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商丘”的來源

商丘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重要古都。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兩宋龍潛之地”之稱。商丘被稱為“豫東糧倉”,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豫東門戶"之稱。那麼,商丘的名字究竟如何而來呢?

“商丘”的來源有兩個說法。

一是因“商部落的廢墟”得名:商丘,曾是商朝都邑所在地,意即商朝的廢墟。故址在今商丘縣城的南面,因這是商部落的廢墟,故以商丘為名。

二是因“閼伯”得名:帝舜時代,帝嚳之子契(閼伯)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於商(今睢陽區)做火正,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被稱為“商丘”。

“商丘”的來源

古城

周成王姬誦三年(公元前1040年),成王封殷商後裔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齊、魏、楚三分宋地,商丘大部分屬魏,魏國以睢陽為治所置大宋郡。

秦朝時,在商丘境內設置碭郡,碭郡治所在睢陽。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碭郡升為梁國,國都為睢陽(今睢陽區)。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魏將梁國改為梁郡。後趙、前燕、前秦、後燕時為梁郡,後秦在此設置徐州(治今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朝宋(420年),以睢陽為治所置梁郡(治今商丘古城)。北周初年(557年),改梁郡置梁州。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於梁郡舊地置宋州,治睢陽縣。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於宋州置宣武軍。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宣武軍改稱為歸德軍,治宋州。

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應天府詔升為南京,為北宋陪都。紹興二年(1132年)九月八日,南京最終被完顏宗弼攻陷。

金朝所扶持的偽齊皇帝劉豫將南京降為歸德府。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商丘解放。同年11月18日建立商丘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