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司马懿能成功?曹爽无能是主因

导语:曹明帝死后曹魏统治高层急剧震荡,年幼的曹芳无法驾驭群臣,托孤重臣司马懿和曹爽两人明争暗斗,最终引发了“高平陵政变”。在这一场政变中司马懿的操作可以说是教科书式政变,一步步把曹爽逼上死地,而曹爽无能、元老们反水直接导致了司马懿的成功。政变过后军权落入司马氏手里,进一步导致司马氏专权,以至于曹魏江山易主。

两大政治集团分析

以曹爽为核心的集团

东汉初期大将军的位置比三公低,但是自窦宪之后大将军的地位、权势都远超以往,三国继承了东汉的体制,大将军还是比太尉高一等。明帝驾崩后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从这个任命上看明帝心目中还是认可自家人的,对司马懿还是有所抵制的。曹爽掌权之后开始重用曹氏宗亲、名士,然后改任司马懿为太傅,彻底将司马懿的实权拿走了。如果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一定要掌握军权、一定要掌握军权、一定要掌握军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司马懿能成功?曹爽无能是主因


曹爽本身就警惕司马懿,而此时又把司马懿的权力夺走了,为了防止司马懿鱼死网破,他让弟弟(曹羲、曹训)分别掌管中领军(典禁军)、武卫将军(都督军宿卫禁兵)。自己心腹掌管朝中要职、亲戚掌管禁军、自己掌握军权,按理说地位应该很稳固,但是他高估了他和他狗腿子的能力。我们分别看看他的狗腿子到底有什么能力,列举几个如下:

夏侯玄:没什么实战经验,一次败仗就成了“时人讥之”的败军之将,而且长期驻扎在雍凉地区。

何宴:何进的孙子,谈文化那是响当当的大才子,但是治国能力实在是不可恭维。

丁谧:专坑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目的都是要削弱司马懿,因此司马懿特别记恨他。

桓范:元老级人物,政治经验、行政才能、军事能力都非常突出。他是曹爽集团中唯一一个能和司马懿扳手腕的人,如果曹爽能听桓范的,那司马懿未必就能胜利。

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司马懿能成功?曹爽无能是主因


上面几个是曹爽集团中几个代表性人物,除了桓范没几个能打的。因此后世很多人把曹爽集团归类为“浮华派”,这种人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华而不实。唯一一个大佬(桓范),曹爽还不听他的。

以司马懿为核心的集团

司马懿在被打压之后就开始笼络那些被曹爽排挤、打击的人物,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政治集团,这些人可比曹爽那批人强太多了,我们列举几个例子:

司马师:司马师可是一个神人,他偷偷的养了三千死士,为政变提供了一支强有力的部队。

高柔:高柔是曹魏元老,而且长期担任廷尉职务,是曹爽、司马懿都想拉拢的人物。高柔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审时度势认为司马懿会成功,因此选择支持司马懿。

王观:他是司马懿引荐给曹操的,本身就和司马懿走的比较近,而且还因为秉公执法得罪过曹爽的狗腿子。

卢毓:也是一个元老级人物,但是官位被曹爽的狗腿子代替了,受到过曹爽集团的打压。

蒋济:这不但是元老级人物,而且还是太尉,但是他也支持司马懿。

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司马懿能成功?曹爽无能是主因


这帮人本身就十分优秀,而且几位元老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政治斗争经验,此时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都选择支持司马懿,双方的高下一眼就能看明白。曹爽要专权就必须取代司马懿,司马懿的支持者也会陆续被打压,不甘心等死的司马懿决定发动政变,也就是“高平陵政变”

高平陵政变主要流程

公元249年,曹芳(皇帝)要去拜访位于高平陵的明帝之墓,曹爽就带着自己的亲信都跟着去了。当时桓范就提醒他,千万不要都去,一定要留两人掌握京城禁军,不能让司马懿钻空子。当年吕后三番五次警告吕家不要离开皇宫,吕家不听,结果满门抄斩。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但是曹爽非但不警惕,反而将桓范的话当成耳旁风,以至于司马懿钻了空子。

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司马懿能成功?曹爽无能是主因


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封城,并且抢占了武库。就这样,司马懿不费吹灰之力就战领了皇宫,取得了行动的合法性。曹芳远在高平陵,根本无法下令全国勤王,而司马懿挟太后以令朝廷,让高柔代理大将军、王观代理中领军,开始逐步夺取军权、禁军指挥权。随后给曹芳写了奏折,奏折内容就不说了,太唠叨了,主要内容就是:

1:表明忠心,着重点明自己是朝廷元老,辅政大臣。

2:怒斥曹爽,把曹爽的罪过全部罗列下来,并且点明曹爽离间皇帝和太后的关系。

3:步入正题,通知皇帝自己已经任命官员夺取了曹爽的军权,希望皇帝早日回来主持大局。

真不愧是模范“造反文”,司马懿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的,明明是造反,但看起来却像是忠心耿耿的清君侧。曹爽当然不敢让曹芳看这奏折了,所以他就偷偷藏起来了。这个时候浮华派就没办法了,只能任人宰割。键盘侠终究不是老法师的对手,他们的政治斗争能力太差劲了。不过这个时候曹爽还是有反抗机会的,那就是听从桓范的建议。

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任命桓范为中领军,其实就是想要拉拢他。原本桓范都打算接受任命了,但是他儿子直接说皇帝还在外面,你还不如去找皇帝。桓范一听有道理,直接奔着皇帝去了。桓范劝曹爽把皇帝接到许昌,然后以皇帝的名义调动天下部队勤王。曹爽本身就是酒囊饭袋,他对此事犹豫不决,以至于桓范说: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你能过平安日子吗?司马懿能放过你吗?是啊,当初李斯也想过牵着狗撵兔子的普通生活,但是赵高会给他机会吗?这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怎么可能向请客吃饭一样简单。

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司马懿能成功?曹爽无能是主因


而且桓范也给曹爽分析了局势,中领军在城南、洛阳典农也在城外,你可以调遣他们。许昌有武库,里面的装备足够武装军队,而且我还是大司农,调令天下粮食还是可以的。但可惜的是曹爽胸无大志,以至于想着投降。当时司马懿对着洛水发誓不杀他,而且还有一帮元老打包票,曹爽动摇了。桓范气的怒斥曹爽跟猪一样,自己都要被你连累灭族。曹爽投降之后司马懿上演了一波“真香”操作,杀了曹爽,并且对曹爽对心腹也开始陆续打压,史载:“同日斩戮,名士减半”,结束了高平陵政变。

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司马懿能成功?曹爽无能是主因

高平陵政变的影响

高平陵政变再一次验证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而在这一次之后司马家权力如日中天,曹魏宗室专权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为司马家篡位做出了铺垫工作。但是高平陵政变影响最大的就是司马家不再信任他人,以至于分封司马诸王,直接导致“八王之乱”。中原经过三国厮杀、八王之乱,实力直坠谷底。此时游牧民族趁虚而入,让中原大地陷入危机之中,北方百姓民不聊生,东晋也被打到偏安一隅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