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中國是有名的吃貨之鄉,在野外只要有肉的,基本上都不能氾濫成災。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上下五千年積累了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一樣食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吃法,煎、炒、煮、蒸花樣百出,每一種做法都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中國有八大菜系,更是享譽國際,蘊含著數之不盡的珍饈異寶。但是今天我們說的不是簡單的家常菜,這是一道被中國吃貨封為“禁菜”的美食,看到禁菜很多人會納悶,還有中國吃貨不吃的美食,廣東人都吃胡建人啦!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到底是什麼菜能被稱為“禁菜”,因為這道菜上桌之後還是活的,還能在盤子上呼吸,一動一動的,生命全靠醬汁維持。

要說吃活的很多人腦海出現的第一個應該是生吃章魚,那軟軟的觸手在嘴裡瘋魔亂舞,不要說吃簡直是挑戰生理極限,但是生吃章魚是韓國人才能做出的事情。我們今天說的“禁菜”要從古老的唐朝開始說起。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要知道成語的“膾炙人口”中的“膾”說的就是魚膾,現在稱生魚片也指的是古代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的總稱。在唐朝時期,很多人將抓來的小蝦小蟹小泥漯之類的河鮮和海鮮用水先衝乾淨,再用醬油和調味料泡發醃製,等這些活物將醬油喝進去,入味即食。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所以一般情況下,等到吃的時候,這些菜還都是“活物”,因為這些海鮮將醬油和醬料當做生存環境養著,所以吃起來也會特別入味,吃起來也就特別美味。然後發展到現代最出名的一道菜就是“醉蝦了”。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故名思義,把活蝦放入酒中,蝦倒進調好的汁裡以後,用另一個碗把這個裝蝦的碗蓋住,還能夠很清楚的聽見碗裡的聲音,蝦在掙扎。沒多久,碗裡聽不見聲音了,把上面的碗拿開,蝦已經醉了,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狀態。但是為什麼這麼一道美味佳餚現在卻被稱作“禁菜”了呢?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首先我國的人們的腸胃更適合吃熟食,生吃這種吃法更多見於日韓,吃多了生食不僅會造成腸胃不適,還能可能造成身體被寄生蟲感染,要知道不經過高溫烹製很多肉都會有寄生蟲,為了自己的小命肯定要小心為上。

它被中國吃貨稱為禁菜,上桌還是“活的”,卻能讓人把舌頭吃下去

然後中國人大都認為吃活物非常殘忍,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在你面前掙扎,心裡是很重的負擔,違背了最基本的“人倫道德”的,所以這種直接醃製的方法就不再提倡了,這樣也是更人性化的一種做法。所以現在很多吃貨都不喜歡吃活的食物,所以被封了“禁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