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水稻为什么要插秧?而不是直接把种子种在稻田?

水稻为什么要插秧?而不是直接把种子种在稻田?这个问题是很多人比较好奇和困惑的一个问题。

水稻为什么要插秧?而不是直接把种子种在稻田?

在春季,在江南地区,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水稻田里,看到农民们很辛苦地在插秧,他们拿着一把把水稻的幼苗,将它们均匀地播种到了水田里。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把种子种到稻田里呢?这样可以方便很多。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水稻是一年生禾本植物,世界上一半人口都是以水稻的果实大米为生。

水稻插秧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传说中这是神农氏教导人们掌握的技术。

从古代起,农民们就会选择一块秧田,把经过挑选过的饱满厚实的水稻种子播洒在其中,专门培育水稻幼苗。
水稻为什么要插秧?而不是直接把种子种在稻田?

水稻幼苗植株较小,需要的养分较少,集中育苗,施肥和杀虫,便于管理,可以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秧苗的品质。

当幼苗长到20~25天时,开始进行移植,我们可以将一棵棵优质的秧苗均匀地种植到水稻田里,植株不好的幼苗则被淘汰。
水稻为什么要插秧?而不是直接把种子种在稻田?

优质的幼苗在稻田里生长,每一棵都能长成粗壮的水稻成苗,结出饱满的稻谷,有可以保证的亩产量。

但是如果把一把种子随意散播到稻田里,就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播种的密度不能均匀,有些太密集,有些又太分散,有些秧苗长势很好,有些秧苗的情况很差。

单位面积上的水稻产量无法得到保证,生产效率会非常低下。
水稻为什么要插秧?而不是直接把种子种在稻田?

所以说到底,水稻的移植种植方法是出于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的考量而产生的先进种植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