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曾經

他以其戰士的勇敢無畏、學者的錚錚風骨和

懸壺濟世的仁心仁術

挺身而出,冒死犯險,力挽狂瀾

而今

奮鬥的交響曲從未停止

卻愈加渾厚、幽遠……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他有多重身份

是黨員,是醫生,是戰士,

是教師,是科研工作者,

也是大眾眼裡的名人。

人們熟悉他冷峻的面容,

也熟悉他犀利的語言風格,

但人們更熟悉的,

是他在抗擊“非典”時的傳奇事蹟

他呼籲公共衛生醫療的演講和發言

每每讓人欽佩……


鍾南山,如同那座同樣發音的奇山一樣,清正而嚴肅,卻更入世、更有溫度、更有擔當


“我唯一的壓力就是來自病人”


“非典”疫情爆發


2002年冬,廣東暴發“非典”疫情,世界首例病人黃杏初發病後住院。那個17年前的暮秋初冬以及如約而至的春天,一場人們聞所未聞的疫情——“非典”席捲中國。


彷彿是一夜之間,這種傳染性極強、極易導致死亡的呼吸道病症使得人們的恐慌情緒上升到極點。


2003年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1月2日,河源市將有關情況報告省衛生廳,不久後中山市同時出現了幾起醫護人員受到感染的病例。廣東省派出專家調查小組到中山市調查,並向全省各衛生醫療單位下發了調查報告,要求有關單位引起重視,認真抓好該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到2月9日,廣州市已經有100多個病例,其中有不少是醫護人員,並且在廣州市發現的該類病例中已有2例死亡。


疫情來得詭異、迅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此時,衛生部對廣東發生的病例開始關注,派出專家組飛抵廣州協助查找病因,指導防治工作。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謠言四起


與此同時,民間、互聯網上謠言四起。有關燻白醋、喝板藍根能預防怪病的傳言興起,市面上已現搶購現象。平時一大包10元以下的板藍根一下子飆升到三四十元;白醋價格節節攀升,從10元至80元、100元;口罩嚴重脫銷。


2003年的春天,中國大地彷彿失去了顏色,四處都是消毒水的味道。每一個人神色緊張,步履匆匆,滿街的人隔著厚厚的口罩還看得到慌張無措的神色。有不少人為了減少外出感染的可能性,大量囤積生活用品,學校的商店被一夜搬空。


鍾南山臨危受命


2003年的大年初三,鍾南山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鍾南山被推到了一場大戰的最前沿,以一個並不年輕的戰士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


“我們當時是摸著石頭過河,治療得很辛苦。”在當時的中國,每一戶的電視都滾動播放著疫情通報的內容,也有很多人看著鍾南山普及相關知識的講話,心裡也同時增添著力量和勇氣。


鍾南山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並且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003年2月11日,廣東省衛生廳舉行記者見面會,鍾南山以院士的聲譽作擔保,告訴大家,“非典”並不可怕,可防、可治。


如今回憶起來,鍾南山說:“如果當時沒有廣州衛生部門領導的支持,我想會多死亡幾百例病人。”這句感受的背景,來自當時對“非典”病因和治療方案上的不同聲音。


“2003年1月28日,有關權威部門到廣州,要求我們糾正錯誤的看法,提出這次(疫情)病原是衣原體。”鍾南山回憶。


但在實際治療中,鍾南山認為,儘管屍體解剖中有衣原體顆粒,但這與實際情況存在很大差距。在臨床一線的治療經驗中,使得鍾南山敏銳地感覺到“非典”的真相不是如此。


“我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觀點,廣東省的存活率是全國、全球最高的。”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在抗擊“非典”過程中,鍾南山曾多次堅持己見,還曾站在父親墳前很久,下定決心說真話。


“那時候我個人沒有什麼壓力,我唯一的壓力就是來自病人,要麼活、要麼死。”鍾南山向《南方》雜誌記者回憶起“非典”往事,堅定如常。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2003年4月12日,鍾南山牽頭的聯合攻關組宣佈和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專家發現的病原一樣,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真正原因。4天后,這一結果得到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確認。


“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這就是我們得出的經驗。而這個經驗的得出與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脈相承。如果沒有這兩點,我們就不會堅持自己的觀點,根據臨床情況來診治了。”事實證明,鍾南山的“堅持己見”,不僅為“非典”疫情的治療、預防取得了巨大突破,也為後來發生的H7N9、中東呼吸綜合徵等疫情處理打下了紮實的經驗基礎。


始終保持清醒的思考、始終保持對事實的尊重,這是緊繃在鍾南山心裡的一根弦。


敢於說不滿意


2017年8月17日舉辦的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發展衛生和健康事業、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衛生和健康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各項工作。


然而,在醫療改革的問題上,中國確實步履艱難,並影響著醫患關係的發展。如果說,在“非典”治療上的堅持己見是一種“敢”,那麼,在這一問題上,鍾南山的“敢”也是出了名的——他是敢於說出“不滿意”三個字的少數人之一。


“醫患關係為什麼緊張,因為溝通太少,見面少。”“醫生應是醫療改革中的主力軍,而不是被動接受醫療改革的“阻力軍”。把一些耗材、藥物成本的增加算在醫生身上。醫生不創收,醫院就沒有辦法存活下去。”這些話語從鍾南山口中說出異常銳利,但人們可以輕易地聽出這話語背後,

他作為一名老黨員對醫療事業的“愛之深、責之切”。


在鍾南山看來,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公立醫院的定位問題沒有解決。公立醫院市場化操作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要緩和醫患關係,將醫改貫徹到底,關鍵是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加大國家財政對醫護人員的支出,必須提高醫護人員的待遇。


“以前都是講需求,現在就發現醫改搞了這麼多年,看病問題沒有解決。”過去大部分醫療改革在老百姓看病開支、建立健全醫保制度等方面有顯著的改善,但這都是針對需求方的,而對作為供給方的醫院本身的改革投入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醫療制度的制定者如果沒有解放思想,就難以解決問題。”他給《南方》雜誌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以前,我們手術當中插管麻醉的費用是6300元,現在我們的技術改進了,採用無插管化的麻醉技術的麻醉費用只需要3200元,患者的痛苦也大大減輕,但醫院的人力佔用變多了,醫院的創收卻減少了。”實際的錢的問題擺在面前,使得公立醫院缺乏公益性的現狀暴露無遺,“以創新為動力”也很難避免成為紙上談兵。醫生本身減負的生存壓力和由此帶來的醫患矛盾的加劇,使得二者對立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也同時給醫生群體帶來了“尊重不夠”“看不到方向”的感受。儘管市場逐利的現象在醫生群體中也存在,但是在市場化運作的體制下,醫療也成為了逐利的溫床。


院方、醫生、患者,胸懷醫療人文精神的鐘南山對當下醫療體系中每一方的喜憂都念念不忘。


重視全科醫學,早診早治


“現在我一下午還能給十幾個病人看病,一個病人半小時的時間,每個病人都帶來了大量資料。”採訪中,鍾南山神采奕奕、中氣十足。為了保證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他看診的病人大多是疑難患者,事前也經過了其他醫生的篩選。“這樣才是對的。”鍾南山在採訪中坦言,“患者扎堆跑到三甲醫院看普通病,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浪費。”


“單純發展專科醫療的弊病已經顯現出來。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只要不是該專科範圍的一些簡單的初級的,甚至是幼稚的治療問題和盲點出現在專科醫生身上。我們會診的表現有呼吸症狀的病例,其中有三分之一都不是呼吸系統的疾病。”談到人體可能隱藏起來的問題,鍾南山認為,要用整體的思維去看待。基於這些實踐問題上的思考,他再次提出了發展全科醫療、培養全科醫生的理念。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讓醫生輕裝上陣。只有輕裝上陣,才能夠帶好基層醫生,做好分級診療。”鍾南山認為,當下的‘醫聯體’有點變味,只注意到將更多病人虹吸到三甲醫院,二級醫院醫生的水平提高得不到關注。這就造成了二級醫院的醫生醫術水平提升有限,患者難以信任,繼而扎堆在三甲醫院看普通病,造成了醫患供需的極不平衡,也給醫務工作者進一步搞好醫學研究和創新突破帶來了困難。從這個角度看,“以基層為重點”無法實現。


“近幾年來,我們也運用大數據,給過去定義不夠標準、完善的疾病重新定義。我認為,我們也要根據國情來研發大部分人能負擔得起的醫療器材器械和藥物。”談及當下的醫學研究,鍾南山認為,當下有許多研究不注意轉化,“不是批評我們的研究不能搞前沿的,而是我們的研究要能夠轉化到臨床診治防當中去。發高影響因子的文章不能是選拔傑出科研人員的唯一標準。”


“未來,我的工作關注點在慢性病上。”對此,鍾南山憧憬無限,也充滿憂慮。


年逾83歲,在很多人是已經含飴弄孫很多年了,但鍾南山仍然在治學、治病的第一線,幹事業的熱情有增無減。針對慢肺阻,他和團隊正在不斷挽救晚期病人,也不斷積累經驗,努力改變中國在這一單病種的落後狀況。


慢阻肺,作為國家單病種的第三大病死原因,是值得公眾和醫學界高度重視和關注的疾病。然而在我國乃至全世界,大部分慢阻肺病人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療建議,到了晚期發現時,已經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期。


鍾南山比畫著說道:“高血壓的早預防治療花了30年,糖尿病的預防花了20年,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普及和努力,許多病人和醫生都提高了早預防、早治療的意識。而慢阻肺卻沒人注意,到了呼吸困難才治。我們花了8年的時間,聯繫社區、街道,讓慢阻肺早期病人儘早接受治療,經過兩年的觀察,這個結果還是很喜人的,病人的肺功能大大改善,這一結果已經在2017年9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開創中醫藥和中國傳統醫學的未來


“中醫藥和中國傳統醫學在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採訪中,他透露了自己心裡一個藏了幾十年的夢想:“早在1973年,我就有一個夢想,就是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證實太極拳對慢阻肺的康復作用,而今,我們終於通過對膈肌、呼吸的監測,總結出了這一臨床研究成果:打太極拳對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狀態方面的效果與傳統肺康復鍛鍊相當。”不僅如此,鍾南山還指出,玉屏風散對慢肺阻也是價格低廉、簡單方便的藥物。這兩項鍾南山團隊牽頭的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CHE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PD》國際醫學專業期刊上。“我們將進一步把傳統醫學以現代醫學的方式來研究,給天然藥物開拓更多的空間。”說這話時,《南方》雜誌記者能明顯地感受到他言語背後的初心與赤誠。


鍾南山:白衣赤子的堅守與夢想


曾經,鍾南山以其戰士的勇敢無畏、學者的錚錚風骨和懸壺濟世的仁心仁術,挺身而出,冒死犯險,力挽狂瀾。而今,奮鬥的交響曲從未停止。


查房、會診、做科研、帶研究生、鍛鍊身體……這是鍾南山忙碌的日常生活。鍾南山一直身形矯健、聲音洪亮,令人稱讚且敬佩不已。鍾南山從來都以健康、積極的狀態面對一切,投身於工作,激情無限,思量萬千。

黨員醫者的本色紅心,鍾南山從未停止身體力行的堅定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