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俗語“四大緊,四大鬆,四大嫩,四大蔫”,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俗語“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在傳統俗語裡,有很多俗語讓現代人感到不大理解,但乍看起來又似乎很有意思。其中典型的例子是這句俗語: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眾所周知,民間生活中,時常會遇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並加以總結和歸納,而後提煉為一句句俗語,本文所說的俗語,就屬於這種。

俗語“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先說前兩段。所謂的“四大緊”,指的是:新鞋。一般來說,新鞋剛買來的時候可能會有些略小,而略小則顯得擠腳。不過,新鞋穿三五天以後,就會變得鬆弛,因此新鞋被視為“緊”的物品之一;第二緊是新鎖。鎖頭新買來的時候,開鎖的時候,鑰匙插入會感到較為費勁、吃力。因此有時候為了讓開鎖容易一些,會有人將鎖芯滴入鉛筆芯的粉末或者機油。不過,即便是什麼都不滴入,時間久了,這新鎖也會變得開鎖順暢;第三緊的是溼麻繩。在武俠小說裡,時常有武林高手被人活捉以後,仇家用溼麻繩將高手捆住,而高手越掙扎,會覺得捆綁越緊,這是因為麻繩遇到水以後,會變得膨脹,這樣,同被捆綁的物品的摩擦力會增強,接觸面也會增多。因此溼麻繩被視為“四大緊”的物件之一。此外,新的螺絲帽,再和螺絲桿接觸後,由於出廠時候的公差緣故,在擰的時候會很緊,需要磨合一陣子以後才會變鬆。

俗語“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說完“四大緊”以後,再說“四大松”。在俗語裡,“松”指的是“柔軟”。第一鬆,指的是棉花包。棉花材質十分柔軟,因此被視為製作取暖衣物的最佳產品。第二松,指的是姑娘的腰。唐詩曾用“恰似十五女兒腰”來形容少女的腰身柔軟;第三松則是熟透的柿子。柿子熟透以後,給人的手感十分柔軟。最後是楊柳梢。在文學修辭上,楊柳往往和陽春三月連在一起,楊柳梢,既陽春三月的楊柳枝,很柔軟的一種樹枝。

俗語“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所謂“四大嫩”。第一個指的是嫩豆角。嫩豆角指的是剛成熟的豆角。在農村,嫩豆角用於食用,而老豆角有時候則被留作第二年的種子;第二個指的是小茄包。小茄包很嫩,不過在過去,很少有食用這種東西的。因為傳統農村認為,小茄包沒長成,食用小茄包有浪費的嫌疑;第三個指的是剛長出的韭菜。在當下這種韭菜被叫做“頭刀韭菜”,在超市裡售價比尋常韭菜要貴。第四指的是小麥苗。小麥剛發芽的時候,葉子很嫩。

俗語“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而“四大蔫”更是妙趣橫生。第一個指的是霜打的草。霜的出現是在霜降以後,過了霜降之後就是立冬。霜降後天氣轉涼,草自然而然也凍死了;第二是籠中的鳥。鳥兒長期關在籠子裡,沒了生命的活力,因此沒有精神;第三是輸光錢的賭徒。賭徒沒了錢財,也會顯得無精打采。最後是鹹豆角。豆角被鹽醃了以後,會變得失水。

俗語“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在當下,對於生活在都市裡的人來說,本文說的俗語似乎有些遠離人們的生活。不過,此類俗語可以對我們瞭解過去農耕社會的生活環境起到參考作用,閒暇之餘仍可以身臨其境體會閒適的田園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