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王陽明小時候寫了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

《明史·王守仁傳》載: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五歲不能言,異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

王陽明小時候寫了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

說是王守仁他媽懷孕十四個月才生下他來,出生,他的祖母夢見天神從雲中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於是為他取名為“雲”。到了五歲還不能說話,就請了位能人異給他看, 異人用手掌拍打了他幾下,為他更名叫守仁,才會說話。

年十五,訪客居庸、山海關。時闌出塞,縱觀山川形勝。弱冠舉鄉試,學大進。顧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死後朝廷賜諡號“文成“。

王陽明不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還是明代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教育家、書法家。

別看王陽明如此之“厲害”,簡直不是一個“人”,稱呼為“神”都不為過。可這位“神人”,小時候也同普通的孩子一樣,喜歡貪玩。

王陽明小時候寫了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

王陽明從小喜歡下象棋,因此也耽誤了不少正事。一日母親又見他在下棋,一氣之下便將棋子全扔進了河裡。這發生在哪個小孩身上,哪個小孩受得了?

小王陽明一下就哭了,委屈至極,可他沒有像一般的小朋友那樣該幹嘛幹嘛,而是為象棋而哭,寫了一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已有500多年,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

這首詩頂多算得上是打油詩,可他卻是王陽明小時候所寫,而且是真情實感,為象棋被母親丟進河裡而哭,比現在一些自稱詩人的詩不知好了多少倍。

王陽明小時候寫了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

首聯“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丟。”用“樂”和“苦”表達象棋被母親丟進河裡之前和之後的內心情感變化,是在哭棋子們的不幸遭遇,也是自己哭的原因。“嚴親”的描寫令人忍俊不禁。

而接下來的三聯則是寫象棋裡的各個棋子們落入河水中不同的反映,句句都將棋子擬人化,語言充滿了童趣,句句令人捧腹。

兵和卒子掉河我皆不能救,將軍在水裡溺亡了就全盤皆輸了;馬在河裡行了千里遠終究隨波而去,士進了河裡隨浪流向了遠方;炮掉進了河中將天和地震了一響,我還在為在水中的象無比揪心啊。

小王陽明抓住了每個棋子的特點在寫,活靈活現,好像就展現自己眼前像看電影一樣,所有的棋子都動了起來。

每個棋子不管在象棋裡還是在軍事戰爭當中,都十分符合自身的特點。

王陽明小時候寫了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

士兵一死,都救不了將軍。將軍一死,戰爭結束;馬跑得快,隨煙塵而去。保護將軍的士們只能也隨著將軍為之殉國;“炮”和“象”是在借象棋的特點表達自己被震得“傷懷不已”和自己心頭被揪得“痛苦萬分”的內心感受。從而結束全詩,為之一震。

綜觀全詩,此詩雖然沒有較為深刻的意境和含義,小詩人卻將每個象棋棋子的落水狀況和現實的軍事以及自己當時的心情巧妙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這對於一個小小年齡的兒童來說,實屬難得。

估計那個時候的王陽明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哭著寫的一首詩,竟然流傳了500多年,還充滿趣味,令我們捧腹。

王陽明小時候寫了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