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物质生活贫乏年代,过年吃的不好穿的差,压岁钱只有几毛,为什么年味更让人期盼?

大洲文苑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我自己就是从物资匮乏,贫乏的年代过来的。我对于我小时候过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年味和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淡了。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我们生活的越来越好了,物质越来越丰富了。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讲一个帝王在征战时缺吃少穿,那时候他吃了一顿糠饭,他觉得特别美味。后来他君临天下,每天山珍海味吃腻了,他此时特别怀念打仗时吃的那顿糠饭。他就全国到处找那个给他做糠饭的人,希望他还能为自己做出当时那么好吃的糠饭。结果国家机器发动全国力量寻找,真的找到了那个人,那个人又为皇帝做了一次当年的糠饭。皇帝吃完就大怒,因为这味道太难吃了,根本不是记忆中的味道。他命人把厨师抓来质问,厨师告诉他:“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

我们今天人总觉得如今的鸡鸭鱼肉没有以前的好吃,其实鸡鸭鱼肉还是那个味道,我们之所以觉得没以前好吃了,是因为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多了,所以就不觉得它好吃了。

我们为什么不怎么皮带过年了?因为以前过年是物资匮乏,经济条件不行,比如孩子过年才有新衣穿。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可能你一年也买不了两套衣服,我记得那时候很多人都把好衣服留到过年走亲访友穿,平时好衣服都舍不得拿出来穿。还有吃的,以前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吃一次肉都难,更别说大鱼大肉。很多好吃的东西非要等到过年才有。还有孩子只有到过年才会受到压岁钱和玩具。可是现在你会觉得以前我们渴望的东西到现在都变得一切稀松平常,我们每天吃得也挺好,荤素都有。我们穿的也挺好,至少我很少看到身边的很该穿补丁衣服,可是在以前穿补丁衣服的却很普遍。

所以我个人觉得,不是年味它变淡了,而是我们现在过的好了,所以对于过年不再憧憬了


高宗1986


那时候猪喂一年,到了腊月家家杀猪,那猪肉别担心瘦肉精,抗生素,那猪肉好香好香。到了腊月家家淘麦子磨面,那面粉雪一样白,绝对没有添加剂。到腊月十五开始蒸豆包,黏饼子,丝糕,馒头,枣糕,猪肉……,做出一大缸干粮,一直吃到正月底。到腊月二十五,赶集,买年货,买鞭炮,买酒,酒绝对不是酒精勾兑的。村村开始搞卫生,扫街,泼街,树天灯,吊吊挂。三十贴对联,穿新衣,放鞭炮,熬菜,挂灯笼,……。大年初一,拜年现在家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跪拜,然后给村里大辈拜年,一上午磕头,腿都疼,……


用户96426061919


我那个年代过来的,物质穷,但没有任何负担,工作安置,房子有单位基本都能分配,要说没车,人人都没有,你有啥不平衡的,而且人人很客气,不套路!家门不锁不担心小偷,也不担心孩子房子工作!至于很多人提到过年,我这县城每年30这几天政府有大型烟火表演,有各单位彩车花灯巡演,还有集市,就是临时搭帐篷一条街!关键一家人开开心心放烟火!现在是什么?30晚上和平时一样,安静的出奇,没几天又要忙忙碌碌工作了。就跟放个假一样


南航山东大叔


在四十年前年味更浓,只因春夏秋冬分的清,特别冬季我们平原,冬天下大雪,下雪后特冷,到处是雪的世界,我感到非常美丽。在那物资贫乏的年代,过年虽说没有现在物资丰富,但是人们感到过年很快乐,那时吃的用的大部都是凭票供给,人人都是一样,农村自己喂养的猪与羊,殺了之后,卖一半,留一半,特别农村过年味更浓。父母在老家,我们全家回老家过春节,和爷爷奶奶,父母,姐妹全家团园,腊月二十开始购年货,二十四有春节气,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殺年猪,二十八怗花花,二十九全家喝团园酒,三十包餃孑,三十晚上守岁一夜,满院撒上芝麻杆,叫做岁岁平安,三十晚上不关大门,大门两个大红灯龙,到夜十二点开始放鞭炮,村里一直放到四点,五点全村开始成群结队小辈给长辈拜年,老年人给小孩五毛钱,分糖果 ,核桃,花生,在那年代吃什么東西特香,有嗞有味。人们亲情浓厚,过年串亲戚走朋友,有的二斤点心,二斤餅干,二斤糖果,有的拿一 篮子白馍,这就是礼物。现在过年一点年味没有,串亲朋好友,礼物重,穷人去富家礼多重,富人看不到眼里,只因当今是金钱社会,没钱人也不串富家亲戚了,断线了,朋友更别不串孑,社会不同了,春节浓味更淡了!


天长地久红玫瑰


过去虽然穷,但是没有这莫多压力,比如买房,买车,攀比心太大。这些还不算还有孩子的上学,开销太大。过去吃饱了就行,养几个孩子都行,上学基本够用就行。农村乡里乡亲的都过的差不多,没有那么多虚荣心,都很单纯善良。现在就是比谁的钱多,离婚率因此也高了。过去一大队几组,一个组的人都很亲。有点事大家都帮忙。现在邻居结婚了新娘子都不认识。一个村的见了面都不认识了,都是过完年个走个工作岗位,就那莫几天,没有增加感情时间。过去生产队一个村开会,一个组开会热闹,过年吃顿肉口号十足,现在两三个月不吃肉都没了那种感觉了,感情淡化了。年味也变了,过去是穷精神感觉富裕,现在富了吃好了经济压力大了,精神少了,幸福只是一种感觉。过去有过去得好,现在有现在的好,社会的进步就得失去一些得到一些。谁也挡不住社会的进步,发展就要付出代价。国家在患得患失中进步。人生在患得患失中走完。但愿我们的共产党带领我们的民族走向精神富足,,经济强大,国防强大的美好未来。


为梦努力


过去有些人说穷,可是家家都很大方,我常常记得过年时节,大哥哥大姐姐从㚈地放假回到家,过年几天同学们一块聚集,几天不回家,几呼每个同学朋友家都吃遍顽遍,自己家过意不去也招集一次,又红火又热闹,那种热闹场面目前几呼没有了。


布尔什维克9493


那时,我们农村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肉,大年报煮肉的味,那真叫年味!

只有过年时孩子才有新衣服,穿上新衣服出去玩,那叫过年了!

只有过年时才给压岁钱,孩子可以自由支配,买好吃的,糖葫芦,芝麻糖,那叫过年。

只有过年才会放假赶集买炮,啪啪响,那高兴劲叫过年!

现在,生活富足了,吃肉穿新衣没感觉,平常事,过年不过年差不多!也就没年味。


草根且乐


物质生活贫乏年代,平时很难吃上一顿饱饭,一顿肉,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饭,和丰盛的年饭,初一天穿上染布新衣,和妈妈做的千层底布鞋到街上去玩,去看村宣传队的文艺演出,我记得我们村的文宣队演出的节目是杜鹃山,印象深刻,街上还有各种小吃非常热闹的。压岁钱1毛钱能买两根油条,感觉很好吃,所以昐着过年,现在网络时代,游戏时代,天天如过年,年味就淡了。


61046490447


那一年我父亲在城里的单位挨整 过年都没让回家 生产队的年终决算 我家因缺劳力又是拿钱户 在乡邻的帮助下 生产队这边得以过关 可过年的买肉钱却没了着落 还是乡邻啊 五斤猪肉先过年 等当家的啥时候回来再算账 这件事 我老妈不知跟我们哥几个念道了多少次 我也是记在心上 尤其是佘给我家猪肉的那个老街房 前年吧 老人以92岁高龄离世 我这个一惯羞于表现的内向人 还是在老人的灵前深深的鞠躬


老孙头电话


年关,年关,我小时候父母总是说年是给孩子过的。大人也未必喜欢过年。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与日常相比就是与众不同,这就是年味了。可见我们过去太穷了。当时我们村里过年生产队里每户根据劳动力派发一块牛肉,那天晚上村里放电影,我们都在冰冷的大街上看。我同学的奶奶炖着牛肉,一会儿去家里看看,一会儿去家里尝一会儿去家里尝尝,当晚就去世了。大家都说是撑的,而我则认为是穷死的。贫穷是可怕的。一场冰天雪地的电影也是过年的仪式之一,一顿白面饺子也是仪式之一,一阵鞭炮也是仪式之一,因为贫穷而虔诚地祈祷神佛赐福偏袒一点,希望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这些奢侈的仪式构成了年味。而如今想吃饺子就吃,想看电影就看。仪式少了些,好像年味淡了,实际上是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不会变。

宁愿年味淡一儿,不愿回首贫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