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辛棄疾說的元嘉草草是什麼故事?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


辛棄疾說的元嘉草草是什麼故事?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


南宋大詞人辛棄疾在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有一句傳唱千古的名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此句常被後世用來諷刺欲成就一番業績,但卻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人。那麼,這句詞中所說的,到底是一則什麼樣的典故?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辛棄疾說的元嘉草草是什麼故事?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


宋文帝的野心


在南北朝中的南朝四朝裡,由劉裕建立的劉宋政權是其中第一個朝代,也是四朝中享國最久、疆域面積最大的朝代。南朝一共170年,僅劉宋就佔了60年。劉宋在當時雖然只有半壁江山,但其國境線卻一直向北推進到河南和山東半島,勢力範圍比其夙敵北魏要大得多。可是,宋武帝劉裕死後,少了這個強勁對手的北魏開始大規模攻宋,相繼奪取了劉宋在豫魯兩地的大片領土,將兩國國境南移至淮河北岸。到了元嘉元年(424年),宋文帝劉義隆(劉裕第三子)即位。他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開創了後世稱之為“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國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於是乎,收復失地、找北魏算賬,便被宋文帝提上了議事日程。

元嘉七年(430年)四月,宋文帝命大將到彥之率軍北伐。到彥之領兵五萬,走水路溯黃河西進,收復了位於河南的虎牢、滑臺、金墉等地。

但由於他將戰線拉得太長,以至顧此失彼,結果入冬之後在魏軍的反攻下一敗塗地,不得已只能燒掉戰船輜重,狼狽撤回劉宋境內。次年,為挽回頹勢,宋文帝再命檀道濟北上。檀道濟率軍在二十多天中連打三十仗,雖然重創魏軍,但糧道被斷,最後也只能無功而返。

兩次北伐大大消耗了劉宋的國力,也令宋魏之間的強弱態勢發生了逆轉。而且當時北魏還在與赫連氏建立的夏國作戰,卻仍然有餘力對付劉宋,可見宋弱魏強,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到元嘉二十七年(450年),自認為時機成熟的宋文帝卻決定再發大軍,進取中原。其實這時候,北魏早已一統北方,沒有了後顧之憂;而劉宋則因為內部一系列相互傾軋,實力更加衰弱。但宋文帝無視這些,強要出征,不得不說真是有些記吃不記打。正可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那些喜歡拍馬屁、卻又不知彼不知己的大臣紛紛迎合宋文帝,比如王玄謨,他已年過六旬,整日裡就喜歡空談兵事,還自詡建樹頗高,能與諸葛孔明相彷彿。宋文帝聽了他的高談闊論後大喜,說聽彥德(王玄謨字彥德)所陳,有封狼居胥之意(指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山而還)。御史中丞袁淑更會扯淡,他說陛下席捲趙魏之後,定要封禪泰山。臣得此良機,願獻上一篇《封禪書》。宋文帝聽後,高興地手舞足蹈,似乎整個中原已經回到了劉宋的版圖。

辛棄疾說的元嘉草草是什麼故事?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


開始很順利


當年七月,在群臣的一致忽悠下,早已按捺不住的宋文帝正式下詔出師。關於這次北伐中宋軍的部署,史書記載得十分複雜,如果照實而寫,恐怕大家會被搞暈。因此在這裡只說個大概,使讀者容易理解。

北伐軍中最東邊的一路,也是此次北伐的主力,由那位自比為諸葛孔明的王玄謨統領,他們走的路正是元嘉七年到彥之走過的那條水路。元嘉二十七年雨量充沛,大軍坐船航行沒有任何問題,進入黃河後,可直取碻磝(山東茌平西南古黃河南岸)。雍州刺史、隨王劉誕(宋文帝子)率最西邊的一路,從襄陽(今湖北襄陽)北上,取弘農(今河南靈寶北)。這兩路之間,也就是大體上位於今天江蘇徐州到河南中部地區,還有幾支偏師,就不一一細說了。

剛開始,宋軍進展十分順利。北魏在碻磝、樂安(今山東博興東北)的守軍自忖宋軍勢大,紛紛不戰而退,這些地方未經廝殺就被宋軍接收。王玄謨命沈慶之守碻磝,自己率軍直撲滑臺(今河南滑縣東)。前面說過,王玄謨部是此次北伐的主力,所以兵力最多,裝備也最精良。但王玄謨本人卻極不靠譜,滑臺城中茅草屋很多,部將建議用火箭往城裡射,敵軍必亂,滑臺可乘勢而下。但王玄謨生恐把城裡的財物燒掉,那樣就啥也搶不到了,於是不肯使用火箭,導致宋軍攻城失利,官兵也十分疲憊。當時有不少中原義軍見宋軍北伐,都紛紛趕來投奔。王玄謨不信任義軍,把他們的隊伍拆散,配屬給自己的親信,令中原百姓大失所望。不僅如此,這廝還向百姓強索財物,每家要進獻一匹布、八百隻梨來犒軍。如此做法,只能令滑臺軍民堅定決心抵抗到底。

再看劉誕的西路軍,他們打得要比王玄謨強得多。有一位老將軍龐季明,主動提出要去關中發動百姓反魏,獲得允准。他從襄陽北上,穿過魏軍重重警戒線,抵達今天的河南盧氏縣,說服當地人趙難起兵響應。宋軍以趙難所部為嚮導,一路無阻,順利攻克弘農。當年十一月,西路軍與魏軍重兵集團在陝城(今河南陝縣西南)相遇,宋將薛安都率軍一馬當先衝殺過去。他是員悍將,在陣中來往廝殺,打得性起,索性卸去盔甲,怒目挺槍衝擊魏軍。他用力過猛,一下子揮斷了槍桿,就換一根再打。有這樣的榜樣,宋軍誰還不玩命?打了兩天,魏軍大敗,主將洛州刺史張是連提等三千多人被殺,另有兩千餘人被俘。宋軍隨即攻克陝城,又攻克潼關。一時間,關中豪傑聞風而起,不少人派使者去與宋軍接洽,表示願意歸順。一時間,劉裕入關中的那一幕,似乎就要重演了。

辛棄疾說的元嘉草草是什麼故事?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


轉折


前線告急,令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不敢怠慢,立即親率精兵,晝夜兼程南下馳援。這位在後世以其字“佛狸”聞名於世的馬上天子果然了得,他得知王玄謨部是宋軍北伐的主力,而這位統帥又不諳軍事後,遂毫不猶豫直奔滑臺。十月,太武帝到達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南),先派幾個人利用夜色掩護潛入滑臺,告訴守軍援兵已到,穩定了城內軍心,隨即又登城觀察宋軍部署,而後返回營中。太武帝得回報,瞭解到王玄謨並無防備,當即下令全軍出擊。黑夜中,魏軍故意把鼓聲擂得震天響,喊殺之聲鋪天蓋地。王玄謨被嚇得六神無主,倉皇之中只喊了一個“走”字,便撥馬而逃。宋軍頓時全軍潰散,被魏軍殺得血流成河。魏軍斬首一萬餘級,繳獲的兵器、鎧甲、車仗等堆積如山。虧得宋將垣護之在後死戰,這才掩護部分官兵安全撤回,沒有全軍覆沒。

由於王玄謨部是宋軍北伐的主力,所以其潰敗基本宣告了宋文帝北伐的破產。魏太武帝馬不停蹄窮追猛打,宋軍只得被迫放棄之前收復的碻磝等地,狼狽逃走。而宋文帝在收到敗報後,認為西路軍也不宜繼續前進,下詔讓劉誕班師。於是薛安都等將只得含淚撤出辛苦打下的潼關、陝城等地,退回襄陽。這次雄心勃勃的北伐,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辛棄疾說的元嘉草草是什麼故事?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


飲馬長江


北伐結束,該輪到北魏還擊了。憋了一肚子火的魏太武帝一口氣派出幾路大軍,對劉宋展開全面進攻。其中永昌王拓跋仁率八萬騎兵從洛陽出發,一路打到壽陽(今安徽壽縣)。宋將劉康祖手下只有八千官兵,且多為步兵,但他毫無畏懼,率軍拼死抵抗。他命將運糧車結為防線,將士有回頭看者,力斬不赦。魏軍猛攻一天,傷亡近萬,士氣大受挫折。劉康祖身受十傷,鎧甲都被血染紅了,仍死戰不退。拓跋仁仗著人多,將部隊一分為三,輪番衝鋒。最後宋軍不敵,幾乎全部陣亡,劉康祖頸部中箭,落馬而死。劉康祖和八千將士用自己的犧牲大大消耗了魏軍,使其無力攻取壽陽。拓跋仁惱怒不已,遂將壽陽周邊擄掠一空而還。

魏太武帝親率主力進攻彭城(今江蘇徐州),這時劉宋的江夏王劉義恭(宋文帝弟)、武陵王劉駿(宋文帝子)都在城裡。劉義恭聽聞強敵到了,上馬就想跑。劉駿攔住他,說自己願與城池共存亡,這才斷了叔叔逃走的念頭。

劉駿用大義感召彭城守軍,大家同仇敵愾,連敗魏軍。太武帝見彭城難打,遂繞城南下。恰好這時,由於擔心自己的寶貝兒子,宋文帝派臧質率一萬兵來救彭城。兩軍在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相遇,臧質大敗,只帶了殘部七百人跑進盱眙城。有人勸太守沈璞棄城逃走,沈璞卻說,敵人來犯,這正是我們殺敵報國的大好時機,為什麼要走?敵強我弱,這是事實,但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還少嗎?昆陽(漢光武帝劉秀破王莽軍)、合肥(曹魏名將張遼破孫權軍)兩仗,大家都忘了嗎?眾人聽罷,士氣大振。臧質入城後,二人同心協力,共同守城。

太武帝見盱眙也不好打,索性繼續繞城南下,於十二月十五日到達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當時在長江邊)。他讓官兵拆民房、扎筏子,揚言要渡過長江、直撲建康(今江蘇南京,當時是劉宋的都城)。魏軍兵臨長江,令建康陷入空前緊張的狀態,城內十六歲以上男子全部被徵入軍中守城。宋文帝登城瞭望,感嘆道,如果檀道濟尚在,胡馬怎會到此!看來檀道濟冤死前所說的自壞汝萬里長城,真是至理名言。

辛棄疾說的元嘉草草是什麼故事?它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


結束


魏軍在江邊待了一個月,因糧草接濟不上,加之後方還有盱眙、彭城等“定時炸彈”沒有除掉,也只好撤軍。魏軍回到盱眙,太武帝向臧質索取美酒,臧質讓人封了一罈子尿送去,惹得太武帝大怒,下令攻城。宋軍頑強抵抗,魏軍攻不進去,屍體鋪滿了城外。

太武帝為了洩憤,不惜斷送大量士兵的生命,他下令不惜一切代價,驅使官兵攀垣而上,還命人把死屍堆起來當階梯用。攻了一個多月,還是攻不下來,魏軍屍體堆得差不多和城牆一般高了。再攻時都不用雲梯了,直接踩屍體上就行了。打到這時,太武帝心裡也有些發毛。不久後,聽聞彭城宋軍欲出擊斷其後路,他只好下令燒掉攻城器械,並殺掉擄掠來的一萬多百姓,而後撤軍。

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劉宋軍民的死傷和被擄不知有多少,而魏軍將士也損失了一半以上,兩國都是名副其實的輸家。但經過這場大戰,南北朝由此進入了南弱北強、南守北攻的局面,南朝再也無法對北朝造成實質性威脅。而之後劉宋就是一筆糊塗賬了,宋文帝在位三十年,被太子劉劭所弒;劉劭自立為帝后,又被其弟孝武帝劉駿(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個武陵王)所殺。之後劉宋宗室內亂不止,王公貴胄被殺得七零八落,直至國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