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若說武俠名家,當推金古溫黃四人。  論才情及文字功底,四人不相上下,都有如椽巨筆,寫過泱泱長篇,豪邁中放縱激情,躍動中體現空靈,一般地叫人欣賞讚嘆,欲罷不能。  四人各有風格。  金庸的文筆穩重,講究烘托渲染,事事交代清楚,但該略則略,應詳方詳,用詞精簡,並不覺冗長拖沓。穩重之中又不失幽默,文中穿插無數笑料,叫人會心而笑。  較之其餘三人,金庸所長主要是三點。一是對歷史背景的把握以及描繪。金庸的十餘部作品中,大部分都和歷史有關,而且大多是有典可查,非是胡編亂造。歷史是沉重的,如何能把一些沉重的故事寫得活潑生動,自非易事。金庸很善於選擇合適的文風去改編歷史故事,用不同的人物形象去展示出心中所要描述的歷史背景,我覺得這正是金庸強於其他諸人的地方,同樣是以寫史見長,黃易的人物形象雷同太多,差不多都是一樣的豪放不羈,這類人,適合亂世生存,卻不適於昇平盛世。金庸則不同,他既是用背景渲染人物,同時也用人物去適應或者改變背景,正應了一句古話:“時世造英雄,英雄造時世。”(這裡需注意的是,黃易筆下的人物只試圖改變和創造歷史,而非是適應歷史。)  其寫歷史故事的代表作,首推《鹿鼎記》。主人公韋小寶生活的年代恰逢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太平盛世之一——康乾盛世前期。大亂之後必有大治,明末的連年戰亂搞得民不聊生。滿人入關,一統中國,開國之皇順治退位後,一代明君康熙登基,開始了大治。馬上得天下,得來的天下卻不能以強權霸力鞏固,如何治理天下,雖有歷史為鑑,但時代不同,以少數民族統治中原,除了短期滅亡的元朝以外,滿清的統治並無多少歷史可參考,一切都得摸索。民族間的矛盾、朝廷文化間的對立,都成了老大難問題,這就造成了宮廷間的許多不足,一切都未能儘快步入正軌。韋小寶的出現便是因為如此,宮廷裡的規矩尚未完善,給了他可乘之機,加以因緣巧合,竟由一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混到了公爵、大將軍的至高之位。  韋小寶所擅,一則口齒便給,二來見風駛舵,並無特殊本事,如此人物,絕非通常見到的所謂英雄可比,也理該不為讀者所喜,但韋小寶卻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喜歡,這便是他的本事,其實也就是金庸寫作的本事。他自家知自家事,要他充英雄,再怎麼裝也不象,索性隨意而為,貪汙受賄、吃拿拐騙諸多腐敗行為那是層出不窮,可是卻不讓人反感,只覺得理所當然,他若不做壞事,那就不叫韋小寶啦。  歷史創造了韋小寶,韋小寶也在不經意間改變著歷史,至少改變了歷史中一些陳腐落後的觀念,誰說做過許多壞事就不是英雄了的?誰說壞蛋就不被人所喜歡的?誰說滿漢一定不能相容的?誰說不能腳踏兩條船的?凡事都有兩面性,就看你如何去對待這些了。這便是《鹿鼎記》的精華所在,江湖、朝廷,都是一樣,混唄。混得好,流芳百世;混得糟,遺臭萬年。  《鹿鼎記》是一種風格,這裡的歷史人物不是什麼豪勇蓋世的英雄,但同樣出類拔萃。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再看其他的幾本,比如《天龍八部》,這裡的人物就成了傳統的英雄形象,最典型的莫過於蕭峰。韋小寶的形象有其歷史背景,需要一個八面玲瓏的小滑頭,來圓合滿漢間的矛盾;蕭峰的存在亦和民族矛盾有關。但和韋小寶所不同的是,滿清的統治已成事實,康熙的領導更是比漢明只好不差,政治不講動機,只說後果,何必一定要推翻滿清的統治,復還朱明江山?滿漢本是一家人,那時已被不少人所認可,所以韋小寶腳踏兩條船,並不算真正的漢奸,何況他還一心維護著漢人的安危。蕭峰所處的年代,是宋朝年間,那時宋遼連年征戰,戰爭從來是無情的,你殺我,我殺你,殺來殺去,只會增加民族間的仇恨,那時的民族間矛盾,幾乎已達到頂點。所以宋遼之間,絕無轉圜的餘地,蕭峰只能做出選擇,要麼回到遼國,當他的遼人;要麼投向大宋,成為漢人,如果他也想如韋小寶一般兩頭都不得罪,絕無可能,也只會被人唾罵不齒。歷史背景決定了蕭峰的悲劇性格,他既無法忘卻被漢人撫養的根本,也不能放棄自己的遼人身份,所以只能做出自己悲壯的選擇,挺身而出,制止宋遼之間的戰爭,雖能制止短暫的戰爭行為,但化解不了民族間的矛盾,所以他最後只能是光榮而壯烈的死去,留下無數嘆息,也留下了一身正氣和英名。韋小寶的圓滑、蕭峰的豪勇,形成了鮮明對比。  再看其他幾本同樣是寫歷史故事的,比如《書劍恩仇錄》、《射鵰三部曲》等,都各自有其不同的歷史背景,主人公的形象也各自不同,塑造了一出出生動的歷史劇。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黃易也喜歡寫歷史,同樣寫得很逼真,但他筆下的人物,都是自亂世中產生的絕代英雄,比如戰國中的項少龍、隋末時的揚州雙龍等等,歷史背景都差不多,形象也差不多,壯懷激烈,看是好看,但看得多了,未免也有些審美疲勞。  喜歡寫歷史的,還有溫瑞安,不過他筆下的人物過於誇張,可信程度自然大為下降,寫歷史並非其所長。  至於古龍,則幾乎不寫歷史,所以這裡不必作比較了。  金庸所長第二點是小說的謀篇佈局以及前後呼應。  曾聽人說過一個比喻:金庸的才思就象在火爐上燒開水,越燒越旺,小說越到後頭就越好看。此話不假,如果才情不夠的話,長篇小說寫到後頭往往就會出現疏漏甚或自相矛盾的地方,而金庸在寫作前早就已打好全部底稿,該寫什麼,不該寫什麼,在前文都會安排下伏筆,到後邊再一一解說呼應,這樣小說就顯得嚴謹萬分。  這一方面黃易也做得相當不錯,雖然預先埋設的伏筆不多,但長篇大論一番後,文章還是面面俱到,該解說的人物、故事都已補充完整,鮮有疏漏。  至於溫瑞安和古龍兩家,這方面就有所遜色,古龍的短中篇很出色,長篇到後邊往往有些凌亂;而溫瑞安的小說,除早期的《神州奇俠》等幾部作品還相當注意這些,後期往往為了趕進度、賺稿費,小說到後邊就雜亂多了。  第三點所長,是武功及門派等的描寫。金庸的武功描寫有虛有實,武功之間的高下非常清晰,無論是正面打鬥的描寫,還是從側面語言等對武學的闡述,都顯得非常有條理,給人的感覺是雖然明知是虛假的,但卻寧願把這些武功都當成真實功夫去看待,所以金庸筆下的這些武功,比如吸星大法,比如降龍十八掌等等等,都會被後來者反覆採用,無論是後期的小說,還是相關的武俠電影,都常常可以看到金庸作品中的武功名。這一方面金庸無疑是最出色的,奠定了他在武俠文學界的至高地位。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古龍小說對武功的描寫則遠遜,避重就輕,少見真實打鬥場面的出現;而黃易則正面打鬥太多,有時顯得有點過猶不及,讓人讀著累,而且看後也不太有深刻印象;溫瑞安則虛假太過,有時弄不明白到底是武功還是妖法。  點評過金庸後,再說說其他三家所長之處。  綜合各個方面,我認為金庸之外,該首推黃易之書。黃易精擅長篇之作,其代表作《大唐雙龍傳》,推陳出新,把武俠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較之三家,黃易之長主要也有三點。  第一是文風的大氣。黃易的歷史功底也十分深厚,尤擅長寫亂世中的豪雄形象,這其中自以《大唐雙龍傳》裡的寇仲以及《尋秦記》中的項少龍為代表。這二人都是天生的豪勇過人,又機智無比。如此長篇,寫作自然極為不易,但黃易下筆如神,一氣呵成,豪放的筆觸,讓人讀著十分過癮。  第二是對計謀兵法的運用。黃易顯是對兵家之道深有研究,小說提到過的計謀非常之多,頗多妙計,很多都是化自古代名戰之中,但化得卻又十分巧妙。無論是江湖爭雄,還是大軍征戰,寫來都是有條不紊,屢屢化險為夷,叫人擊節讚歎不已。  第三是武功習練過程的描寫。金庸的武學描述極佳,但主人公學習武藝的過程卻稍嫌太過簡易了些,黃易這方面做得則十分到位。拿揚州雙龍習練絕藝的過程來說,他二人先練《長生訣》,《長生訣》本是道家至尊之術,自非輕易能習成,他二人卻因機緣巧合,得到傳自高麗大師傅採林所創的“九玄大法”,加之天賦過人,方破解奇功秘奧;但光會這點怎能橫霸天下?所以仍是遠遠不夠,往後再從各方面學習,比如李靖的“血戰十式”、屠叔方的截脈手、雲玉真的鳥渡術等,學習了這些,結合“長生訣”的威力,終於可以獨當一面。但僅僅是學習模仿他人,又怎能成為絕世高手?這其中自還有無數艱苦的過程。於是,二人在不斷的交手中,偷學領悟更多更高的武藝,再加上和氏璧異力、聖舍利奇功等的幫助,方才功德圓滿。這點黃易寫得非常出色,金庸則略有遜色之處。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只學會了“九陽神功”,就可力抗六派領袖峨眉掌門滅絕師太;再學會了“乾坤大挪移”,就已天下無敵,未免有些不可思議。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武學描述中,黃易還有一點也做得相當出色,即武功的選擇,他筆下的人物大多能自創武功,而且青年者甚眾,這樣才有江湖的味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嘛。否則老的太多,到得後邊總會死光,江湖立刻衰敗下去,多沒勁?溫瑞安的小說這點就有不少遜色,象《神州奇俠》裡所寫到的江湖何其龐大,可歷經劫難後,就死了大半,到得要寫續集故事時,因高手零落,讀來就沒多大意思了。黃易小說裡的新人則是層出不窮,讓人覺得大有希望。  再就是一些打鬥場面的描繪,雖然有過於冗長的地方,但一些還是極為精彩的,比如徐子陵的“九字真言”神功,石之軒的“不死印法”等,都非常出色;一些大場面的群鬥則更顯功底,寫得是大氣磅礴,叫人熱血沸騰。  再看古龍之書。  古龍小說以中短篇者居多。古龍素來被稱作“怪才、鬼才”。其文法不拘一格,自成一體,故事新奇多變,十分緊湊,但內容以及人物形象則頗為另類,有時會讓人覺得壓抑,或許和他的個性以及經歷有關,多半是受過些挫折打擊,故而文風寒澀。  其主要長處也可以三點來總結。首推其對故事情節的構思和把握。  古龍著作頗豐,在這四大家中算是數量最多的一個(溫瑞安作品同樣數量不少,但中後期許多作品純粹為稿費而拼湊成文,風格內容太過相似,大多可忽略不計),但各部小說的情節人物幾乎都是截然不同,其才情之浩瀚,可見一斑。這許多作品,若要總結一下,可分成四類。一類是其最擅長的懸疑小說,比如代表作《楚留香傳奇》系列、《陸小鳳傳奇》系列等都是如此,故事層層設疑,逐步破釋,十分地緊湊和新穎。第二類以《絕代雙驕》、《鐵血大旗門》、《武林外史》為代表,這類故事非常地感人,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正如古龍自己所說的那樣:“武俠小說不應只寫神寫妖,而應多寫寫有血有肉、有悲有歡的人物。”這裡人物的故事雖然非常傳奇,但他們的喜怒哀樂,幾乎都可以在我們的身邊找到影子。第三類是說教類的武俠,最典型的莫過於《歡樂英雄》和《英雄無淚》。一般人若說教太多,旁人難免會覺得他羅嗦,古龍卻不會讓你有這種感覺,因為他說的不但處處在理,而且生動活潑,不是板起了臉說教,而是在人物的行為語言中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來。第四類以《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等為代表,這類小說主要的特色就是另類。小說中的人物,一開場多半是以反面角色出現的,他們很多都是生來倒黴的類型,無論做什麼,都讓人以為是做壞事,其實不然。這些都是悲劇的英雄人物,雖沒有蕭峰表現出的那般豪勇蓋世,其實亦是一樣的非同尋常,只是遠比蕭峰更擅長隱藏自己的情感罷了。這四種截然不同的類別,古龍都能把握得如此佳妙,才情之高,常人難及,論這點,我以為金、黃、溫三家都有所不如。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古龍所長第二點是對武俠小說的創新。古龍很擅長通過筆下的武俠人物展示自己的內心思想,剛才所說他的第二類別小說已有提到,最典型的莫過於《歡樂英雄》。書中的結句是:“誰說英雄寂寞?我們的英雄就是歡樂的。”常見小說中提到無敵天下的感覺,那是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可是古龍卻來個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一幫熱熱鬧鬧的人物來,他們活得雖然不是那麼傳奇,可也同樣精彩,充滿著歡樂。讓讀者看不到熱血沸騰的場景,但卻也會被之感動,因為他們所展現的,恰是尋常生活中的普通百姓。用普通人的生活,去刻畫江湖人物的故事,這正是古龍的一大創新。  第二大創新是武學的改革。金庸曾提到過“無招勝有招”,古龍也深以為然,於是把自己的這個觀點嵌入到了自己的所有武俠文學中去。他筆下的人物,幾乎各個都是從一開始起就有了不俗的武功,不要管他們是從哪學來的武功,也不用管他們如何去克敵制勝,這倒也省事,看著同樣精彩。這點本應該是古龍的短處,可能他根本就不擅長寫作打鬥的場面,不過這樣一避重就輕,反而顯得新穎有趣,也為後來者的武俠創作開闢了個嶄新的門路。  古龍的第三個主要長處是人物心理的刻畫描寫。他要寫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以往小說中常見那些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甚或是神,既然是人,那自然就有悲歡離合、情仇愛恨,也該有自己複雜而豐富的心理活動。古龍筆下的人物,大多有過悲慘的遭遇,人物的內心就難免會因這些慘遇產生痛苦,古龍把這些痛苦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比如蕭十一郎對被世人誤解的痛苦,他的選擇是學習孤獨的狼;又比如金無望,因為醜陋的相貌以及身世,被世人所唾棄憎惡,他先是選擇了報復,然後才在沈浪正義的感化下覺悟過來;再比如江小魚,他亦是在仇恨和痛苦中長大的,不過因為燕南天的存在(從萬春流那得知的英雄事蹟),再加之他身上流著的是江楓的血,因而他並沒有被仇恨所埋沒,他選擇了快樂的生活。這些都是古龍人物的代表,豐富多彩,無有雷同。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接下來說說四大家最後一位的溫瑞安,還是給他總結了三點長處。  首先是他的文筆。溫瑞安的書,很有詩詞的韻味,據說他本來就是位詩人,自然有著詩人的激情和才思。比對同樣文辭秀麗的梁羽生、司馬翎,他的小說書卷氣並沒有那麼濃,也沒有那麼古雅,並沒有象章回體那般堆砌著詩詞歌賦,而加以現代詩歌的輕靈開闊,再加上模仿古龍行文的風格,用短字句描述的另類風格,形成了一種頗具壓迫感的逼人氣魄。最有代表性的小說,莫過於《神州奇俠》系列,尤其是結局時的一段描寫,蒼茫深邃,天地間惟我獨尊,氣勢逼人之至。  第二是他對人名和幫會勢力的名稱選取。溫瑞安筆下的人物以及幫會名字,大多也帶有種詩詞的韻味,讀來抑揚頓挫,很有音律感,尤其是一些雙姓的名字,我最喜歡的是《神州奇俠》中的慕容一家,什麼慕容世情、慕容容若、慕容小意等等,各個都很好聽(比起慕容博、慕容復,那是好聽得多了)。好聽以外,還有些人的名字很有趣,比如張炭、王小石、李布衣、高末末等。幫會名詞也是如此,什麼“權利幫”、“六分半堂”、“刀柄會”等等,或者別致有趣,或者韻律十足,讀來朗朗上口。  第三是小說的開闊意境。詩詞貴在揮灑自如,不宜拼湊。詩人出身的溫瑞安深得其中真諦。他把詩詞的講究搬到了小說中來,行文別開生面,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打鬥場景,又或是武功門派,再或是征戰攻伐,都運足了詩詞中豪放派的筆觸;而寫到風景畫面,又或是女兒溫婉,則又用上了“婉約派”的筆法,秀氣十足,雅韻十足。如此剛柔並濟,展現出來的自是萬分開闊的意境。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評過這四大家,再說說其他。  其他作家中,其實出色的也不少,不過或者只有一二部作品叫人稱道,又或者作品數量雖多,然而文中疏漏也多,所以難以和上述四大家相提並論。  其他諸子中,我比較喜歡的有柳殘陽、梁羽生、臥龍生、李涼,另外還有寫作《風雲》的馬榮華、以及寫就《蜀山劍俠傳》的還珠樓主等。  先說說柳殘陽。除四大家外,要數柳殘陽的作品我看到過的最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如來八法》三部曲以及《梟中雄》和《斷刃》。他的作品以剛健狠辣著稱,號稱“鐵血江湖派”,一點不假,文中腥風血雨的廝殺場面那是多得去了,文中的人物也一般地剛猛狠辣,不光對敵人狠,對自己也一樣地狠決。他的書,男兒或許看得很過癮,女兒家就有些難以接受了。這是其缺點之一。另一大缺點就是雷同太多,或許是為才情所限制,做不出太多變化來。同樣的毛病,梁羽生、臥龍生、李涼也都有,往下就不再贅述。他的所長主要就是武功打鬥場面的描寫,很有戰爭拼殺的感覺,夠大氣,與之風格有些類似的是陳青雲,其代表作有《一劍三鷹》、《毒手佛心》等。  然後是梁羽生。梁羽生的風格近於古代的章回體小說,充滿著傳統文化的氣息,雖說是白話文,但古典味道很重,他的詩詞對聯都寫得很好,文筆自也不俗。可惜的是書卷氣太重,陽剛味不足,有時感覺不象武俠小說,筆力太弱了些。另外一個較突出的毛病是打鬥場面一招一式比劃得過於清晰,缺少虛寫,人物的武功就顯得比較差勁。與之風格類似的有高庸、司馬翎、易容等。這三人都有些作品寫得不錯,比如高庸的《連環訣》,司馬翎的《劍神傳》等,都值得一讀。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再看臥龍生。臥龍生的小說數量多,不過毛病也很多,最常見的毛病是虎頭蛇尾,小說寫到後頭就常常不知所云,深為可惜。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素手劫》,場景氣氛的烘托絕佳,可惜照舊是虎頭蛇尾,印象遂為之大差。另外《新仙鶴神針》等也相當不錯。與之風格類似的還有慕容美、東方玉、雲中嶽等,這其中慕容美的《燭影搖紅》相當不錯。  接下來是李涼。這傢伙純粹搞笑,不過也確實好笑,文中的紕漏實在多不勝數,不過笑起來很容易就疏忽過去。強力推薦他的《楊小邪》三部曲以及《神偷小千》,記得從前我初讀時幾乎笑倒。與之風格類似的,還有一個叫金康的,不過小說水準差遠了。另外,金庸的《鹿鼎記》之搞笑,也與之有幾分相似;此外還看過一本叫《笑笑江湖》的,也相當搞笑,不過當時看到的是盜版書,乃是冒金庸名之作,不知作者是誰,看風格很有可能亦是李涼。  早幾年看到了《風雲傳》,這是本相當好的小說,原來不知作者,後來方曉得乃是馬榮華之作。全書令人感觸最深的莫過於情之描寫,無論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都叫人感慨甚深。武功的描寫則十分玄異,有點復古的味道,象是以前常見的劍神劍仙類小說。主要缺陷是有些凌亂散漫,但瑕不掩瑜,故事仍較為嚴謹,可惜的是除了《風雲傳》外,再不見他有其他出色的作品推出,否則的話,或亦可與四大家一較高下。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其他諸家中,還有些其他風格的名家,比如殘墨,其代表作《神州擂》,類似評書文體,說的是打擂臺的故事,寫得不錯;還有滄浪客的幾部作品,也值得一讀,如續《倚天屠龍記》的《矯龍驚蛇錄》;再就是丁情以及龍乘雲等,這幾位都是古龍筆法的模仿者,前者以詭秘奇情為特徵,故事很有恐怖的味道,記得一部《殭屍傳奇》寫得不錯,直接承繼了古龍小說中《蝙蝠傳奇》的風格;後者的代表作則是《快刀浪子》系列,一堆的短篇故事,非常精緻,也不失風趣,推薦一讀。這些都是新派的名家,舊派小說其實亦有不少出色的,不過舊派武俠有時過於文縐縐的,讀著太累,所以也就沒有重讀的興趣,內容自然也記不大清楚,這裡就暫且略過。稍稍提一句,有部叫《雲嶺神劍》的小說寫得很不錯,大概是我讀到的第一本武俠小說,也是舊派的傳奇類小說,作者名記不清了,書名記得也未必準確,因為看到的也是冒名盜版之作,只記得書中主角是一代名相於謙後人,於氏兩兄弟,後來才在網上查到此書大概是叫《雲嶺神劍》,卻也不知是真是假。  至於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則不太好與上述的這些武俠小說做比較。因為他寫的其實並不是人,而是神和妖,倒和《西遊記》、《封神演義》這類的書頗有幾分相似。不過就還珠樓主在武俠界的地位而言,卻又絕對不能輕忽視之,因為往後諸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的影響。論還珠樓主之長,主要在於他想象的奇遠、文筆的清廣,他筆下所寫到的風物人情,幾乎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地理等的一個全面寫照,想象力之高闊,武俠界再無出其右了。  武俠諸子百家,各有其長,也各有所短,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小說創作也不能例外,所以無需強求,一般地欣賞讚嘆,百讀不厭。


武俠諸子百家小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