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什麼我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學Wonders?Wonders最大敵人是應試教育

我想,關注過英語輔導的家長,應該都聽說過Wonders這套網紅教材。

這套來自加州、原本是讓美國孩子學母語的語文教材,能在中國紅起來,說明現在的家長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認知提升了不少。

期末考試滿分?

能說幾個簡單的句子?

不不不,這都只是基本要求。你家孩子Wonders學到第幾冊?這才是牛爸牛媽們見面常聊的話題。

然而,Wonders真的適合大多數孩子嗎?

今天就將給出家長們關心的答案。

1、為什麼選擇Wonders

我對孩子的英語培訓比較早,孩子剛2歲,我就開始通過繪本、動畫片、音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習英語了。

所以,孩子5歲的時候,聽力詞彙大概有2000左右,我覺得他可以去進行一些更系統性地英語學習了。

為什麼我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學Wonders?Wonders最大敵人是應試教育

而當時去市面上看了一圈,發現包括新概念、SBS等絕大多數教材,其實都是以二外的形式去教孩子英語的。唯有Wonders不太一樣。

我不希望孩子只是為了應試而去學習一門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如果孩子要花十年去學習英語,而不能用這門語言去進行思考。那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2、學習效果=時間、精力的投入

儘管我沒有當老師,但我出生在一個老師世家。

我的媽媽、爸爸、奶奶都是教師。所以我很清楚,想要讓孩子有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熟悉教材,知道這門教材的教學目標,和確切的使用方法

空有努力而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教不好孩子才是大概率事件。

在孩子開始學習之前,我對Wonders的教材做了更詳細的瞭解。

Wonders最大的特點是龐大。除了主課本+Big Book+分級閱讀4本以外,還有一大堆配套材料,比如音頻、教參、照片卡片、常用詞卡片、拼讀卡片、視覺詞彙卡片、複述卡片、互動式朗讀卡片、練習冊等等。

為什麼我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學Wonders?Wonders最大敵人是應試教育

全套Wonders教程長這樣


這些龐雜的材料構建起了以閱讀為核心,融入了語法、自然拼讀、高頻詞等知識點的學習體系。

而如何使用Wonders進行教學,這麼說,你可能會明白一點:

Wonders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統領全局的大主題,而單元下每個Week的都有圍繞大主題展開的周主題和Essential Question。

美國在使用這套教材進行教學的時候,孩子們不但要和老師討論每週的主題和Essential Question,還要圍繞著主題通過big book、分級閱讀材料進行閱讀拓展、聽力訓練,學會自然拼讀、造句、掌握閱讀和寫作技巧

在學習之後,老師們還會使用複述卡片、寫作、小組討論等方式去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

Wonders的教學方式非常豐富,但,相應的, 學習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更多。以一年級教參的學習要求為例,美國學生每週的學習要求是6個小時。

為什麼我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學Wonders?Wonders最大敵人是應試教育

所以,我和孩子他爸一致認為,如果要保證學習效果,學時安排必須得看齊美國孩子,學習時間不能低於美國孩子,而且教學要求最好也要緊跟教參。

在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時,考慮到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夠,我們最後採取的方式就是3+3+2的方式,即3小時機構輔導+3小時課後引導+2小時教輔研究。最後的2小時,家長自己去研究教案,孩子並不參與。

在幾次調整以後,孩子最後的學習安排是這樣的:每週在機構上3小時的主課,而回家還需要花3小時以上的時間。

在我們的帶領下,按照教參要求去做分級閱讀、big book、文學選集、做課後練習、對高頻詞造句。

此外,從G1開始,孩子將開始練習寫作技巧,我們還鼓勵他去記錄生活的片段和想法。

這種方式雖然耗時耗力,但它完成了一個學習-反饋的循環週期,保證了學習的質量和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3、輔導機構只起輔助作用

在得知我給孩子報了輔導班以後,一些同樣在學Wonders的媽媽會問我,輔導班的作用怎麼樣?我的孩子適合報輔導班嗎?

通常,我都會說,機構只能起輔助作用,真正的主力還是在家庭。如果抱著交給機構就能把孩子教好的想法,多半會失望。

作為一個對教學成果有明確要求的人,我曾問過某k12教育機構的教研負責人他們的教學安排是怎樣的。

他告訴我,儘管他們引進了全套Wonders的課程體系,但因為絕大多數家庭只能讓孩子每週接受2、3次英語課,他們必須得對教程大綱進行細化和調整。

而調整過後的Wonders,它的教學目標不是讓孩子把英語當母語去學,而是提升中國孩子把英語當做第二語言的學習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機構的教學都是以主課本為主,配合少量的閱讀拓展、少量的簡單對話,完全達不到Wonders原有的教學深度。

為什麼我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學Wonders?Wonders最大敵人是應試教育

但,機構有侷限,並不代表機構就沒有任何作用。

Wonders教材和國內語文課本區別很大,他們鼓勵思考,而且尊重差異。

為了鼓勵小朋友去溝通想法、進行合作,課程中設計了大量討論和互動環節。

提供同伴和討論互動正是家長力所不及,而機構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4、教育焦慮是普遍焦慮

然而,即便做了萬全的學習計劃,給孩子報了輔導班,自己也投入了足量的時間和金錢。

可是在孩子的學習上,我始終會焦慮。有些焦慮能夠得到解決,但有些卻難以得到解決。

能解決的焦慮,大多和孩子的學習狀況有關。

比如從GK進入G1的學習,孩子發現自己學習起來沒那麼簡單了,很快就哭著鬧著不要去學習。

雖然,那個時候很焦慮,但是我明白孩子的學習問題多是因為遇到了瓶頸期。

這個時候,降低學習要求,陪孩子鞏固以往學習的知識,等過1、2個月,孩子的學習能力更紮實了,突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有些焦慮,卻是無法解決的。比如說自己的英語水平,又比如Wonders學習和學校學習的衝突。

在孩子進入3年級以後,我發現自己已經無力去輔導孩子了。

要想繼續輔導孩子,我得花費更多時間在提升自己英語水平上,而工作並不允許我做出這樣的犧牲。

與此同時,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也越來越難,要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最後,我們甚至不得不應為學校的教育,放棄Wonders的學習。

5、Wonders最大的敵人是應試教育

說來很諷刺,我是因為不想孩子太應試了才選擇的Wonders,但是

最終放棄的原因是應試。

雖然一開始我們就預料到孩子進入小學之後會時間緊張,但根本沒有想過,孩子的時間會緊張到這個程度。

孩子上了3年級,語文、數學、英語、自然、體育、乃至美術都有自己的獨立作業,每科作業都需要家長親自去打卡簽字。

為什麼我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學Wonders?Wonders最大敵人是應試教育

孩子每天晚上寫作業至少要忙到晚上8點過。有時候,作業多起來,寫到10點過也是常事。

孩子的英語成績的確很好,但是數學只能考80多分,奧數根本學不懂。

照這樣下去,如果他考不上重點初中,那麼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在孩子英語學習規劃上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在孩子才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我們所考慮的事情是如何如何去學好英語。

但小朋友是否要出國,是否要留在體制內,我們根本就沒有清晰的想法,也沒有做好相關的學習規劃。

因此,我們根本意識不到Wonders的學習可能會和未來學校教育有衝突。上了3年級後才發現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遲了。

首先,轉校不太現實,普通小學擔心教育條件不好,而好一點的融合學校一名難求,根本轉不進去;

為什麼我不建議大多數孩子學Wonders?Wonders最大敵人是應試教育

其次,把孩子初中就送出國去也不太現實,畢竟3年級才開始做出國準備的話是不充分的,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適應能力需要早早培養。

而這兩條路都走不通的時候,我們的選擇只能是繼續留在應試教育中。在除去作業以後,孩子剩餘不多的時間裡,孩子必須犧牲學習Wonders的時間,把弱勢科目的補起來。

停止學習Wonders這件事,對我們和孩子的打擊都很大。孩子好幾次拿著課本要我們重新教他。

但是,我告訴他,放棄Wonders的學習,是必須的。不然你考不上好的初中,到時候你會更難過的。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當初能更理性地將孩子的未來和英語學習做好規劃,孩子的英語和學業選擇是不是會更輕鬆一些呢?

畢竟,學好英語很重要,但把英語和升學放到同一個天平上做比較的時候,英語還會有這麼重要?

6、關於Wonders,最後的學習建議

不得不承認,Wonders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但是,我覺得在下決定要上Wonders之前,我們需要先捫心自問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一旦選擇了Wonders,你要做好孩子會犧牲其他科目學習時間的心理準備

打算出國的自然不用說,但目標是體制內的升學考試的話,只有家長的眼光和目標超越高考,且願意為此付出代價的情況下,Wonders方能發揮出它真正的作用。

好了,如果以上問題依然沒有打消你對Wonders的熱情,那麼這3點建議請牢記:

  • Wonders的學習最主要的是靠家庭,只有家庭才是真正幫助孩子實現刻意練習的學習場地。
  • Wonders的學習,父母的成長也很重要。畢竟Wonders的難度決定了,如果你想讓孩子持續性、系統性學習下去,自己的英語老本吃不了太久。稍不注意,自己就會成為孩子的天花板。
  • 選擇機構的時候,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預期,同時儘可能不要報一對一的輔導班,這門學科的性質決定了要溝通、互動、討論。

7、最好的教育,一定因人而異

關於Wonders,魚sir在好幾期內容裡都有提及。

因為它真的好;也因為它真的難。

難,意味著它不但要孩子難學,還意味著家裡要給孩子準備極好的英語環境,更意味著它要消耗孩子大量的學習時間。

不是不能學,只是家長在學之前要想想清楚,多做斟酌,切莫跟風。

教育這件事兒,不光要因材施教;還要因家庭條件施教、因學習計劃施教。這樣的孩子,在課外學習的路上,才會最大化的避免走彎路。

我是魚sir,持續關注我,讓我來給大家帶來更多教育乾貨。

如果你在挑選課外輔導機構或者各種學習APP上,有任何問題,歡迎在頭條留言置頂處或者私信跟我交流,我會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為你進行更專業、更個性化的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