就是弹药缺了那么点。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战场上的马克沁

这一战注定会成为不对称战争的经典范例,潮水般席卷而来的马赫迪亚军队在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之下,像割麦子似的一片片倒下,直到在于没有人冲向英军的阵地。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英国殖民者和埃及两方联军

思图曼一战,马赫迪亚军队阵亡20,000人,伤22,000人,被俘5,000人,战损率高达90%。英埃联军仅仅阵亡48人,伤 382人。

三、日俄战争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日方乃木希典率领第3军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方包围了俄军占据的中国旅顺城。俄方将旅顺城彻底要塞化,旅顺附近的203高地,便成了日俄争夺的焦点。日方乃木希典率领第3军6万余人参战。无数日军杀向俄军阵地,但迎来的却是俄军马克沁重机枪射出来的密不透风的弹幕。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203高地上的俄军与马克沁重机枪

短短三小时几乎5000多的日军死伤,等到日本终于拿下俄军203高地区,但付出却是3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在日俄战役里,马克沁重机枪造成的死亡高达九成。

四、索姆河战役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马克沁机枪

1916年7月1日清晨,在炮火覆盖射击之后,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前锋左翼英军却在德军坑道工事面前举步维艰。

马克沁,一战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寡妇制造者和生命收割机

德军索姆河战役马克沁的强大表现

数不清的英军士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下,悍不畏死的采用密集队形突击德军阵地,却遭到数百挺马克沁重机枪编制的死亡火力网的联合绞杀,再加上德军炮火的给力支援,进攻的英军当日阵亡近6万余人。

结束语:战争的胜利要素,除了人与战术之外,还得借重先进的武器。掌握了先进武器的一方,就是掌握了败敌制胜的主动权。马克沁重机枪终于就成了战场上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