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艘海狼级攻击核潜艇能否击败一艘大和级战列舰?

杨若枫


“海狼级”是世界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之一,能与它比肩的也许只有俄罗斯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而且可能还在某些性能上落后于“海狼”,也正是由于太先进,它的造价也扶摇直上!以至于美军仅建了三艘,转而建造利用“海狼”技术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但与“海狼”比它的技术水平要粗糙一些。

不要说三艘“海狼”,一艘就能全歼“大和”、“武藏”这两艘二战巨舰!因为它们之间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武器装备!
“大和号”这样的战列舰,理论上来说不具备深海反潜能力,就算是有为它提供反潜配置的日本驱逐舰随行,仅凭二战时代的声呐也发现不了在正常350米水下潜航的超静音“海狼艇”!二战期间的声呐水平是很低的,当时德国潜艇极限潜深是180米,而盟军的声呐水平在那个时代是最好的,即便是这样浅的深度,也经常性发现不到德国潜艇…现代高性能潜艇最深可以潜航到600米,每下潜100米声呐的探测能力就会降低10%!所以,二战期间的声呐对“海狼艇”来说没有任何威胁,反而是“海狼艇”的拖曳声呐会在100公里之外就能监测到“大和号”巨大的机械噪音!





MK48型反舰/反潜两用重型鱼雷,“海狼艇”的主要反舰武器,通常情况下要携带24枚。MK48型重型鱼雷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鱼雷之一,战斗部装250公斤黑索金高能炸药,鱼雷航程40节/30公里,可以在300米水下深度发射…而且它可以将尾部导线与潜艇的主动声呐火控计算机相连,由声呐提供目标准确方位后,会更加准确的集中目标!“海狼艇”可以在一分钟内快速的发射六枚MK48型鱼雷,可以同时攻击6个不同的目标,也可以集中打击一个目标。
“海狼艇”

打击“大和号”这样的坚固大型目标需要12枚以上的重型鱼雷攻击水线以下部分,水下兵器的战斗部装药的破坏效果 要高于在空气中的700倍,原因是水的密度高于空气,炸药爆炸之后能量释放的慢,海水受挤压后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对于舰船会形成很大的撞击伤害,也许龙骨会断裂导致舰体折断。

由于潜艇、声呐、鱼雷都是现代高科技产品,打击“大和号”这样巨大的目标基本不会出现“脱靶”,12枚鱼雷会全部击中,“大和号”就算是水线以下有厚甲也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毁伤,沉没是必然的事情!


皇家橡树1972


“海狼级”核潜艇与“大和号”战列舰是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武器装备,不可能出现正面对抗的机会,如果单纯从技术和武器威力上评价二者对战的话,个人认为1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就足以将“大和号”送入海底,哪里还需要动用3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仍被认为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核潜艇

“大和号”战列舰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的一款可以在北极冰盖下执行猎杀苏联/俄罗斯各类核潜艇的一款攻击型核潜艇,该级艇共有三艘,由于在建造中不断改进,每艘艇都不尽相同,其中,最后一艘“吉米.卡特号”于2003年服役。“海狼级”采用了高强度的专用钢材,最大潜深超过600米,水下航速达到35节,装备有先进的声呐探测系统及8具660mm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MK48系列重型鱼雷、“鱼叉”反舰导弹以及潜射“战斧”巡航导弹等,打击能力强悍!“海狼级”装备的球形艇艏声呐

“海狼级”是最优秀的水下“猎手”之一!

“大和号”战列舰是二战时期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战列舰,满载排水量达69000吨,装备3座3联装460毫米主炮、6门155毫米副炮、24门127毫米副炮以及156门25毫米防空炮等,火力强悍。除此以外,“大和号”战列舰的防护能力也十分强大,其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560毫米,舷侧装甲也超过400毫米,抗打击能力极强!“大和号”拥有庞大的体型和威力巨大的舰炮,但是对于“海狼级”核潜艇来说没什么威胁价值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如果“海狼级”核潜艇与“大和号”战列舰在远海正面对抗,“海狼级”核潜艇可以在100公里外就能发现“大和号”,并且利用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对其实施攻击,虽然“鱼叉”和“战斧”的穿甲能力有限,但是以“大和号”的防空水平也很难有效拦截,在第一波攻击下就能够将“大和号”上的外露装备毁伤大半,而且还有可能使其部分主炮失去战斗力;当双方距离进入50公里以内时,“海狼级”核潜艇即可以发射MK48重型鱼雷对“大和号”实施致命打击,尽管“大和号”战列舰防护装甲厚重,但是在面对MK48鱼雷200公斤高爆战斗部的水下攻击,“大和号”也扛不住巨大的冲击,而且MK48鱼雷具有线导、尾流自导等多重导引方式,用来打击“大和号”基本上不会失手。需要明确的一点时,在30公里距离以外,“大和号”基本上没有任何反制手段而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即使进入“大和号”火炮射程以内,在水下发动攻击的“海狼级”核潜艇也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被航空炸弹和鱼雷攻击的“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号”面对“海狼级”核潜艇没有还手之力,难逃被击沉的结果

对于大部分军迷来说“大和号”战列舰是一艘代表强悍力量的战舰,也有很多人对其有着“蜜汁自信”,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和号”战列舰在面对现代高度智能化的武器装备时,有着无法弥补的代差劣势!就像是一个手持大刀身披重甲的大将在500米距离上面对一个手持步枪的普通士兵时完全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一样,“大和号”战列舰与“海狼级”核潜艇的对抗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虽然“皮糙肉厚”能够多抗一会儿,但最终也难逃被击沉的结果,根本用不上3艘“海狼级”核潜艇一起上!

在技术代差的情况下,处于落后的一方可能连任何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对抗就已经结束了!


威呐解析


肯定可以的。先来看看海狼级攻击核潜艇与大和级战列舰的具体数据。


海狼级核潜艇是美国在冷战时期研制的攻击型核潜艇,其性能在今天看来都无法被超越。海狼级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为9145吨,最大下潜深度为610米。海狼级核潜艇的武器装备有MK48型鱼雷,鱼叉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水雷,一共可以搭载50枚各种导弹和鱼雷。三艘海狼级核潜艇一共有150枚各种武器。



大和级战列舰排水量为6.9万吨,装甲材料的总质量为2.1万吨。其水下装甲的厚度范围在75毫米-220毫米之间,越靠下越薄。其水上装甲板的厚度为410毫米。看的出来,大和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极其优秀。



要知道,当今武器的战斗部可不是二战时期可比的。美制MK48型鱼雷的装药量为100-150千克,单枚即可摧毁一艘大中型战舰。三艘海狼级核潜艇同时连射多枚鱼雷可击穿大和级战列舰的水下部分。还有鱼叉反舰导弹的攻击,摧毁大和级战列舰的水面部分。

所以说,三艘海狼级核潜艇能够彻底摧毁大和级战列舰。


江山何沉


别说用现代的海浪级攻击型潜艇,就是用二战时期美军或者德国普通的常规动力潜艇都能击败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也许你们都知道德国潜艇战玩得好,可是美国在二战时期的潜艇战也同样不赖,甚至比战绩的话美军潜艇都比德国潜艇要好。首先,美军和德军潜艇都有用潜艇击沉战列舰的记录,分别是德军U-47号击沉停在港内的皇家橡树号、U-53号击沉在巡航的巴勒姆号战列舰,美军潜艇鲑鱼号击沉朝日号战列舰、海狮号在台湾海峡击沉金刚号战列舰。所以连二战的潜艇都能击沉战列舰,更何况现代威力更强的攻击型核潜艇呢?
日本金刚级战列舰


,首舰金刚号就是被潜艇击沉的

日本在二战时期最为薄弱的就是反潜能力,后期日本的海上运输线被美军潜艇掐断,所以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才苦练反潜大法。而潜艇自诞生以来都是水面舰艇的杀手,鱼雷并没有在导弹出现后向大口径舰炮那样被踢下舞台,反而是技术研发越来越高,直到今天重型鱼雷的技术难度都远远高于弹道导弹,无论是今天还是以前的战列舰,都宁愿挨一发反舰导弹都不愿意挨一发重型鱼雷。

而现代攻击型核潜艇的隐藏能力非常强,线导鱼雷的命中率高达90%以上(我不用导弹,就只用鱼雷),而且就算被发现也不必深潜躲避,攻击型核潜艇水下速度也同样高达35节,和日本驱逐舰的最高航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即使被你发现了我直接反方向开足马力跑,大家都是35节的速度,你都未必能追得上我,所以速度是攻击型核潜艇的最大优势。所以潜艇对战战列舰肯定是稳赢的,因为当你发现潜艇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中雷了,战列舰一旦发现潜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掉头就跑。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这个题目问的真是太高看“大和”号了,说实话对付“大和”号只需要1艘“海狼”足以,甚至说连一半鱼雷都用不了。

从单舰性能上看,“海狼”级是世界上公认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不仅拥有35节的水下航速,而且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00米,自身噪声水平只有95分贝,这种技术水平以二战时期的驱逐舰根本就没有发现它的可能。即便“海狼”被二战时期的驱逐舰发现也完全有能力轻松逃脱,二战时期最有效的反潜手段就是深水炸弹,而那时的深水炸弹最大作战深度普遍也只有200-300米,攻击半径大概20米。而“海狼”级完全可以下潜到400米以下深度以30节以上航速脱离驱逐舰的跟踪。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配备的是AN/BQQ-5D综合声呐系统,其中TB-16拖曳线列阵声呐可以利用声海声道和汇聚区效应达到180公里的探测距离。而“大和”级战列舰这种巨型战舰在航行时散发出的航行噪音是非常巨大的,也就是说“海狼”有能力在100多公里以外就能锁定“大和”号并慢慢的追踪他。此时“大和”根本不知道在100公里外有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正在跟着他。虽然“大和”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拥有极强的反舰火力,然而他在反潜方面的能力为“0”,“大和”可能到沉没也不会知道到底是谁打的自己。

“大和”被击沉时共命中了10枚美制MK13型航空鱼雷,他是一种无制导直航鱼雷(也就是发射后只沿直线航行),射程6.5公里,装药量为600磅Torpex(Torpex威力是TNT的1.3-1.6倍),主要利用战斗部破开侧舷装甲导致进水。美军攻击“大和”时集中向其左舷发射鱼雷,左舷多次命中后大量进水最终向左严重倾覆。下面图2是武藏遭到鱼雷攻击的示意图,

而“海狼”级装备的MK48重型鱼雷自重达到1.5吨,具备自导能力,可以自动寻找“大和”号实施攻击,命中率比二战时期的MK13型直航鱼雷高的多。MK48的装药为610磅PBXN-102,虽然表面上看只比MK13多10磅,然而PBXN-102的威力相当于3倍TNT炸药,这样算下来MK48鱼雷的装药威力能达到MK13的2倍。而且MK48还配备近炸引信,专门在目标下方爆炸用于攻击舰船的龙骨部分,只要龙骨遭到严重损坏那么“大和”基本不会有什么生存希望了。

由于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以上,且液体的是几乎不可压缩的,所以鱼雷战斗部水下爆炸后会出现“气泡脉动”效应。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在水下产生气泡,这个气泡会急剧膨胀变大,当膨胀到气泡内部气压小于等于水压时,水压会将气泡给反着“挤”回去。但是气泡被水压压缩的过程中气泡内部气体压力又开始上升,升到大于水压时又会再次膨胀,这个过程这就是气泡脉动。然而位于鱼雷上方的军舰受到气泡脉动的影响,船底龙骨中部会先向上变形,之后又向下变形,这样就形成了龙骨“对折”的情况,这一对折就容易直接断掉。

我们上面也说了,“大和”沉没时被命中10枚二战时期的MK13型鱼雷,如果换用MK48型重型鱼雷直接攻击“大和”的结构部分,恐怕最多8-10枚就足以摧毁“大和”号战列舰。而“海狼”级最多可携带24枚MK48型鱼雷,也就是说连一半鱼雷都用不了。其实由于二战时期军舰和现代的技术代差,全球现役的攻击型核潜艇都有击沉“大和”的能力,毕竟大和没有任何反潜手段,即便他知道有核潜艇存在又如何呢?而现代鱼雷无论在装药还是引信上都有绝对优势,现代533毫米和650毫米完全有能力对付这个老式的战列舰。


雏菊西瓜Peterpan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肯定是海浪级攻击性核潜艇获胜。

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就像古代一个身高体壮重甲士兵和一个拿步枪的现代士兵对决一样。

通过数据对比,首先海浪的潜深在400米以下是小菜一碟,而且静音一流,大和号那古董声呐是不容易发现海狼核潜艇的,但海狼的声呐却能轻而易举的发现大和号。第二,海狼那几十枚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大和号的水面上层建筑,然后用重型鱼雷攻击大和号水下舰体,大和沉入海底是必然的。整个过程大和号根本无还手之力。


森哥1976


先说下海狼级潜艇的配置吧:

这是一型在冷战末期开始设计建造的潜艇,主要是为了对苏联的巡洋舰进行打击,并为美国获得水下潜艇战的优势而建立的。

如果要看海狼级潜艇是不是可以击沉6万吨级的大和级战列舰,那么主要就得看海狼级上面的武器是不是够用了。

海狼级潜艇的武器配置其实很简单,主要由两种武器构成,第一是533mm口径的MK-48重型鱼雷,第二则是其可以发射的UGM-109战斧式导弹和UGM-84鱼叉式反舰导弹。

先说鱼雷吧,MK-48鱼雷是美国标准的重型鱼雷,在海狼级潜艇上备有50枚。

这款鱼雷重量为1672千克,载有290千克的高能炸药。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MK-48鱼雷的设计,这是一款带有近炸引信的鱼雷系统。

这款鱼雷的近炸引信在头部两个部位,第一是在鱼雷的顶端,和寻的系统配合,第二个近炸引信在鱼雷的头部上方。在对水面舰只的攻击过程中会使用到第二个引信。这个引信可以确保鱼雷在目标的船底部爆炸,直接炸毁目标的水下部分。这和传统的攻击目标水线相比破坏力更大。


再回顾一下大和号被击沉的经过。

大和号在面对美军的鱼雷攻击机攻击中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被9枚鱼雷命中。由于是鱼雷攻击机进行的攻击,因此我可以判定这是美军在二战期间常用的MK-13鱼雷。

这型号的鱼雷使用了600磅铝粉混合炸药(272千克),看似和MK-48的290公斤炸药装药量差不多,只不过要注意的是MK-48鱼雷中装填的是PBXN-105聚合物炸药,这两种炸药的爆炸威力不可同日而语。PBXN-105是一种专门设计在水中爆炸的炸药种类,特点是在水下形成的爆轰波时间更长,这样就更加能使炸药的能量在水中传递出去。


如果9枚Mk-13就可以断送掉大和号的话,那么9枚MK-48也足足可以让大和号沉入海底了。


而且,发射了9枚MK-48后,海狼级潜艇中还剩下41枚鱼雷。这时是不是可以直接掉头去找到武藏号再来那么一波呢?


军武数据库


这是什么弱智问题啊!

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1艘海狼,轻松秒掉3艘大和!你可以把我说的放到任何专业军事论坛里,看看有没有人能反驳!


MartinRiggs


这个对决太不靠谱,好比相隔百米用双拳与子弹对决,毫无意义。

一艘海浪的造价几乎相当于当时联合舰队所有火炮主力舰,这本身对抗就很不对称。大和被击沉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会以为自己遭到了天谴。


约翰的甲壳虫


那你说说是自动步枪的射速快呢?还是弓箭射的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