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雍正王朝》中,雍正繼位當晚,為什麼很快又回到了府上?真的是為了解決鄔思道嗎?

月夜讀春秋


《雍正王朝》很多人對雍正登基後回雍親王府的舉動有很多猜疑,殺鄔思道幾乎成為一個很多人共同的認知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二月河先生在小說中明確指出雍正回去就是要殺潛邸這些幫他辦秘密差事的人的。

有人說八阿哥黨不服,宮裡不安全,其實宮裡才是最安全的,如果真不安全也是回府的路上。

原因:

一,十三阿哥胤祥奪了豐臺大營的兵權,派重兵把守了宮裡,張廷玉更是派人將眾位皇子分開送走,其實這正是一種變相監視。

二,鄔思道派遣五路兵馬保護了雍親王府,所以雍親王府也是安全不過的地方。

三,皇宮到一雍親王府的路上才是最容易安排人手的地方,如果老八真的想魚死網破他會把更多人安排在雍正回家的路上。

四,皇帝剛剛駕崩,作為新皇起碼要給康熙守陵的,不然剛剛登基的雍正不免遭人非議,被抓住把柄。原著中可是守陵守了二十七天才回到的家中。

所以電視劇中雍正回府裡很可能是在張五哥的陪同下秘密回去的。雍正回去的目的筆者覺得有這麼幾層


一,首先他確實要解決一些幫他辦秘密差事的人,因為坎兒的前車之鑑讓冷麵的雍正下了殺手。他可以把從小在他身邊長大的奴才悄無聲息的處死,同樣也會先下手為強,登基成帝后卸磨殺驢,狡兔死走狗烹。潛邸這些秘密差事的人都是定時炸彈,說不定哪天就是第二個坎兒,即使不是內心所願,也可能逼不得已走上背叛。

二,他可能要交代和宴請一些人,畢竟大家一路走來盡心盡力,有一個慶功宴還是必要的,所以這時候十七阿哥出現了。十七阿哥的出現筆者覺得目的有三:

  • 幫雍正處理一些人
  • 為自己某一個爵位
  • 祝賀四哥

三,“九子奪嫡”雍正的大本營在雍親王府,取得了勝利回自己的大本營不管是安排事物還是做什麼,總歸心理踏實。雍正自己心裡有點不放心,所以他回到府裡最先關注的一件事就是府裡五路兵馬的防務。

四,我們從鄔思道和十三阿哥胤祥第二天送別的對話可以體會到,雍正確實對雍親王府和粘杆處做秘密差事的有殺心。老十三胤祥在後邊選擇了低調摒棄了“拼命十三郎”的稱呼,也必然與鄔思道提醒和現實已經發生有關係。

雍正為什麼當晚沒有殺人呢?這裡所有人都要為鄔思道鼓掌,鄔思道的才華讓他們多活了一晚上,甚至更久。

1,鄔思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獻身說法講道理,自己是刑餘之人,只能幕後籌劃,不適合前臺治國。

2,鄔思道選擇半隱,自覺地接受雍正監視,以退為進穩住了雍正的急躁。

3,鄔思道以幾十年的君臣情義做例子,分開後必然互相想念,喚起了雍正的心中柔軟,所以這個事暫且擱置。

4,不管老十七來幹嘛,鄔思道一句“天子沒有私事”,勸退了老十七,也最後提醒了雍正要自行身份轉換,他已經不是雍親王了而是清朝的皇帝。


紅雨說歷史


就戲說戲吧,雍正之所以回潛邸,我覺得出於以下幾個原則:

一,當天夜裡,鄔先生是手握兵權的,而鄔先生又有大功在,生怕鄔先生挾功自重討價還價,必須回去摸摸底。

二,局勢尚未穩定,從宣詔到繼位的過程可以看出,八爺黨是不服氣的,所以宮裡不安全。

三,忽然得繼大統,又面臨這樣的局面,雍正是有些慌的,必須回去聽聽鄔先生對下一步的建議。


技術小嘍囉


康熙病勢垂危,連夜召集諸皇子齊聚暢春園,毫無疑問是為了宣佈繼位人選。胤禛懷著興奮又忐忑的心情,在步軍統領衙門的護送下來到燈火通明、護衛森嚴的暢春園,侍衛張五哥立馬迎了上來,他是奉康熙的旨意前來保護胤禛的。經過重門疊戶,層層守衛的甬道,胤禛終於見到了病得奄奄一息的老爺子。康熙強撐著最後一絲氣力,評價了太子、老八、老十四等皇子的人品心性,指出他們不適合繼承皇位的原因所在。康熙還把一串念珠交給胤禛,指出他遇事急躁,待人有欠寬和的性格缺陷,要求他“善待兄弟,善待臣民,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他們。”

隨後,老三胤祉、老八胤禩等諸位皇子一齊來到御榻前,這時康熙已經說不出話,勉強說了一句“傳位於四阿哥”,卻被別有用心的毒蛇老九趁亂起鬨說是“傳位於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草包老十扯著大嗓門隨聲附和。一時間,諸皇子們把剛剛嚥氣的康熙仍在一旁,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一出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的人間慘禍正在悄然上演。

老十三帶著豐臺大營的兵勇入駐暢春園,令八爺黨的黃樑美夢徹底宣告破滅。隆科多從乾清宮取來傳位詔書,當眾宣讀,迫使胤禩等人不得不俯首稱臣,參拜新君。胤禛苦心謀劃十五載,終於成功繼承皇位,改元雍正。

按理來說,父母雙親過世,做兒子的應當徹夜守靈三天三夜。可雍正卻在即位當晚,返回了潛邸雍王府。雍正迫不急待的趕回潛邸,顯然是有大事要辦,而且這件事還不能假手他人,必須自己親自去辦才能放心。

首先,他要清除掉那些曾替自己辦理秘密差事的心腹之人,首當其衝的就是第一謀士鄔思道。對於雍正來說,鄔思道實在太可怕了,他對帝王心術的研究之精深可謂出神入化,無人能望其項背。以前用他是為了繼承大位,現在大功告成,為了防止他如法炮製,輔佐他人上位,必須立刻把他除掉。

其次,雍王府管家高無庸知道太多奪嫡內幕,也是必除之人。高福被八爺府胡管家套出了智取《百官行述》的經過,高無庸奉命毒殺高福。胤禛秘密安置鄭春華,以鉗制太子的事,高無庸做為管家自然也是知情者之一,因此他是雍正必除之人。

最後,雍正返回潛邸暫歇,也是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由於宮內情形不明,貿然留宿宮內恐生變故。為此,鄔思道安排了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步軍統領衙門、善撲營和順天府衙門共計五路人馬護衛雍王府,由老十三居中調度,以策萬全。有道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雍正回到自己的地盤,能夠讓他更有安全感。奪嫡之路上慘死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回想起來總是會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雍正返回潛邸,也是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也為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加上一道保險槓。

最終,巧舌如簧的鄔思道用“三不可用”的理由,請求半隱於一個皇上看得見的地方,考慮到鄔思道在奪嫡之路上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雍正滿足了他的請求,讓他前去輔佐李衛擔任陝西布政使之職。


歷史茶坊


想解決鄔思道,也許是雍正回到府邸的一個想法,但事實上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可以說當天晚上雍正在得到皇宮的通知,要立刻趕往紫禁城裡的時候,從他出發再到十三爺進宮、隆科多攜帶聖旨回來,在徹底穩住局勢之前的這大半個夜晚,雍正可以說得上是如坐針氈,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他的內心都要應對不同的變化。

在他離開雍正王府前往皇宮的過程中,可以說此時的局面完全不受他控制,他不知道真正的繼位者究竟是誰?也不知道鄔思道能否憑藉著他的官防大印放出老十三,進而控制城外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他也同樣不知道老十三曾留給他的老部下名單中,這些人能否在這關鍵的一夜站在他的陣營裡,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會釀成大錯!



而到了皇宮當中面見了臨死之際的康熙之後,雍正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一些,因為康熙臨死前的遺言說的很清楚,鄔思道的判斷沒有錯誤,雍正就是下一個皇位繼承人,但是在這個時候,更多擔心的問題也同樣出現,面對父親康熙的遺言,八爺黨則直接表露出了一副不認帳的態度,聲稱自己沒聽清,控制著北京城軍事力量的九門提督隆科多也在此時外出去拿康熙留下了聖旨,可並不知道隆科多曾與康熙有過密會的雍正,根本無法判斷隆科多究竟出去幹什麼?真的是去拿聖旨,還是準備毀掉聖旨站在八爺黨這邊?更重要的是已經失去先機的八爺已經意識到了康熙並沒有將自己定為皇位繼承人,那此時他收買的京城內外的軍事將領必然也要聞風而動,尤其是豐臺大營方向的主帥成文運,此時的他早已厲兵秣馬準備隨時殺進北京城,一旦北京內外的軍事力量佔據到八爺黨這邊,雍正手中的聖旨隨時會變成一張廢紙,槍桿子在人手裡,你手裡的聖旨又有何用?

所以明明已經知道自己成為皇上的雍正,在短暫的休息之際仍然馬不停蹄地將令箭交給張五哥,讓其火速趕往雍正王府交給鄔思道,以備在控制城外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行動上做到更穩重,最終的結果也眾所周知,雍正的所有擔心都化為了烏有,老十三成功控制了城外的軍隊並進入紫禁城,城內的隆科多也及時站隊宣讀了早已備好的聖旨,雍正成為大清下一個皇帝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

但儘管如此,雍正仍然選擇要在繼位的頭一個晚上返回雍正王府,原因也很簡單,儘管自己已經穩操勝券,可多個重要環節的把握權並不在自己的手裡,而是分別被隆科多老十三鄔思道等人掌握,雍正必須要選擇回去看一看,這些可以擁護自己成為皇帝的力量,到底是不是真的站在了自己這一邊?

他回到了雍正王府,直到從鄔思道那裡真正瞭解到了當晚京城內外的軍事部署,幾路兵馬分別控制住了京城內外,他才慢慢的放下心來!當然他還有更多要做的事。



1、正如後來鄔思道暗示老十三的那句話,曾經幫助雍正做秘密事務的人,可能在當晚已經消失了,八爺黨雖然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但他們卻並沒有失去原有的勢力,雍正不會容忍在自己成為皇帝后,仍然被對手抓住辮子,提前洗清自己的黑底是必須要進行的工作。

2、儘管鄔思道是雍正的重要謀士,但對於老謀深算的雍正來說,他絕不可能把自己一生最重要的目的押寶到一個人的頭上,在鄔思道不了解的其他區域,他也同樣有著自己隱秘的行動,甚至也有著其他的幫手來協助自己操作,所以雍正也要確認這些人在這一晚上是否也按照自己的要求作出了相應的行動?當晚深夜十七阿哥突然拜訪雍正王府,也間接說明了這個弟弟也可能是一個暗中幫助雍正的四爺黨成員。

3、作為當晚雍正離開王府後,王府最高的控制者鄔思道,雍正在確認大功告成之後,也必然要重新回到自己的老巢裡,一方面要重新以主人身份控制自己這個最早的大本營,另一方面他更想詢問和試探鄔思道接下來的想法和做法,他的那句“有關鄔先生的安排,容朕後面再想想”。實際上就已經暗藏了殺機,人家辛辛苦苦協助你十幾年,最後你竟然告訴鄔思道我還不知道怎麼封賞你,究竟是你真的不知道?還是你壓根就沒想過鄔思道能活到最後?可見雍正的心裡的確有除掉鄔思道的想法,只是自己不曉得未來還會有什麼樣的阻礙,自己也不敢輕易除掉這個最好的幫手,當晚重回王府也是想試探一下鄔思道的態度,而早有準備的鄔思道也直接表現出了讓雍正放心的態度:不想當官成為有權之人,只想歸隱民間安心生活。頗為猶豫的雍正在確認鄔思道暫時不存在威脅後,也放棄了除掉他的想法!


遼寧資深球迷


當然。

只不過雍正與鄔先生認識這麼多年,怎麼說都有感情了,自然是猶豫了。所以親自回府去見鄔先生,而鄔先生很上道,什麼也沒要,而且提出半隱。

所以雍正一看,不猶豫了,放過鄔先生了!

當然這並非是過度解讀,古代卸磨殺驢的事情比比皆是,電視劇這般刻畫還是很正常的。


宋安之


其實鄔思道也早就料到了雍正會回來,畢竟知道雍正這麼多的秘密,如今雍正已經成為了皇帝,自已反而變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但是鄔思道顯然不想束手就擒,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選擇在一個雍正看得到,也能控制到的地方待著,所以鄔思道後來去了李衛那裡,顯然,這番話徹底打動了雍正,想到這麼多年與鄔思道朝夕相處,也從內心裡很感謝鄔思道對自己這麼多年的無私幫助。自已繼位了,但是沒有給予鄔思道獎賞,內心裡是有點愧疚的,所以同意了鄔思道的“半隱"。

第二天,鄔思道就去李衛那裡,十三爺相送。


東方京川


雍正皇帝在歷史上就是一個非常狠毒刻薄寡恩的皇帝,在剛剛繼承皇位不久的當天晚上,雍正皇帝就馬上回到自己的王府,是為了解決一些事情和人物,鄔思道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人物。

因為在歷史上,作為四阿哥的胤禛在爭儲時,一開始並沒有多大的優勢。因為他首先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再加上康熙皇帝其他的皇子有很多才能比他還要優秀。所以想通過正當途徑想爭奪儲位,不是那麼容易的。因此四阿哥在爭奪儲位的過程中,肯定動用了一些非常的手段,用到了很多人,鄔思道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

鄔思道在為雍正奪取儲位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出了很多計謀。要說這樣重要的人物,在雍正當上皇帝之後,應該重用和重賞他才對。但是雍正這樣刻薄寡恩的人恐怕不會這麼想,他更多的可能會卸磨殺驢,鳥盡弓藏。鄔思道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在雍正當上皇帝之後也開始謀求保命。

不過雍正回到王府也不是完全為了解決這些人,主要還是因為突然登上皇位,感覺宮中有點不太安全,要到王府中做一些佈置。此外,面對突如其來的局面,他還要回府向鄔思道的謀士,請教一些關鍵的問題,做好相對的佈置。這個時候,鄔思道主動向雍正交底,讓雍正放心,所以最後也就沒有殺他。

所以說在登上皇位的那個晚上,雍正回到王府是為了解決很多問題,並不僅僅是為了殺鄔思道。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雍正一直想當皇帝,只是沒有很好的機會和幫手,所以雍正一直處於蟄伏狀態,依附於太子手下,直到李衛、年羹堯、鄔思道等人各就各位,加上太子二度被廢,才使得雍正開始了自己的奪嫡之路。

在無數個夜晚,雍正和鄔思道徹夜討論,分析局勢,使得雍正能夠做到“步步為贏”,最終取得了皇位繼承權。可當雍正在當晚繼位之後,雍正立馬又回府了,到了府上第一句話就是問“鄔先生在哪裡?”。

雍正回府真的是為了解決鄔思道嗎?

鄔思道與雍正朝夕相處十幾年,早早就看出了雍正是一個刻薄寡恩、生性多疑的人。高福是雍正的心腹,他十幾歲就跟著雍正了,因為一件錯事,就被無情殺害。對於這一切,鄔思道都看在眼裡。

其實鄔思道也早就料到了雍正會回來,畢竟自己知道雍正這麼多的秘密,如今雍正已經成為了皇帝,自己反而變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但是鄔思道顯然不想束手就擒,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例如,當雍正進府後看到很多不認識的面孔後,就心生疑慮。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鄔思道通過十三爺胤祥調來的五路兵馬,表面上看是為了保護雍親王府的家眷,實際上則是鄔思道在自保。

畢竟府內這麼多眼睛,雍正也不好將包括鄔思道在內的秘密辦事的那些人全部處理了,也只能聽之任之。況且雍正也不敢保證這五路兵馬裡有沒有老八的親信,會不會在混亂中刺殺雍正?

其實當晚雍正還沒有決定如何處理鄔思道。

雍正此次回府,只是想給鄔思道出了一道難題,看鄔思道如何應付。如果鄔思道貪戀權位,不擺正自己的位置,那雍正必定會讓鄔思道死於葬身之地。

不過鄔思道也是明白人,早就把話準備好了。在於雍正的徹夜長談中,講了自己“三不用”,並且提出以“半隱”的方式打消雍正的顧慮,就是不在雍正身邊,但是會選擇在一個雍正看得到,也能控制到的地方待著,所以鄔思道後來去了李衛那裡。

顯然,這番話徹底打動了雍正。雍正也想到這麼多年與鄔思道的朝夕相處,也從內心裡很感謝鄔思道對自己這麼多年的無私幫助。自己繼位了,但是沒有給予鄔思道一點獎賞,內心裡也是有點愧疚的,所以同意了鄔思道的“半隱”。

第二天,鄔思道就去了李衛那裡,十三爺相送。

對此,你覺得雍正繼位後回府是為了殺掉鄔思道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他是真高明,知道雍正那麼多內幕,這種人在領導需要時是幫手,領導上位了就是禍害,但鄔思道又不敢徹底隱居,必須讓雍正找得到他,否則雍正不放心,所以最後才是半隱半留


小蘭愛旅遊


關於《雍正王朝》中雍正繼位當天晚上回到潛邸的原因,幾乎所有分析這部劇的小夥伴都眾口一詞說是要收拾鄔先生。

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如果真要是收拾鄔先生完全用不著雍正親自動手,他也沒有必要自己親自去跑一趟。

我認為雍正之所以回到潛邸住上一個晚上其實有以下幾點原因:

1、雍正想要到自己熟悉的地方靜一靜。

當天晚上關於皇位的爭奪看似平常,其實是險象環生。如果不是十三爺胤祥及時收服豐臺大營,帶兵勤王。

局面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很可能隆科多當場就會反水,雖然張廷玉有康熙的制裁隆科多的遺詔,但是如果八爺胤禩趁機篡位,隆科多帶兵擁護,這份遺詔還有多大的分量還真是不好說呀!

因為遺詔說是隆科多隨八爺和十四爺謀反,如果八爺篡了位,他絕對不會承認這份遺詔的,張廷玉很可能都不敢拿出來。

所以說當時的皇宮裡面已經是亂成一團,雍正的心裡也是非常的疲憊,角色突然轉變帶來的不適應,讓雍正想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靜一靜,也許會自己念一唸佛也不一定。

2、雍正想要尋求一下安慰。

還是和上面說的類似,雍正在暢春園繼位的時候,雖然八爺黨迫於形勢低頭下跪。但是心裡面無疑是不服氣的,雍正心裡面的一塊大石頭並沒有落到底。

急需要找一個人來對自己進行一下肯定,通俗的說就是安慰一下,其實在登基之前,許多時候鄔思道就是起了這個作用,當雍正迷茫和彷徨的時候,都是靠鄔先生來堅定自己的信念。

所以雍正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問鄔先生呢?看見鄔先生給自己行禮,又說:“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但是卻發現似乎回不到“鄔先生叫自己四爺的時候了”,於是打了個哈哈,你的名份容我慢慢安排。

這個時候鄔思道提出了“三不可用”和“半隱”的想法,於是雍正同意了鄔思道的想法。

3、總結

所以說雍正回到潛邸時專門為了解決鄔思道,有些“小題大做”“大材小用”的意思,其實這個並不是“緊急而重要”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急不可耐的非要當天晚上就解決掉。

而鄔先生當天晚上趁機提出離開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因為第二天雍正到皇宮中後,就不是鄔思道相見就能見的,如果不給雍正一個明確的解釋就偷偷溜走,恐怕才會引起雍正的猜忌,引來雍正的追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