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蜀漢建國的時候諸葛亮的官到底多大?比張飛、法正如何

因此在221年裡,原本被荊州丟失、關羽戰死的悲涼氣氛籠罩著的蜀漢,一躍出現了大量的“祥瑞”“吉兆”。先是劉豹、張裔、譙周等一群中級官員聯名上書,彙報這些吉兆,認為這些是上天的旨意,預示著劉備應該稱帝。接著,許靖、糜竺、諸葛亮等一群高級官員也聯名上表,從天下的政治格局著眼,希望劉備順應天意人心,登基稱帝。

然而劉備集團也並非是全票贊成稱帝。存在少數不和諧的聲音。

比如費詩,這位善於言辭,曾經成功勸說關羽接受封號的文官,就不贊成劉備稱帝,他說:“大王您因為曹操父子篡位,所以才不遠萬里集合義兵討伐他們。現在逆賊還沒討平,您自個先稱帝,這不是讓人抓把柄麼?”

蜀漢建國的時候諸葛亮的官到底多大?比張飛、法正如何

(費詩)

諸葛亮屢次推薦的劉巴也不主張這麼快稱帝。

劉備心裡其實還是很想當皇帝的。所以費詩給貶官了。但這些反對意見,也讓劉備心裡犯嘀咕,下不了決心。

這時候,諸葛亮再次出馬,勸劉備說:

“現在曹丕篡奪漢室,天下都沒有正主。全國人民憤恨曹賊,可惜找不到帶頭人。您作為漢朝的後裔,本來就應該即位稱帝啊!咱們集團的文武英雄們,不辭辛苦的跟著您,也是為了幹出一番功名成就。要是您再這麼推三阻四,恐怕人心會散了哦。”

什麼“祥瑞”,什麼“上天旨意”,都一邊去吧。諸葛亮短短几句,從兩個層面說出了更本質的內容:第一,天下需要您稱帝來挑起興漢反曹的大旗,這是公;第二,劉備集團的文武需要您稱帝來給他們一個“攀龍附鳳”“雞犬升天”的機會,這是私。要是您不稱帝,那麼天下大勢不可收拾,您自己的部下也不可收拾。

話說到這麼明白,劉備也就下定了決心。公元221年的農曆四月,成都郊外舉行了儀式。劉備自稱皇帝,改元章武,立吳懿的妹妹為皇后,劉禪為皇太子,任命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就這樣,正式建立了三國中的第二國——蜀漢。當然,他們的正式稱呼還是“大漢”,自認為完全是東漢皇朝的自然延續,而非新建一國。

蜀漢建國的時候諸葛亮的官到底多大?比張飛、法正如何

在公元221年新成立的蜀漢帝國裡,諸葛亮是當之無愧的二把手。他的官職,由劉備稱帝前的“軍師將軍”“署大司馬府事”一躍成為“丞相”——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同時,還錄尚書事,假節,大權在握。

這幾項官職中,“丞相”為百官之首。“錄尚書事”意即掌管政府實權。“假節”即代表皇帝,可以不經皇帝批准而殺低級官員。

三國時代當過丞相的人不少,但一說“丞相”二字,前半部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曹操,後半部則是諸葛亮。兩個比較,“諸葛丞相”的印象可能還比“曹丞相”更深。

至此,諸葛亮到達一生的巔峰權位。在這個位置上他一待就是十四年。為了這一聲流傳千古的稱號,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蜀漢建國的時候諸葛亮的官到底多大?比張飛、法正如何

位極人臣,終身富貴,這是多少人幾輩子的夢想。然而這一刻,諸葛亮心中多半是沒什麼成就感的。因為他個人達到高位的同時,蜀漢這個新建立的國家,卻是一開始就處在風雨飄揚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