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聚焦|歐洲疫情防控也請中醫藥加盟

聚焦|歐洲疫情防控也請中醫藥加盟

聚焦|歐洲疫情防控也請中醫藥加盟

新冠肺炎在中國境內經過春節的漫長封閉,取得了重大進展,而國際疫情卻迎來了大爆發。

文/本草頭條團隊(bencaotoutiao)

世衛組織發佈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情況截至歐洲中部時間4日上午10時(北京時間17時),中國境外共76個國家確診新冠肺炎12668例,死亡共計214例。與前一日相比,中國境外新增新冠肺炎2103例,新增4個國家(阿根廷、智利、波蘭、烏克蘭)出現病例。

海外抗疫,中藥在歐洲開煮

現在隨著病情在意大利的蔓延,歐洲各國疫情告急,一體化水平較高的歐洲面臨新冠病毒的擴散辦法並不多,從社交媒體的視頻可以看到,一些超市已經被搬空,這還是在許多歐洲民眾並不是很在意的情況下。國內一線已經驗證了中醫藥在預防和緩解輕中症病症的作用,據悉,部分國家已經開始著手熬中藥啦。

匈牙利是歐洲第一個實施中醫立法的國家。目前,匈牙利部分中醫僑胞已經在自己的中醫藥工廠加工抗疫中藥,並將這些抗疫中醫湯藥全部免費提供給大眾飲用,不取分文,且採取網絡預訂,避免大家排隊聚集。但此中藥湯劑的藥方與中國中醫藥管理局在一線實驗的有所不同。由於歐洲氣候與國內不同,且華人與歐洲人身體素質也存在差異,本地種植的藥材,使藥效藥性與國內也不盡相同。於是,當地中醫根據多年累積的經驗,聯手研究改良了此藥方。熬製的藥方來自張仲景的《小建中湯》加味而成,從27號開始,每天上午11點連續七天在布達佩斯八區“歐洲廣場商貿中心”和十區“唐人街商貿中心”免費提供贈飲。

國內爭議,中醫藥國外身影

放眼世界,全球有40億人是中醫藥的受益者。而在其發源地中國,“三素一湯”(抗生素、激素、維生素聯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靜脈給藥)正成為各大小醫院的治病常方。其後果就是造成細菌耐藥,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國人的體質越來越差!在國內人民紛紛質疑中醫藥療效的時候,讓國際友人來給我們上一課。

日本:中醫在日本被稱為“漢方醫學”,中藥被稱為“漢方藥”,簡稱“漢方”。80%的日本醫師會給病人開具漢方藥,從事漢方的醫師已超過10萬人。一些大學附屬醫院開設有漢方門診,大學的藥房售賣漢方藥的佔74%(婦科佔96.7%)。

韓國:中醫在韓國的地位十分尊貴,在成功申報“端午”之後,韓國正準備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早在2010年,在韓國《Career》(就業月刊)雜誌社發起評選韓國最熱門職業的活動中,中醫師就被評選為韓國最熱的職業。在韓國,中醫師是最受人尊敬的職業之一,2000年其平均收入就位列韓國所有醫生榜首,超過西醫所有下屬分科醫生的收入。

美國:美國的超級著名健康節目Doctor Oz(奧茨醫生秀),主持人為一個畢業於世界頂級醫學院的美國心外科醫生,在自己主持的節目中宣傳普及中醫針灸 best of best。據NCCAOM進行的一次全國性調查表明,美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接受過針灸治療。在這些人當中,又有21%的人除了針灸之外,還同時使用過中藥、推拿、按摩等方法來治病。此外,有60%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在需要的時候樂於考慮把針灸作為治療病症的一種選擇。

歐洲:本是西醫起源的歐洲,卻佔到全世界中草藥消費市場份額的44.5%,60%以上的歐洲人都在使用中醫藥物。據不完全統計,歐洲目前受過培訓的中醫藥人員約有10萬餘名。其中在職的約佔60%,中醫藥診療機構有1萬多所,大部分以針灸為主,有30%-40%的診所兼用中藥及其製品;中醫教學機構300多所,每年將向各國輸送5000多名中醫藥人員。中藥產品進口批發商500多家,即使在僅有1500萬人口的荷蘭,中醫藥人員也達4000多人,擁有1500多家診所。

走向世界,中醫藥更待何時

面對泛世界性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中醫藥應承擔起拯救人類命運的使命。近日已經有上海醫生遠赴伊朗指導抗疫的消息,隨著疫情“主戰場”外開闢“分戰場”,在其他國家根本無法對中國“舉國抗疫”體制“抄作業”時,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中醫藥應該是個很好的加分項,我們應該“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理念”。

危中有機,一方面在中國中醫治癒率90%以上的基礎上向世界證明中醫藥的神奇功能。一方面向世界宣傳新冠病毒的特殊性,多樣性,複雜性,更適合應用中醫藥一人一策,千人千方,對症施治的優勢。禍兮福兮,既然目前還沒有一種特效藥,為什麼不試試中藥呢?鍾南山院士也說:“我贊成中醫藥應用到預防和輕中症中的緩解,只要沒有明顯副作用,就可以大膽用”。

中醫藥走向世界應當從現在開始,重任在肩,且責無旁貸。如今,中醫走向世界有了很好的窗口期,我們應抓好這次機遇,集中攻關,進行針對不同國家的實驗,嚴格完善標準,加快推動中醫藥科學化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