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西方19世纪的文学中有个流行词“世纪病”,事实上,这种世纪病一直延续至今,那就是追求自由的个体与现实社会的矛盾,以及欲望与理性的斗争导致孤独、忧郁和厌世,这是所有浪漫主义的通病。从少年维特的烦恼到波德莱尔在欲海中的沉沦,浪漫主义作品在19世纪文坛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在这空气中都弥漫着“自由”二字的时代,却有一部分作家痛苦却清醒地重新观察着现实世界,思考着人类社会进步无法逃开的两个字——金钱,造就了现实主义作品的不断涌现。有一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那就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甚至在1875年以伤风败俗的罪名被禁,在当时社会中掀起轩然大波,但这些都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在福楼拜的笔下,包法利夫人是个敏感、虚荣的女人,不满丈夫的平庸和现实生活的乏味,怀揣着对浪漫爱情的幻想,飞蛾扑火奔向爱情,却被现实重重打击,所爱之人浅薄无情,最后为爱情债台高筑的包法利夫人吞砒霜而亡,终究被现实狠狠惩罚,害了自己也毁灭了家庭。福楼拜以冷静客观的笔触,没有对小说中人物有是非对错的抨击,以对人物间各种关系的精确描述,以及对人物心理尖锐的呈现,多角度带着读者去理解和感受。

从古至今,所有经典作品的伟大之处都在于对人性中深刻的探讨,虽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文环境,但人内心对自由的追逐,对理性的约束的苦闷都是相通,放在今天社会,包法利夫人的痛苦依然比比皆是,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用生命在写作的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一书从诞生到走红可谓是曲折,当福楼拜呕心沥血四年完成此书,谁知出版第二年就被查禁,因为这部小说涉及了通奸,书中某些情节和话语让庸俗又假正经的拿破仑第三政府大为震惊。今天看来似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一部具有伟大现实意义的作品竟被当作淫书看待,好在福楼拜提出诉讼并打赢了官司,这部小说随即也成为畅销书,它为福楼拜赢来了文学界崇高的声誉,成为他最为知名的作品。

这部小说不但文体写作上精雕细琢,并且开启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另一个时代,它与另一位伟大地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个重要区别,那就是福楼拜开始在小说中使用“我们”这样的称谓,而不是“第三人称”的作者视角,这一小小改变给小说创作带来革命性的进步。福楼拜认为:“作家在作品中应该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又无处可见。”这也是这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称为“现代小说鼻祖”的原因。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福楼拜的世界是和他创作的小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他只有15岁时在海滩上邂逅的,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艾丽莎·施莱辛格,他不可遏制地爱上这位大自己11岁的少妇,这也是他的初恋。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情感教育》里的阿尔努夫人就是以艾丽莎·施莱辛格为原型,这场柏拉图式的恋爱持续了几十年,代表了福楼拜“整个生命中一次伟大的爱”,他们并未走到一起。另外一个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路易丝·高莱。1846年7月,25岁的福楼拜认识了已为人妻的35岁的高莱夫人,两人一星期后陷入热恋,他给高莱写了无数封情书,但当高莱的丈夫去世,她正式向福楼拜提出结婚要求时,这位作家却果断拒绝,理由也是十分奇特:“真的,假使我每天看到你,恐怕我爱你的热情就会降低了。”

对于爱情,福楼拜永远是渴望而又恐惧,所以他终身未婚,甚至表现如浪子,不时出入妓院,最后感染上了梅毒。他的父亲为此感到耻辱,尔后在卢昂附近买了栋房子给他隐居写作,这也是福楼拜一生能够专注写作的原因。头脑中的精神恋爱和肉体放纵之间的矛盾,带给福楼拜无尽的痛苦,也给了福楼拜更多的创作灵感,一个活生生的包法利夫人,一出让人痛心的悲剧才被描绘得如此动人心魄。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福楼拜曾在不同场合宣称:“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福楼拜在写这部作品时耗尽了心血,为追求作品的客观冷峻,他尽力做到用词准确,不断修改,当写到爱玛遭受现实打击选择服毒自杀时,在爱玛吞下砒霜这刻,福楼拜全身抽搐高喊难受,感觉自己“满嘴砒霜的味道”,仿佛中了毒。这也是伟大艺术创作中的“高峰体验”,作者与被创造者感同身受,互为一体,而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佳话。

福楼拜是个极其勤奋和严谨的作家,他在创作时会翻阅上千本相关书籍资料,力求作品的真实可靠。他的书房窗户面临塞纳河,因为喜欢在夜里写作,整夜都点着有绿罩的灯,灯光长亮如同灯塔。塞纳河上的渔夫与船长们都知道,在这段航路上要想不迷失方向,应该以“福楼拜先生的窗户”为目标。尽管一生只有六部作品,但他的创作热情却是无人能比。

1880年5月8日,死亡突然袭击福楼拜,他因脑溢血去世,如莫泊桑所说:“终于,这一次他倒下了,死在书桌的脚边。文学杀了他,正如强烈的爱杀死一个情人那样。”他是一位用生命在创作的伟大作家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爱玛,被虚幻浪漫爱情蒙蔽双眼的女子。

一直来,我们对爱玛的认识研究尽是虚荣、贪婪、挥霍无度、重情欲的放荡女人,也有人则认为爱玛从头到尾就是个单纯的女人,为追求浪漫爱情奋不顾身的可怜人,那爱玛的悲剧源自何处?是性格的缺陷,还是时代的悲剧?

爱玛出生于家境平凡的乡村家庭,但自幼被父亲送进修道院接受贵族式的教育。修道院压抑的环境让爱玛无比苦闷,天资平庸的爱玛,对宗教毫无兴趣,福楼拜写到此处时是语含嘲讽,说她对布道提不起兴趣,但“往往说起的比喻,类如未婚夫、丈夫、天上的情人和永久的婚姻,在灵魂深处,兜起意想不到的喜悦”。无疑,爱玛是个浅薄而情绪多变的女孩,在修道院老姑娘的影响下,看起了充斥着浪漫主义陈腔滥调的传奇小说,“书上无非是恋爱、情男、情女、阴暗的森林、心乱、立誓、呜咽、眼泪与吻、月下小艇、林中夜莺、公子勇敢如狮,温柔如羔羊,人品无双,永远衣冠修整,哭起来泪如泉涌”。

少女时代的爱玛就在灰暗的修道院里完成了对爱情的认知教育,她最美好的幻想就是希望如同古老庄园里腰身修长的女子,遥望一位白羽骑士,骑着一匹黑马疾驰而来,这为她一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当爱玛被父亲从修道院领回家后,乡村生活的单调让她难以忍受,她答应了迷恋她的乡村医生查理的求婚,渴望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但婚后丈夫的平庸无趣让她再次坠入失望之中。直到丈夫带她参加了侯爵安德威烈家的舞会,艾玛遇上了子爵,尽管在慌乱眩晕中连子爵的样子都没有看清,只看到他的“背心敞的开开的,就像照胸脯裁成的一样”,但这个男人满足了爱玛对浪漫爱情的幻想和对上流社会的渴望,直接点燃了爱玛内心深藏的欲望,令她觉得“此次舞会,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一条深渊,就像有时候,一夜之间,暴风雨把山崖冲刷出一道断层。”虽然子爵和艾玛没有发生任何关系,但子爵这个爱情幻影一直延续到了爱玛生命的尽头,影响着爱玛后面的两次婚外恋情。

福楼拜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爱玛婚后的烦躁和绝望,营造出一种焦灼不安的氛围,为后面的婚外情做了充足的铺垫。爱玛的两段婚外情的主角,情场老手罗道尔夫和自私的莱昂,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当意识到与爱玛的关系威胁到自身利益时,毫不留情地果断舍弃,最终也将爱玛推向死亡的深渊。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我们不难看出,爱玛的悲剧来源于她那错误的少女时期的爱情认知,在三观尚未成形,却读了无数文风甜腻的浪漫骑士小说,并把其“精华”融入了血液。爱玛还真是一个不擅长读书的女子,虽然也读了类似雨果这样一流作家的作品,但却是以浅薄无知的方式将自己代入小说之中,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寓意。更何况她最热爱的是那些三流作家的浪漫骑士风格,对爱情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她对男人失去基本的辨识能力,把男人的甜言蜜语、虚与委蛇当作爱情誓言,最要命的是不自量力把金钱投入到爱情中,最后被现实世界的债务击垮。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而这些熟悉的情节放在现代社会也并不觉得违和,在今天女孩成长的环境中,依然充斥着各种披着浪漫华丽外衣的精神垃圾,琼瑶风的无病呻吟,霸道总裁剧的脑残狂热,韩剧里的灰姑娘奇遇,这些与爱玛阅读的浪漫骑士传奇何其相似,在这些文字的浸润下,爱玛悲剧的重演也就不足为奇。

在为女权主义奋斗追求平等自由的今天,真正女性独立的根本是经济和情感的双重独立,对自我有清醒的认知,有事业的野心和坚毅品格,不沉溺于玛丽苏爱情之中等待白马王子来拯救,而是尝试主动的去拯救自已,这才是爱玛悲剧给我们的重要警示。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小说中寓意深刻的精巧构思。

《包法利夫人》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小说结构和文字运用上都是无懈可击的,每一处的描写,每个人物乃至每个细微动作,都有些让读者意想不到的精妙,往往看到最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早有安排。

在爱玛刚结婚来到查理家中,无意中看到前包法利夫人留下的新娘花束插在花瓶中,当查理发现爱玛在打量时,马上将花束拿走放到了阁楼上。爱玛不禁想起自己的新娘花束,在恍然间自问:“我万一死了,那花又将怎样呢?” 然后不久,就在在他们即将离开道特时,爱玛将自己的花束丢入火中烧毁。福楼拜对这一场景有极其生动的描写:”她拿花扔进火里,它烧起来,比干草还快,随后在灰烬里,仿佛一堆小红树,慢慢消毁。她望着它燃烧......好像一只只黑蝴蝶,沿着壁炉,飘飘摇摇,最后,飞出烟囱而去。“ 在这里,

花束的毁灭预示着爱玛终将走向死亡的结局

《包法利夫人》: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终结者

爱玛婚后有一条小猎犬,她对爱情的浪漫幻想与小猎犬有着某种关联。当她烦闷时在原野上散步,小猎犬也随着她一起,不时地在草地上、马路上奔跑兜圈,而她的幻想、烦恼此刻也在脑海中无边际的乱窜,她也禁不住地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结婚?我还有没有机会邂逅另一位男子,拥有梦幻般的浪漫爱情。“ 而在从道特去往永镇的路上,小猎犬丢失了,这无疑预示着爱玛在道特时的一切浪漫想象终将结束,她将要被命运安排进入一段她期待已久却危机重重的旅程,也是她的毁灭之路。

小说中这精巧的安排无处不在,比如浪漫生活的象征——在路上拾到的雪茄匣,子爵身上得体时尚的背心心等等,每一处描写都会让读者浮想翩翩,这也是福楼拜高明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