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很多學生一直享有“高分低能”的“美譽”。前幾年,關於一些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在生活方面不能自理的新聞屢屢見報。同齡孩子一起參加夏令營,自理能力也會遭到了無情地碾壓。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我們在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方面一直做的有所欠缺。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孩子自理能力弱,主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1、 父母對孩子保護慾望過於嚴重。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心頭肉,怕孩子受到傷害是正常的心理。但是過猶不及,有些父母為了保護孩子,這也不讓碰,那也不讓碰。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走路的時候,怕孩子摔跤,遲遲不肯放開手。這樣的事情太多了,這樣的做法不僅遏制了孩子的自理能力還遏制了孩子對於新事物的探索能力。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2、 父母缺乏耐心。教育孩子是需要傾注極大耐心的。孩子小,手腦還不協調,很多我們認為輕而易舉的事情,孩子往往要做多次,有時候還做不到。這時,家長可能就沒有耐心了,為了圖省事,自己幫孩子做。一次次剝奪了孩子的實踐機會。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1、 對孩子以“看”為主,以“管”為輔

當孩子三歲左右時,很多自己的事情,是能獨立完成的,缺的只是機會而已。比如,掃地、拖地。剛開始孩子在接觸這些家務時,一定是新奇的,想要嘗試的。這時,家長不要怕麻煩從而剝奪孩子實踐的機會。把掃把給孩子,讓孩子盡情的發揮,只要不在掃地過程中涉及到安全問題,就不要插手。孩子做完後,不管孩子做的怎麼樣,都要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給予孩子鼓勵。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孩子自己動手做手工時,可能會涉及到裁紙,當然剪刀能不讓孩子碰就別讓孩子碰,可以買那些專門的裁紙刀,讓孩子盡情的剪裁。在這些過程中,要時刻留意孩子,當發現孩子一直做不好而出現不好的情緒時,及時地過去做一些指導,幫一幫孩子,引導之後,再讓孩子全權自己動手。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也更自信,情商也會更高。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2、 允許孩子犯錯

我們都知道,作為孩子,犯錯不可避免。可有時還是會忍不住嘮叨孩子幾句。作為家長,一定要允許孩子犯錯,比如掃地,不要因為孩子把地掃的一團糟,而指責孩子,更不要對孩子說,“都說了不讓你掃,你不聽,你看現在掃成什麼樣了”這樣的話。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下次再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會有畏懼心理。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尹建莉老師說,“愛孩子,不僅要愛孩子的優點,還要愛孩子的缺點”,如果我們對於孩子的缺點都能接受的話,為什麼不能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呢?孩子在犯錯的過程中,得到的是不斷嘗試、總結的意識,這個過程,遠比結果要重要得多。再這樣反覆的過程中,孩子掌握的不僅僅是自理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麵對挫折的心態。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3、 給孩子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這種意識灌輸,需要不厭其煩地強化,通過講故事,看動畫片,家庭其他成員的口述等,讓這句話植根於孩子的大腦。其次,父母要身體力行地實踐這種觀念。在孩子面前,父母也要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家長上了一天的班,回家都很累了,有時候就犯懶,明明是自己的事情,或者自己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事情,往往指使自己的另一半或其他家庭成員去做。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家長言行不一的印象,還會讓孩子認為家長有“不用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特權,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緒。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瑩姨認為對於小孩子講大道理是一件對牛彈琴的事情,但是可以通過故事去影響孩子!瑩姨為寶爸寶媽們分享兩套兒童行為養成,情商培養的繪本。一套是《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另一套書是泰國教育部的獲獎作品《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這兩套書都能助力寶寶,擁有強大的自理能力和高情商!

養孩子守住這“三原則”,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情商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