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歼-31的战斗机怎么样?

灬辉辉


首先,歼-31战机的定位是类似F-16和F-35之间的前线轻型战机,也就是说歼-31在未来战场将主要承担和歼-20一起夺取制空权。但是奇怪的是,一款号称空战的轻型空优机在机体的设计上却和扫地机F-35如此相像。其一,歼-30的翼面积很少,发动机推力小。这意味着歼-31战斗机将不具备很强的挂载能力和过载机动能力,与此同时燃油的减少也使其作战半径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削减,滞空时间也是一样如此。

在未来,假如歼-31顺利进入中国空军,歼-31的地位可能更多的是一款多用途对地攻击机,主要的取代方式的歼轰-7和歼-16。然而,目前的歼-31假如不能做出决断的话,很有可能连成为对地攻击机的机会都没有。众所周知,歼-31在研发之时就被称为是一款空优机,但是其被取消的襟翼结构实在是很难和机动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沈飞在外贸和内需上也一直都做不出决断。

涡扇-13的性能也许使得将来可能购进歼-31的巴基斯坦不会嫌弃,但是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装备涡扇-13的歼-31就有些望梅止渴了。歼-31真正决断的并不是外贸和内需,而是研制时的态度。目前,歼-31虽然推出了2.0版本优化了各项结构,但是沈飞仍然是以非常低端的性能水准设计歼-31的。无论是从未传出的发动机优化升级还是对空战和多用途定位的不思考,最终都会将歼-31拖入无底深渊。外贸并不意味低端,低配也不意味低端,歼-31假如设计时就跟F-35一样,没准所有问题早就迎刃而解。


贞观防务


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目前S段位的战斗机,主要有三型:美国F-22,中国歼20,俄罗斯T-50。这三型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五代战斗机。隐身能力是各国的极限水平。

此外,这三型战斗机还有一个相同点,它们都是重型战 斗机。在技术水平同代的情况下,重型战斗机的战力必然高于中型战斗机。

图一:2.0版歼31虽然进步大,但细节仍然粗糙。

目前A+段位的战斗机,只有一种,就是美国的F-35。虽然这货只装备了一台发动机,然而这货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超虫。而超虫向来被认为是重型战斗机。称F-35为肥电不是没道理的。

F-35别看肥,它的设计指标之一是格斗不弱于F-16。它的空战能力和对地打击能力都相当出色。装有EOTS和EODAS两大神器,雷达航电也相当NB。

图二:小看F-35,会吃大亏。

以上两个段位的选手,歼31对抗没戏。

接下来的A级选手就是欧洲双风和超虫、F-15。歼31的最大优势就是隐身性能优于这些机型,考虑到中国雷达水平开挂般长进,在空战中,歼31有可能作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但能否必胜不好说。

再接下来就是B级选手,比如F-16,鹰狮,和三哥的一大票苏30,幻影2000,对抗这些机型肯定有优势。

图三:F-22虽然出得早,但实力还是可以的。

歼31毕竟还没到量产阶段,中国是不是要装备一型打不过F-35的五代机不太好说。目前也没有国外金主肯掏钱。作为一种验证机,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目前气动设计和隐身设计相当粗糙,武器集成和超声速巡航更是没影的事。观察后续吧。


厉兵


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取得了比较大成就,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歼-20和FC-31这两种隐身战斗机。歼-20得性能可与F22相媲美,而FC-31则是中型五代机,也只能和F35相提并论了。基于广大军迷们的语言习惯,在接下来姑且将FC-31称为歼-31吧。该机采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系列先进成果,3D打印,DSI进气道,垂尾切尖,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隐身涂料,复合材料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令歼-31战机的性能出类拔萃,足以与F35相抗衡。


图为歼-31战斗机

歼-31安装有两台中推发动机,目前是俄制RD-93,目标的先进中等推力发动机涡扇-19也在稳步的的研制中。或许RD-93的性能不如人意,毕竟是两台,要比F35的一台发动机有保障。一台出故障时,还可以依靠另一台返航。作为五代机,隐身性和航电性能是衡量一架战斗机的技术指标。歼-31的隐身性能不用怀疑,以常规启动布局为基础的隐身性一定不差,可以看到的是歼-31战机外表极其光滑,凸起物几乎找不到,粗略估计其隐身性能比F35要好,应该到达F22的水准。



图为F35战斗机

歼-31的航电性能要略逊于F35,毕竟美国的电子技术在哪放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综合化信息管理系统,大屏显示器等等这些方面与世界最高技术相比也不遑多让。之所以说歼-31的航电系统不如F35,主要是雷达的多功能性,电子战设备的指标不如F35。众所周知,F35安装有EODAS全方位探测器,在此系统的帮助下F35在近距格斗中,使用AIM-9X格斗弹也可以与具备超机动的战斗机一较高下。而歼-31却没有安装此类设备,受限于RD-93发动机的性能,致使歼-31的机动性在五款五代机中处于下风。


图为涡扇-19发动机,代号“岷山”

总的来看,歼-31战斗机的性能也是不错的,能对付目前所有的战斗机。作为一款主攻外销的机型,它的出口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区域拒止


歼31战机是沈飞推出的新一代隐身飞机,目前正在试验,一般称为FC-31。和歼20不同,它走的是中型战机路线。在气动布局也是传统的隐身布局,歼20的布局则比较大胆,首次在隐身飞机上采用鸭翼设计。歼31的身板要比歼20 小很多,采用的依然是双发动机设计,目前用的是俄制RD-93发动机,也就是以前米格29用的那款。从隐身角度出发,歼31具备隐形飞机的特质,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

歼31面对非隐身飞机,拥有隔代优势。面对上一代飞机,空战中取胜的把握还是很大的。但和其他隐身飞机相比,它的动力和火力都有欠缺。

RD-93发动机基本上可以满足歼31的需求,但要实现隐形机4S标准中的超音速巡航,基本上不太可能。超音速巡航看起来好像既不能进攻,也不能用来隐蔽,但其实该指标会影响飞机的作战效能和机动性。如果不能实现超音速巡航,隐形机的战力会打一些折扣。

接下来就是机载导弹的问题。由于歼31机身较小,还采用了双发动机,其机内可用空间就会不足。弹仓可搭载的导弹数量会受到限制,不太可能比歼20多。在空战中的火力就略显不足,对地攻击能力也受影响。

歼31本身的隐身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其布局就是典型的位隐身考虑,在其他方面有所牺牲。沈飞在舰载机方面经验丰富,未来歼31的改进型还是有可能会上舰的。同时歼31主打外贸出口,以物美价廉的发展路线争取拿到国外订单。毕竟F35和苏57这种高端飞机,一般国家是买不起也用不起的。


兵说



笔者个人看法,歼31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

直至目前,歼31所有技术的细节数据并没有发布,人们所了解的仅限于它是一款中型双发五代机(中国称四代),其厂家代号为FC31,外界普遍称其为歼31,再就是到目前为止,没有权威发布中国军方已经釆购,仅此而已。不知那些行家依据什么数据来贬损这种中国第二款定位为与J20高低搭配的四代战机。

笔者并不否认美国装备的先进性,至少至今在已服役的全世界所有战机中,除歼20以外,还没有任何一个机型可与猛禽、闪电2相匹敌。是因为FC31和Su57还末服役。俄罗斯的su57是别家孩子,先不去讨论它。就先说说咱自家这个因为还没上户口,就不太招人待见的孩子吧。

FC31是2012年,在歼20原型机试飞不久后,以粽子的模样亮相的,它是由沈飞独立研发,面对舰载、陆基两用和外销两个市场的中型四代战机,它的设计定位是与歼20高低搭配的地位。这一点类似于美国的F22和F35,(F22造价近2亿美元,F35最终造价不足九千万),而歼20造价与F35相当。FC31不足四千多万美元约合三亿人民币以下,一架F16V也差不多是这个价钱了。由此显而易见这架FC31的定位是可以大批量列装的主战机型。



另一方面,FC31的性能,不知有些人根据什么把它贬得那么不济。

气动外形,它没有釆用歼20的鸭翼布局,照理其隐身性能应该优于歼20。是成飞对沈飞技术封所了吗?但成飞和沈飞同为国有重点战略企业,又同属中航一家母公司。技术封锁?难道成飞会象西方对中国那样对付沈飞吗?包括形身涂料技术,成飞不但不可能对沈飞搞技术封锁,甚至必要时会带着全套技术和科技队伍,支援沈飞,必竟是在一个中国、一个母公司之下的二个分支单位。

机载所有操作系统,沈飞原本就拥有全套技术,不知是什么原因,在那些不待见这架飞机的人嘴里沈飞人就那么不堪了,能把这架机的三个主要电子系统造到三代机以下水平。

众所周知四代机四S指标中的电子部分,也适合于三代甚至二代机型。不知道沈飞是脑袋进水了还是差钱儿了。非得把这最关键的大脑、眼睛、神经系统弄成个傻子、瞎子、或者脑瘫呢?要知道,在这些项目上,中国比任何国家只有领先而无落后,特别是雷达探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尤为明显,难道沈飞是后娘养的?这些东西国家只给成飞而拒绝沈飞吗?没道理!

发动机,这是此前中国所有飞机的最大短板,但现在不同了,继太行10B涡扇动动机大批配装战机以后,近此前峨眉WS一15涡扇矢量推力发动机已经装机飞成功,这种基于我国新材料、新技术专为四代战机配套研发的小涵道比的大推力发动机,推重比与F119相当,达到10.9仅次于F135,在它的推动下,歼20性能已经独步天下。那么既然峨眉15能够助推歼20一飞冲天,为什么不能让FC31一鸣惊人呢?

至于FC31至今仍末看到军方的釆购意向,笔者个人认为这有可能的因素。因为FC31.的设计定位为舰载型,而如今两艘航母有飞鲨供使用,在没有急迫压力下,FC31尚末定型之前不可能把飞鲨弃之不用,中国还没有那么財大气粗。只有在末来003航母服役后,到那时FC31才能找到用武之地。有人用歼20又一次把FC31的这条上舰给堵死了。

把歼20改成舰载版,你知道这里的难度南多大吗?它不仅仅.需要折叠机翼,也不仅仅需要加固前起落架,再加个尾钩了事齐活了?它涉及到整个机体结构加固的问题,这个问题放在三代飞鲨身上不是问题,但放在歼20这种四代隐身战机身上,就是个大问题,弄不好会大大影响整机隐身性能的,也无异于重新设计一款难度超过歼20的舰载隐身战机。

当然我们不是决策者,仅仅做为一个爱好者的角度,我们可以口无遮拦,大嘴无忌,各抒己见,分享知识,分享快乐。所以笔者个人的这些浅薄见解,友们姑妄听之,一笑置之。


铁岭锋


作为当今世界美国之外唯一一个正在同时研制两型五代机,且成功率不比美国差多少的国家,中国第二种五代机J31鹘鹰自面世以来就受到中国军迷和全世界的关注。相对于国内军迷的自豪和祝福,国外关注者的动机就相对复杂的多了,嫉妒、羡慕、甚至诅咒者恐怕都不会缺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当然希望中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对于J31鹘鹰我们也是热切盼望他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振翅高飞,成为中国国家安全乃至其他国家空防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但是,理想和现实向来都是有差距的,从目前的现实来看J31鹘鹰距离捍卫中国领空和世界其他国家领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对于歼20战机首飞前就已经确定国内装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进展神速的优越条件,J31自首飞以来就充满不确定性,至今为止客户不明、投资乏力现象极为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我个人认为是J31研制主体偏离市场太远,为了研制而研制。

J31是沈飞在中国五代机项目竞标失败下,自筹资金的产物。厂家在没有国内订货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发展,最后吸引国内客户大批量装备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先例在中国并不鲜见。沈飞想复制这条道路没有问题,但前提是装备要有吸引力。

J31鹘鹰战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亮点,中规中矩,各方面性能都不突出。如果不是隐身这一优势,以J31的各项指标性能,中国军方都不会多看他几眼。如果J31是在中国军方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发展的,勉强被接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但是J31发展之时中国军方已经确定会装备性能先进的歼20战机,在这样的情况下,研制方最应该做的就是深入研究中国客户的需求,发展一种拥有在一些性能上超过歼20、能够弥补歼20的一些不太突出的、又特别受使用者欢迎的优势技术的战机,而这种满足必须是具有吸引力的技术,而不是不太稳定的性价比。这种要求在现在的J31战机身上完全看不到,J31无论是作战半径、隐身性能、航电性能、机动性能都没有能够超越F35甚至歼20的一些亮点,国内需求渺茫。至于被人津津乐道的上舰部署需求,从性价比考虑,改进歼20这样的重型机使其满足航母使用、远比发展J31划算的多。

和枭龙战机不同,J31没有稳定和拥有庞大需求的国外客户,如果国内不装备,国外又没有稳定客户,盈利是很难的。五代机在世界市场的需求的确不小,但是,有这种需求、又能够满足自身这种需求的国家基本都是西方军火势力范围,所剩不多的市场还要面临俄罗斯的竞争,中国传统市场要不是用不起、要不就是需要数量有限,而J31现在中规中矩、没有亮点的现实,中国战机的优质客户巴铁也是不会喜欢的。

因此,J31需要下大力气给予改进,首先,在机动性方面必须下足功夫,矢量推力发动机、F35不具备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亮点。其次,在航电等电子系统方面另辟蹊径,强化一些一线部队很喜欢的性能,做到人无我有,吸引客户。如果说一项技术的先行者很难,那这项技术的模仿者会更难,中规中矩、除了隐身毫无亮点的J31要走的路还很长。(草原狼军团)


谷火平


歼-31上舰的可能性大吗?

在我看来歼-31具备上舰的资质,但是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空军,主要的原因有二个。

第一:歼-31的性能值得存疑,歼-31使用了从米格29上生产的RD-93加力发动机。歼-31在使用同一发动机的前提下,体型类似的情况下。最大起飞重量多了8吨,航程多了接近几百公里,确实很难让人理解。其目前的性能可能只是在未来使用国产WS-13改进型的才会得到的性能。所以,即使歼-31采取了前起落架采用了双轮设计,起飞重量也低于常规舰载机上限的34吨,但是其只有变成“完整体”时,海军或许才会投来眼光,毕竟这样的一款机型,除了隐身性能,其他的能力可能都不如现在的歼-15,虽然目前美国福特号航母也有F-35C和F-18的搭配。但是其F-35C五代战机无论是航程,载弹量,机动性能,信息融合度都要高于大黄蜂战斗机,所以更多的F-18才是“低配机”。


第二:歼-31当初设计就是为了进行出口,虽然设计了双轮起落架,但是歼-31并未参与海军舰载机的竞标。未来即使竞标,歼-31也将会成为像枭龙1号机一样的原型机,然后进行不停地改进,毕竟,假如你不能拿出一款性能远超于歼-15的五代战斗机,确实很难得到中国海军的青睐。歼-31虽然国内前途渺茫,但是其为中国铺垫下了研制五代中型战机的经验,未来以歼-31为原型设计一款新战机也不会没有可能。且歼-31在海外一亮相时就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注意,未来用来出售给买不起,买不到F-35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许才是歼-31最好的选择。


浩汉防务论坛


歼-31的气动布局很接近美国的同类产品。隐身性能应该不差。目前的短板还是发动机。

作为低档的隐身战斗机,歼31不应该比拼载弹量,能带四枚中距弹即可。翼尖再可以带近距红外弹,机腹一个副油箱就够了。即使开始不隐身,在接近敌机一百公里时抛掉副油箱,恢复隐身状态。以后会出现隐身外置弹仓,适合携带近距离红外导弹,导弹也要设计成隐身外形。

在对外合作上有能力的国家中,美国和欧洲是不可能的。日本印度更不可能。和俄罗斯合作倒可以.,只是俄罗斯没有小一点的发动机配套。

歼31上舰比较适合。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歼31战斗机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从歼31战斗机的定位来分析,一味的贬低或者吹捧都是不理智,不科学的。首先,歼31的设计定位是一款类似F35的中型隐身战斗机,在成飞完美设计定型生产出歼20之后,沈飞作为企业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隐身战斗机必将是未来战机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老牌的战斗机生产企业,其设计定型生产能力沈飞也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之中国已经成功生产了歼20,因此,沈飞,成飞作为中航企业大家族的成员,一定会分享隐身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和生产工艺,因此沈飞快速推出歼31,并且看起来拥有比较成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这一点都不用奇怪。至于歼31是否会装备中国军队,这还要看国家战略的需求,歼20作为一款重型隐身战斗机,对标的是F22,如果用歼20去对抗F35有一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那么推出一款能匹敌F35的隐身战斗机去对抗周边国家即将装备的F35是具有战略正确性的。另外,以中国军工产品物美价廉一贯做派,一些消费不起F35又想获得隐身战斗机的国家,歼31的出口也会有巨大的国际市场。综上所述,只要歼31获得合适的发动机,就一定能成为与美国F35对标的一代著名隐身战斗机。


宁静磊落24226197


在很多人眼里,歼三一属于中规中矩的设计,亮点不多,就外观而言,像F22也像F35,假设发动机推力以及推重比都达到美制战机水平,那么机动性方面也只能说也就是美制战机的翻版,若没有矢量喷口,可能机动能力弱于美制战机。若歼三一是这样的性能,参考美制F22服役的时间,以及F35的生产规模,歼三一几乎没有优势,既然无法压制美军飞机,军方目前看不上也是合情合理。但是,歼三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首先它的设计虽然有些保守,却是比较稳妥的做法,风险远小于歼二十。如果歼二十开发不是很顺利(尽管服役了,但是很多系统还是有待改进完善),歼三一将是有力的补充。同时,歼三一也是低成本隐形机,目前看歼二十基本按照时间节点发展,但是歼二十价格昂贵,还是需要歼三一来高低搭配,只是军方态度不明朗。我认为可能军方觉得目前歼十,歼十一,歼十六,歼二十都在生产中,歼三一的装备迫切性不大。沈飞有充裕的时间加以完善。而且国土防空压力不大,唯一有一定迫切需求的应该是海军,歼三一上舰尺寸比较合适。但是需要弹射器,因此海军也有时间等003航母服役后列装歼三一。也许有人觉得可以先装备一些拿来训练。但是,歼三一需要完善,必须对F35有抗衡并具有一定优势,003航母有弹射版歼十五,综合来看我觉得歼三一最终会装备部队。大改也绝对进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