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毕业就失业,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逃不开的话题,但是现在很多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

为什么会出现“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呢?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在于自身。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同学A某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通过制定一个一个的目标来规划改变自己的人生。

A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看起来很土但很自信,第一次班级自我介绍时她普通话都说不太明白,但她很认真很努力地说好每一个字。后来一次闲聊听她说她是他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其他小伙伴大多在初高中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她也曾想过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但是父母坚持要她和弟弟继续读书。为了自己和弟弟读书,父母全年无休的在田地里耕作,还向亲戚和邻居借了不少钱,所以她读书一直都特别努力,她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

毕业就失业,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高中时期…

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能跟我们一起念大学,她说高中的时候信息闭塞,并不知道什么学校好、什么专业好,但只知道高考考好了就有了选择的权利,因此一门心思埋头于学习。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本,至于分数她笑说当然是拼劲全力能考多高就多高。确定了“得高分”的目标之后,她又将目标从“知识本身”、“答题技巧”和“书写”三个方面做了分解,针对每个学科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掌握了各种高分答题技巧;专门练习方便阅卷老师阅读的字体等等。就这样她按部就班地执行着自己的目标计划,最终成功考到了现在的学校。

毕业就失业,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大学时期…

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学业的压力和父母的管束,我们都像脱缰的野马,除上课外,其他时间不是在寝室里打游戏就是在外面瞎晃荡。而A没有,她像苦行僧一样,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就在操场边上读英文,课余时间也都是泡在图书馆里面的,晚上不到10点不会宿舍。这样严苛的时间表她一坚持就是3年,大四的时候她已经找到工作了。记得毕业后某次聚会我曾打趣说她很无聊,整个大学生活都被图书馆承包了,都没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她听后不以为意地说,“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她说以前读书的时候没有图书馆这样的地方,每天去图书馆一是弥补自己曾经“书”的缺失,一是为未来增加筹码。她说大一的时候每天都在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籍,小说、文献、百科知识、专业技能、甚至字典,体验那种徜徉在文字中新奇和美妙感。而从大二开始,她就不再是泛泛而看了,而是有选择的指导性精读。她说她没有伟大的理想,她只有简单的目标,她只希望毕业以后能留在城市工作,能把父母都接到城里来一起生活,让父母过上安逸富足的日子。而她深知对于她而言,想要在城市扎根不是一点半点的难,首先得有过人的能力才行。因此,从大二起她就开始规划自己未来3年的人生。

毕业就失业,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她说无非两种,一是考研,一是为就业做准备。考虑到自身情况,她还是打算先出来工作,至于继续深造的事以后再说。我们是语言专业,单从专业的角度而言以后多半会从事翻译事业,而普通的翻译没有多大竞争力很容易被淘汰,高翻虽竞争力强但要求也高,因此A说要做两手准备,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拓展其它的专业技能才行。

此时,A注意到我们学校所在城市正在筹建一个外企工业园区,大约2-3年后就会有一大批外企入驻,她觉得这是机会,就将毕业后的第一站定在了这里。记得当时我们也很开心,总觉得毕了业就能直接去工业园工作,完全没有做任何的准备。但是A不同,她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这个工业园会引进的企业类型,分析了一下这些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然后跟自己情况一匹配,最终A把目标定在HR上。

明确了做HR的目标之后,A自学了人力资源专业的所有课程以及心理学的课程,还在大三的时候考取了人力资源师三级证和心理咨询师证,当然我们本专业的课她也没有落下,连续拿了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此外,A说她了解到外企通用PPT文化,因此苦心学习办公软件,从最开始打字都只用两个食指戳,到后来可以做精美的Excel表格、PPT文档等。就这样,A为她未来的求职之路一路添砖加瓦。

后来,在大四我们参加的一次企业推介会上做翻译时,A由于表现优秀被一家外企相中,进入公司实习。当时大家都说她幸运,但我知道这是她努力的成果。

毕业就失业,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毕业以后…

毕业后,A继续待在那家外企工作,从事的正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她坐起来得心应手,深受领导的赏识。工作两年后A又考取了市里面一所名校的工商管理在职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继续深造的愿望,也是为自己以后更为广阔的职业人生做铺垫。考研成功后A又升职做了人事主管,当时我们都还只是每天坐在办公司里做着无关紧要的事情的小喽啰。

现在毕业10年了,A中途跳了2次槽,现在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给父母买了房子,与自己家一碗汤的距离,她实现了曾经自己口中那个“不伟大”的简单目标。

看了A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呢?

文 / 叁叁

毕业就失业,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