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老師都沒有美的素養,又怎能期望學生懂得什麼是美?

一種美,有無數種呈現方式,詩,國畫,沙畫,簡筆畫,舞蹈,韻律操,琴,箏,歌唱,散文,小說,雕塑,戲劇,書法,方言吟誦......

重要的不是美的呈現方式,而是要有一顆能深入感悟到這其中的那種美的心。一個人如果能將所有美的呈現方式融匯貫通起來,則又是另一種美的感受,這種美孔子將其稱之為“君子不器”,真正的君子,他絕不會只是某一方面的專家,某一方面的擅長而已。大多數美的呈現方式的都能被他打通,領悟,那他才算得上人格完整,否則的話,就永遠只能在文藝殿堂門外的一個角落徘徊,彷徨,一生都只能站在門外空看,幹嘆門內殿堂之高,之大,卻不知從何而入。

王陽明說,真正的學從來不是學知識,而是“學其心”,用現在的話說也叫學其精神,這個才是根本。一個老師倘若只會教知識,沒有做真自己,沒有一種翛然獨立的人格,沒有一份淵博大通的底氣,沒有對學問,對文藝的某種骨子裡的熱愛,沒有自身獨立思考出來的東西,沒有獨立創造,獨立開闢出來的作品,那他是有愧於“師者”這個稱號的。

一個好的老師,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美的感受,他能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審美角度,啟發學生自主去感受美,進而創造美。

美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深入細緻走心的生活體驗,這也是常人所說的“行萬里路”,腳步實實在在在大地上踏過了,自然能有感發攝入到生命中來。然而,光靠這是遠遠不夠的,你看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行過萬里路的人,其一生仍是平庸的,因此,這就要談到美的第二種來源,也是最重要的來源,——“讀萬卷書”。一個人書讀得足夠多,那他感受美,創造美的素養自然也會在不知不覺間產生質的提升。諸子百家這些人真正走過萬里路的是極少數,然而他們那麼多那麼大宏,精深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顯然是從浩瀚的古籍中讀出來的,有些東西,比如那種鶴立雞群的獨特思維,那種超凡卓絕的想象力,人即使行萬里路,閱人無數也是不可能體驗到的,因為這種東西早已經超出了現實,在現實中是找不到的。只有書讀到足夠多,達到某一個臨界點時,人自身的那種思維潛能自然就會被無限激發出來,進而創造出攝人心魄,美到極致的既能入現實又能超現實的偉大思想和作品。

親身體驗只是一個方面,如果光有體驗而不讀書,那就如同一般的市井小民,他們也不乏諸多生活體驗和豐富的人生經歷,但又能怎樣呢?終其一生,他們還是跳不出那種市儈狹窄的煙火生活範疇。反過來說,一個人書只要讀得足夠多,反而可以忽略體驗的作用,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這主要是源於讀書是更智慧更高級的一種“行萬里路”體驗,玄奘實地行走了幾十年,有了《大唐西域記》,然而玄奘所行的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能重走一遍的,那有沒有另一種方式去走?當然有,讀《大唐西域記》這本書就是了。儘管不能完全達到玄奘的那種切身體驗,但你可以在短時間內讀遍類似的遊記書籍,進入到另一種廣度,達到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一以貫通的境地,這樣就會得到屬於自己的另一種全新的體悟,完全不同於玄奘的那種。以此,道家創始人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中就很鮮明地談到真正地牛人是這樣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這真不愧是一個了徹者之言。

一個好的老師,不該是那種純以教學為一生主業的人,不該老是覺得“我在教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提升”,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有自己的獨立學問愛好的,應該是那種經常會覺得“我只是在做自己熱愛的獨立學問的同時順帶地感染了一些學生而已”,——這個時候,他不再是汲汲於那種教學生帶給自己的小提升,而應該是感恩於自己做自己熱愛的學問所帶給自己的大提升。

教書這個事並沒有那麼複雜,書一直都擺在那裡,老師所要做的只是通過各種方法,大道啟發學生去早一點澄明自性,早一點了徹書中的大美而已。老師只是一個橋樑,在他的幫助下,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記憶,消化,更容易發散,運用,但這個橋樑不是必須的,一個自學能力強的人不要老師也是完全可以達到“無師自通”的,這樣的人在古代比比皆是。孔子的主業也不是純教書,他是在整理古籍,研究文化,編寫歷史,傳承創造中華文明的同時順帶地有了三千弟子,他的主業還是前者,也唯有這樣,幾千年來,他才被受人尊敬,假如他單單是一個教書匠,那恐怕青史上早沒了他的名字,不信,你去問問,純粹的教書匠在歷史上有幾個被人記住了?很少,幾乎沒有,真正的師者都是先做實了自己內心所好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大業,然後弟子自然如江河奔海而來。

老師都沒有美的素養,又怎能期望學生懂得什麼是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