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T-34是二戰最優秀的中型坦克,為什麼會在衛國戰爭初期慘敗呢?

第203微


三個原因:技術不足、編制受限、戰術落後

一、技術不足

作為中型坦克的T-35採用的主炮竟然是T-28中型坦克早期使用的短身管kt-28火炮。與法國1939年已經裝備的Bl-bis重型坦克相比,法國坦克的32倍口徑47毫米火炮雖然不濟,但其輔助火炮為一門17.1倍口徑75毫米火炮,在支援步兵作戰中遠遠勝過T-34坦克的兩門45毫米20K坦克炮。

在機動力方面裝備229千瓦汽油發動機的Bl-bis坦克在公路行駛的最大速度為28千米/小時,而T-34坦克由於採用了370千瓦的12缸汽油發動機,最大速度優於Bl-bis坦克。

在裝甲防護力方面,T-35坦克的車體首上裝甲板厚度為30毫米,不及法制Bl-bis坦克的40毫米。

T-34雖然在技術指標上與德軍坦克區別不大,但卻由於工時和成本上的劣勢喪失了蘇車在二戰中取得最後勝利的制勝之道,在火力和防護力方面在與法軍坦克的對比中落於下風。

二、編制受限

蘇軍裝甲旅共有五種編制。

以蘇軍1939年11月參與蘇芬戰爭的6個標準坦克旅為例,每旅裝備145輛T-26A型坦克、56輛T-26B型坦克和T-26噴火坦克,總計211輛。

除此之外,蘇軍還有兩種不同編制的軍屬輕型坦克旅和軍屬重型坦克旅。軍屬輕型坦克旅一種編有278輛BT-7快速坦克;另一種編有267輛T-26A型坦克。軍屬重型坦克旅一種編有183輛各型坦克,其中T-28中型坦克136輛、BT-7快速坦克37輛、噴火坦克10輛;另一種編有148輛各型坦克,其中T-35重型坦克94輛、BT-7快速坦克44輛、噴火坦克10輛。

再看德軍

以德軍西線戰役中的進攻主力A集團軍群第十九裝甲軍(即古德里安裝甲集群)為例,其下轄三個裝甲師合計裝備輕型坦克467輛、中型坦克278輛,輕型、中型坦克與指揮坦克總計781輛,遠遠超過蘇軍坦克旅的規模。

雖然德軍的裝甲軍屬於戰時臨時性的軍團單位,但德軍在西線成功組建並使用了這一組織形式。而蘇軍使用的仍然是較小規模的裝甲旅,這嚴重影響了蘇軍組建大規模裝甲兵兵團乃至軍團之後對於大規模裝甲兵集群的指揮、協調和運用。

眾所周知,德軍閃擊戰戰術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在航空兵支援下,密集使用坦克和摩托化兵團,對敵方主力實施迂迴、包抄、分割、圍殲。以集中使用的裝甲部隊作為撕開對方防線的“刀”,是現代陸地進攻作戰中的重要手段,這也是德軍二戰初期在波蘭和西線迅速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重要因素。

而蘇軍在先於德軍採用集中使用坦克裝甲部隊的情況下,由於錯誤判斷而進行的調整使得蘇軍裝甲兵在編制上失去了引領世界裝甲兵發展潮流的優勢地位。

儘管在客觀條件上地形、成員訓練等方面的不足對蘇軍裝甲兵的失利影響很大,但編制上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裝甲兵的戰鬥力,而這也間接導致了蘇軍裝甲兵在蘇德戰爭初期的糟糕表現。

戰術思想落後

而在具體的戰術層面上,蘇軍在如何使用裝甲兵這個問題上也並不明確,只是在各項條令中說“要使用坦克”,但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怎麼使用都是蘇軍指揮員所不清楚的問題。

蘇軍裝甲兵基層指揮員對於指揮坦克部隊作戰同樣不能夠勝任。雖然蘇軍裝甲兵號稱在為步兵提供支援,但在實戰中,蘇軍裝甲兵與步兵的配合卻十分糟糕。

裝甲部隊發起衝擊的隊形問題

根據1936年野戰條令的要求,蘇軍裝甲部隊在進攻中要組成三個坦克群,即:支援步兵坦克群、遠距離支援步兵坦克群和遠戰坦克群。其中,遠戰坦克群需要在前梯隊突破形成之後發起衝擊,也就是說,遠戰坦克群需要“超越前梯隊戰鬥隊形”,然後才能進入戰場。而這樣的機動是當時的蘇軍裝甲兵所無法完成的,“就是在蘇德戰爭後期,蘇軍也儘量避免實施這樣的複雜機動”。

由此可見,1936年野戰條令的要求是完全建立在大縱深戰役理論之上的,但卻忽視了實戰中的現實條件。

由此可見,至少在二戰的戰火已經在西歐點燃的1940年,蘇軍裝甲兵在戰術上無論是在認識上還是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蘇軍裝甲兵部隊的戰鬥力,衛國戰爭初期的慘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歷史乾貨鋪


我是冬雨AK,說下看法

T-34確實是二戰最優秀的中型坦克,整個戰爭期間生產了80000多輛,為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T-34的出現大大震動了德軍,迫使德國研發出虎式和豹式來對付他!T-34從一踏上戰場,表現就一直非常出色,但一款武器再先進,也無法彌補戰略戰術和人員素質的巨大差距!

第一,沒有制空權,“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成為坦克殺手

在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之後,迅速奪取了制空權,大量的蘇聯戰機被擊毀在地面上,僥倖升空的也被擊落!其實當時蘇聯在裝甲部隊方面,無論是質量 數量都要優於德軍,在東線部署有上萬輛的T-26輕型坦克,BT-7快速坦克,T-28中型坦克,新型的T-34有967輛,還有500多輛重型KV-1型坦克,而此時的德軍還沒有虎 豹,坦克也只有36000多輛,主要還是二號坦克 38t坦克,較新的三號 四號坦克總計才1000多輛!但坦克再先進,面對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也只是“斯圖卡”的活靶子,德軍飛行員肆無忌憚的飛到蘇軍縱深,炸燬大量的蘇聯坦克,僅僅是德軍王牌飛行員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就炸燬了519輛坦克還有其他大量車輛!

第二,蘇軍準備不足

由於是遭到突然襲擊,蘇軍幾乎沒有任何防備,很多物資也不足出現嚴重短缺的情況,大量的蘇軍坦克由於保養不利故障頻發,或者缺乏零部件維修,只能被遺棄或炸燬!此外,由於戰爭初期蘇軍後勤保障準備嚴重不足,新裝備的T-34所需要的76mm坦克炮彈不足,無彈可用,雖然在一些關鍵地點,T-34憑藉出色的性能擋住的了敵軍,但一旦德軍實行迂迴包抄,被包圍的T-34只有被擊毀的命運了

第三,大清洗使蘇軍戰鬥力嚴重衰落

再先進 武器也是需要人來操縱的,蘇聯在上世紀30年代所進行的大清洗,到底給蘇聯軍隊造成多大的損失,簡直難以估量,5個元帥,殺勒3個,尤其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15個集團軍司令員中殺了13個,85個軍長中殺了57個,159個師長,殺了110個!其他中下級軍官更是大批被處決!這就造成了開戰初期,軍官沒有經驗,士兵的素質遠遠落後於德軍!慘敗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戰略戰術失誤,軍事思想落後

再先進的武器也無法彌補戰略戰術上的差距,德軍的戰術思想是最先進的,使用的是航空兵配合大規模機械化兵團閃擊作戰的閃擊戰新戰術,將裝甲車集中起來,作為進攻的矛頭!而蘇軍這邊仍然沿用一戰的陣地戰術,提倡大縱深作戰理論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被清洗,其提議組建作為大縱深突擊力量的機械化軍的方案也就不了了之,和德軍不同,蘇軍將坦克像撒糖果一樣分發到每一個師裡作為步兵支援武器使用!這樣面對集群的德軍坦克,T-34怎能不敗?!

(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正,圖片來源於網絡)


冬雨AK


德軍突襲蘇聯,上來就把蘇聯佈置在東線的飛機都給報廢了。

在開戰前,蘇聯在東線邊境有10743架飛機。德軍執行進攻任務的部隊,擁有飛機4846架。看似蘇軍佔有數量優勢,但是,德軍的突襲給蘇聯空軍造成非常大的損失。

在東線開戰第一天,德軍以損失35架飛機的代價,摧毀蘇聯1489架飛機。由於蘇聯輕敵,蘇聯飛機大都是在地面上被摧毀的。開戰前三天,蘇聯共計有3,922架飛機杯摧毀。到1941年年底,蘇軍的飛機損失達到1萬架!

就這樣,德軍在開戰初期取得了制空權。

蘇聯失去制空權後,蘇軍坦克被德軍空軍挨個“開罐”。

德軍在東線擁有坦克4171輛,蘇聯擁有坦克15687輛。德軍處於劣勢,蘇軍坦克是德軍的4倍。而且,蘇聯還擁有先進的T34坦克。德國的三號和四號坦克都不是T34的對手,德國為了對付T34,這才有了後來的豹式坦克。

不過,雖然德軍坦克質量比不上T34。但是,德軍作戰理念好,坦克擁有無線通訊,配合打的好。而且,蘇聯的T34數量也有限,全蘇聯只有1225輛。再加上,蘇聯大清洗造成優秀的指揮官缺失。所以,德軍在面對蘇聯坦克時,也能打的很不錯。不過,德軍看見T34,還是會覺得恐慌,這就是“T34危機”。德軍坦克很難擊毀T34,而T34卻能擊毀所有德軍坦克。

怎麼辦?

讓空軍收拾!

德軍取得制空權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就是蘇聯坦克的噩夢。尤其是裝備兩門BK37mm反坦克炮的JU-87G型斯圖卡轟炸機,更是號稱"坦克棺材"。

德軍著名王牌飛行員Hans Ulrich Rudel,一人就取得了擊毀519輛坦克的驚人紀錄。

另一位叫艾迪·埃特的飛行員,僅用50多次作戰,就擊毀蘇軍坦克187輛、火炮526門。他在整個戰爭期間,共計擊毀坦克317輛 、火炮869門。

當然,不能忘了炮兵!

德軍裝備的37MM反坦克炮無法擊毀T34和KV1。但是,德軍的88炮可以!在1941年2月,88炮已經在東非戰場上嶄露頭角了。等到6月德軍進攻蘇聯時,再次把88炮拿出來打坦克。

這種炮擊毀坦克的最遠記錄是3500米;2000米內能夠對T34造成致命損傷。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其實衛國戰爭初期單從單件技術對比的話,T-34對德國的坦克是佔有一定技術優勢的。比如T-34具有的大角度傾斜裝甲,76毫米的較大口徑火炮,再加上v-2-34柴油機帶來的出色的機動性能,可以說防護、火力、機動這三個坦克主要技術指標全面領先採用垂直裝甲,只有50毫米火炮或者短管75炮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問題在於,蘇聯在戰爭初期明顯經驗不足,沒能像德國人一樣把坦克集中使用,發揮拳頭作用,而是分散分配到了各個軍,再加上沒有像德國坦克一樣普及電臺,導致各自為戰、以少敵多的情況出現,戰績自然不好


秋夜聽泉


坦克再好,也要有好的指揮員才行。像車長,排長,連長等各級幹部,要能指揮部下打仗,要能打勝仗。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鷹擊長空8351


蘇聯初期慘敗是指揮和戰略上的問題,不是T34坦克的問題。


小民小見識


開始火炮口徑75mm太小,換成85mm就稱霸了!


奇珍異寶10


一個是人的問題,二是坦克炮穿甲能力不足,後更換更大尺寸,殺傷力上去後,威力也就上來了


頭疼丫頭爸爸


只有坦克不行。二戰兵,炮,坦,飛協同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