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36歲的曉峰被人從急救車上抬下來,痛苦的蜷縮在床上。

“病人什麼情況?”醫生詢問道,急救車上的醫生說:“病人胸悶、胸痛,但是家屬說病人剛體檢過,心臟沒問題。”

“趕緊給病人做心電圖、吸氧”,剛給病人吸上氧,心電圖還沒有做完,曉峰忽然呼吸暫停了。

在進行了胸外按壓、電除顫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後,依舊沒有搶救回來。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曉峰父母嚎啕大哭,根本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後來又詢問了急救車上的醫生一些情況,他們說:“據曉峰母親說,曉峰一週前單位剛體檢過,除了超重外,其他情況都還可以,心臟更是沒說有什麼問題,就是平時飲食、作息不規律,在這之前還一直在熬夜。”

看到這裡可能都會問:“曉峰明明體檢正常,為何又突然猝死呢?”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猝死的病人大多是由於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該病主要是血管堵塞造成的。

然而,我們平時的體檢大多是一種基礎病的篩查,恰恰不包含能查出急性心肌梗死的項目。

平時的體檢關於心臟方面主要是一些初步檢查,以常規心電圖為主。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而急性心肌梗死不發作時,常規心電圖恰好檢查不出來。

所以也就出現了上面患者的那種情況,平時急性心肌梗死並未發作,那麼常規心電圖就無法檢查出來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見急症,如果能夠早期診斷,對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義。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醫生勸你,這4件事易引發猝死,要剋制

第一件: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加班,睡眠不足,易引起心律失常,增加心臟負擔。

同時,精神過度緊張,會使血液彙總兒茶酚胺持續增高,已發局部血管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很容易引發心源性猝死。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第二件:暴飲暴食

人吃得太飽,會增加胃腸消化負擔。

大量食物在胃部,胃腸道需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會使流入心腦的血液大幅度減少。

同時,暴飲暴食易誘發肥胖,增加血管內廢物,易形成血栓。

所以,對一些供血不足的人,一頓飽餐很容易誘發心梗、腦梗。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第三件:長時間久坐

長時間久坐,會減慢人體的新陳代謝,降低血液流速,促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迴流到心臟的血液會減少,同時,易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增加心梗、肺栓塞的發生,引起猝死。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第四件:縱慾過度

過度的生活,也會引發猝死。

在過度興奮時,心血管會突然收縮痙攣,造成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臟病。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猝死前,身體會有6個表現,千萬要留意,提早知道能救命!

1,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或與平時的頭痛不同;

2,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手腳麻木,活動不靈;

3,突然吐字不清楚、口角歪斜、流口水;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4,突然不能講話或聽不懂別人講話;

5,突然頭部眩暈,走路不穩;

6,突然出現視力模糊,眼前一片黑。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日常預防心梗,養好心臟,做好“三勤、三戒”!

“三勤”:

1,勤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 比喝2-3杯水,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勤喝水,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建議,每天喝水量至少1500毫升。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①清晨起床喝一杯溫水:

身體經過一宿的代謝,會流失很多水分,早上及時喝杯溫水,補充身體,能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②晚上睡前喝一杯水:

睡前喝一杯100-200毫升的水,可預防血液粘稠,減少心臟疾病的發生。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2,勤吃蔬菜

新鮮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粗纖維,為身體提供更多營養,利於保護血管。

建議,綠色蔬菜最好減少加工程序,保留原有的營養,可涼拌、快炒、水焯、油淋菜等。

油淋菜,就是把油淋在菜上的一種烹飪方式,可選用秋蘇籽油、秋麻籽油、核桃油等,利於補充不飽和脂肪酸,調節脂質,保護血管。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秋蘇籽油,是一種天然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其含量可達67%左右。

研究發現,α-亞麻酸是人體現在缺乏最嚴重的營養素,及時需要補充。

α-亞麻酸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高有利於身體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調節脂質代謝,預防血栓形成。

同時,α-亞麻酸還可抑制血小板凝聚,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幾率。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3,勤曬太陽

《英國醫學雜誌》曾發病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更高。

研究也證實,在紫外線比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會明顯增多。

所以,適當曬曬太陽有助於維生素D變得更加活躍,有助於使體內炎症減少,對血管健康更有利。

曬太陽時,將雙手朝向陽光,或抬起雙手,手掌向著陽光。

經常曬手掌,能起到緩解疲勞以及幫助睡眠的作用。

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勞宮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經常按揉此穴還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三戒”:

1,戒菸

吸菸,是導致中青年心梗的獨立危險因素,吸菸可加速7倍心梗風險!

香菸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會隨著煙霧進入血液,會使血管發生痙攣,血管內皮受損,使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增加血管疾病的發生,容易引發心肌梗死。

所以,心臟不好的人,能戒菸最好!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2,戒過勞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沒規律,過於勞累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而誘發心梗。

對體力勞動來說,過度的幹活,連續加班等都會增加心臟負擔,增加心臟疾病發作。

對腦力勞動來說,經常用腦,腦力過度疲勞,也會增加心臟負擔,使心肌需氧量增加,容易出現心律不齊的表現。

所以,保持適度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也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3,戒激動

中醫認為,“過喜傷心”,而情緒過度激動也會損害心臟。

當一個人發火時,心跳會急劇加快,血壓驟升,耗氧量倍增。

當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促使心臟疾病發生。

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學會控制情緒,避免激動、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

36歲男子,體檢未見異常,卻突發胸痛,最終猝死,這是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