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天,朋友問我怎樣才能看清一個人?

今天給你分享一個《資治通鑑》中的識人方法:


《資治通鑑》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魏國有一位國君王叫“魏文侯”,戰國時期魏國的開國君主,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了變法,對政治進行改革,興修水利,發展經濟等,在戰國200多年的歷史中,魏國是首先強盛起來,並且稱雄的國家。魏國的興起與魏文侯能夠任用賢臣,是分不開的。

有一次,魏文侯在任用人選的問題上猶疑不決,於是徵求李克的意見。

魏文侯問李克:“先生您曾經說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我現在正在挑選宰相的人選,就想在魏成和翟璜之間選擇,您覺得他們兩位怎麼樣呢?”

李克回答說:“地位低的人,不應該替地位高的人打算,外人不能為近親打算。臣在朝廷外任職,實在不敢妄加評論。”

魏文侯說:“先生,您不要在國家面臨大事的時候進行推脫啊。”

李克回答說:“國君,您太疏於考察啦!”觀察一個人,平常時要留意和他親近的人,發達時要注意和他交往的人,顯赫時要注意他舉薦的人,窮困時要注意他不可為的事情,貧賤時要注意他不隨便謀取的事情。”

“通過以上這五點,就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優劣了。您不必再問我了。”

魏文侯說:“先生回府休息吧,我知道該怎麼選擇了。”

李克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了翟璜,翟璜隨即問李克:“聽說國君召見你去商量任命宰相的事,不知道最後選擇了誰呢?”

李克說:“魏成。”

翟璜立馬變了臉色說道:“鎮守西河的吳起,是我舉薦的;鄴縣百姓生活疾苦,君上常常為此憂慮,之後我便推薦了西門豹;君王想攻伐中山國,我便推薦了樂羊;中山國被佔領後,沒有人鎮守,我便推薦了您;國君的公子沒有適合的老師,我便推薦了屈侯鮒。

這些耳濡目染的事情來看,我哪一點比不上魏成呢?

李克說:“你把我推薦給君上,難道是想謀求更大的官職嗎?國君問我誰適合做宰相,我便說了建議。

我之所以猜測君王會任命魏成為宰相,是因為魏成儘管有千鐘的俸祿,十分之九都用在了社會上,只有十分之一用在了自己家,所以在東方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這三個人,君王都像對待老師一樣待他們。

而你所推薦的五個人,君王是以臣子的身份來對待他們的。這樣的話,你怎麼和魏成相比呢?

翟璜聽完十分不安,不斷的行禮說道:“我,是個見識淺薄的人,很失禮,願終身追隨您,做您的弟子。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李克的觀人5法。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1、 平常多留意和他親近的人

一個人的語言和外表是可以騙人的,,但他是欺騙不了自己的內心的,他的內心活動一定能通過外在的行為反映出來。

在我面試候選人的時候,經常會問一個問題:“你能評價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嗎?”其實問這個問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看看候選人的性格品質如何,如果直接問,對方可能不會說實話,但是通過他結交的朋友,便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性。

一般,人們都會結交與自己品性相近的人為朋友。倘若一個人身邊都是酒肉朋友,每天只有吃喝玩樂,那這個人出息也不會很大。倘若一個人的身邊都是積極向上的人,都是愛學習的人,那這個人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個人的品性如何,在他日常親近的人身上就能看到。正如一句古話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品性純良的人,是很小的概率會與騙子做朋友的。所以觀察一個人怎樣,可以從他身邊親近的人進行了解。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2、 發達時注意和他交往的人

一個人的慾望會根據自己財富的增加而增長的,當一個人發達的時候,你要看他與什麼樣的人交往,這背後能看出這個人的慾望。

人在發達的時候,有些人的內心往往就會有些膨脹,因為這個時候他擁有了很多資源和財富,事業有成,有炫耀的資本,底氣也足了,那些曾經被壓抑的慾望,終於可以迸發出來了,那些曾經想做沒有做的事,也終於可以去做了。

當一個人富有的時候,你就要看他對待富貴的態度以及他交往的人。一個人對待富貴的態度,是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人品的。一個內心平靜、淡泊、豁達之人,是不會把金錢財富地位看的很重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最能看出這個人的本性,而這個人的本性一定會體現在外在的行為上,所以你可以通過看他結交的是什麼樣的人,這能很好的看到他的內在慾望。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3、 顯赫時注意他舉薦的人

當一個人聲名顯赫的時候,你需要觀察他舉薦的人,因為在一個人顯赫的時候,通過他舉薦的人,可以看到他的格局。

春秋時期的齊國國軍齊襄公被殺了,齊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小白,一個叫公子糾。當時這兩位公子身邊有分別都有一位師傅,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

兩個公子都聽說齊襄公被殺了,於是兩個人都很著急想回齊國爭國君的王位。

公子小白在回齊國的路上,被公子糾的老師管仲算計了,管仲派兵馬攔截他。還用弓箭去射公子小白,公子小白中箭倒了下去。

管仲以為公子小白被自己射死了,所以就不慌張的將公子糾送回了齊國。但實際上公子小白中箭後並沒有死,等管仲帶著公子糾到了齊國時,鮑叔牙和公子小白早就已經抄了近路回到了國都。公子小白即位當上了國君,也就是後來的齊恆公。

打敗了公子糾後,開始治理齊國。這個時期需要任命相國,他想任命一直跟隨自己的老師鮑叔牙為齊國的相國。而鮑叔牙不但沒有同意,還做了兩件事:

(1) 從魯國手裡救了管仲;

(2) 婉拒齊相之位,推薦管仲做齊相。

鮑叔牙先是從魯國救了管仲,後來又推舉管仲當齊國的相國。而齊恆公非常氣憤,他認為當初管仲要殺了他,現在怎麼能任用他當相國呢!

而鮑叔牙卻說,當時管仲是公子糾的師傅,他能為了公子糾用箭射您,這不正體現了他對公子糾的忠誠嗎?

如果論本事,我跟管仲相比,管仲的能力比我強。主公如果想幹一番大事業,管仲對您來講可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人。

齊桓公也是一個比較豁達的人,聽完鮑叔牙說的話,便使命管仲為相國了。

在管仲的協助下,後來齊國變得越來越富強了。

在這個故事中,鮑叔牙在自己有機會聲名顯赫做相國的時候,卻舉薦了管仲做相國,自己甘願做他的下屬。足以看出來,鮑叔牙的格局和氣度並非常人所能有。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4、 窮困落魄時注意他有所不為的操守

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時,你要看他做事時能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也就是看這個人做事有沒有自己堅守的東西和底線。

東晉後期有位大詩人、文學家陶淵明。

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一片黑暗。陶淵明本性淡泊名利,在自己家境貧寒,經濟壓力較大時,仍然堅持努力讀書學習。他先天下之憂而憂,有著非常宏大的志向,心懷蒼生。

後來他在朝中擔任了一些官職,由於他看到官場上的惡劣作風,實在不能苟同,於是在不久後,便辭官回家了,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時,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到任第81天的時候,無意間碰到了被派遣的督郵來檢查公務。這名督郵名叫劉雲,他在官場上是出了名的貪婪、兇狠,每年都會做兩次巡視,其實他是想假借巡視之名向各個轄區索要賄賂,每次他都能得逞。如果遇到不配合他的的官員,他便會栽贓陷害。

縣吏對陶淵明說:““當束帶迎之。”意思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敬地去迎接督郵。

可陶淵明卻感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就是我怎麼能為了當縣令拿的這五斗俸祿,就低聲下氣的去賄賂這些小人呢。

說完,陶淵明便辭官,揚袖而去。此後他便與妻子一起過上了淡泊的田園生活。

後來,江州的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去拜訪,給他送去米和肉,但他堅決不收。之後朝廷也曾召他回去任職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以陶淵明的才華,他本可以過的錦衣玉食,享受榮華富貴,但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即使自己過得窮困落魄,也不曾失掉自己堅守的價值觀和底線,不僅為後人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文學作品,也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

所以,當一個人窮困落魄時,你要看他有所不為的操守。因為這個時候,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觀。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5、 貧賤時注意他不隨便謀取的姿態

自唐•元結《述居》中有句名言:“知貧賤不可苟免,富貴不可苟取。”

意思是:做人要正直,不正當的富貴送上門也不能取,更不能使用不正當、不光明的手段去獵取。

但這並不是說人就該安於貧賤,不知進取。

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他2歲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家中非常貧困,後來他的母親帶著他改嫁了。

後來范仲淹長大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感動的哭著辭別了母親,踏上了求學之路。

在求學期間,范仲淹非常勤儉,每天只吃粥和鹹菜,後來他的同學給他送到錢財進行資助,他斷然拒絕了。後來這位同學又給他送來了豐盛的餐食,這次他接受了。

過了幾天,這位同學又過來找他,發現前幾天自己送給范仲淹的那些豐盛的餐食被放在牆角,都已經發黴了。

於是他便問范仲淹,為什麼沒有吃。范仲淹回覆他:“如果我吃了,我怕自己以後再也吃不下去粥和鹹菜了。”

范仲淹在自己貧困艱難的時候仍然不隨便接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更不為這些東西所動,足以見他的品質。

後來的范仲淹不僅政績卓著,文學成就也非常突出。他倡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也對後世影響深遠,成為北宋一代名臣。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最後總結:

識人是有方法的,可以從這5個方面進行觀察:

1、 平常時多留意和他親近的人

2、 發達時注意和他交往的人

3、 顯赫時注意他舉薦的人

4、 窮困時注意他有所不為的操守

5、 貧賤時注意他不隨便謀取的姿態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稷下百家,專注知識內容生產,致力於以"生產優質內容,伴你終身成長"為已任,堅信優質內容能幫助你成長,堅信成長即財富。

《資治通鑑》識人術:5個方法教你看清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