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有多大?

小峰爱剪辑


刘备最大地盘,出现在公元219年。这一年三月,曹操金兵斜谷,刘备拒险死守,到了五月,曹操撤出汉中,而刘备则据有汉中全境。 另一方面,刘备派遣刘封、孟达、李严等人进攻上庸,守将申耽开成投降,刘备又占据了上庸地区。



当年七月,刘备进位为汉中王。关羽在荆州也发动了襄樊战役,水淹七军。此时,蜀国的地盘达到了鼎盛时期,刘备据有大半个荆州、整个益州和汉中地区。虽然东汉十三州,刘备只有一个半,但益州和荆州是地盘最大的州之一,而且还都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因此,当时的蜀汉和刘备,是走在人生巅峰的。 不过,这种情况仅仅维持了一个来月,蜀国的形势发生了惊天逆转。十月,动物大将吕蒙率兵白衣渡江,公安的士仁和江陵的糜芳全都不战而降,关羽也被潘璋、马忠捕杀。
至此,刘备丢失了手里的大半个荆州。只剩下了益州一隅和汉中。 此后,刘备东征孙吴、诸葛亮五次祁山,虽然都曾攻占过一些吴国、魏国的土地,但都没有达到刘备即位汉中王时期蜀国的领土规模。


深夜聊斋


刘备全盛时期也是非常强大的,能够和曹操决一死战,并且能够打败曹操。不仅是兵强马壮,地盘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和曹操比地盘稍微弱了点,但是气势上不能输。刘备已经占尽了益州和荆州,这两个地盘可是用武之地,当初诸葛亮就已经说过,要是刘备能够得到这两块地方,必然就是能够得到天下的。

刘备全盛的时期就是关羽攻打曹操的时候,那时候关羽水淹七军,已经打的曹操快要迁都了。但是没想到关羽最后就死了,蜀国突然从高处衰落下来,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地盘和各方面都在减弱中。那么刘备全盛时期到底有多大地盘呢?

蜀国在三国的面积并不小


这个是刘备全盛时期的地图。刘备占据整个益州,大半个荆州,外加一个汉中。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的最大部分地区,还有湖北的一部分地区,以及四川重庆,再加上云南和广东的一部分,就构成了蜀国现的模样。

从地图上来看的话,其实蜀国有可能都比吴国还要大一点,这两个是相差不了多少的。但是蜀国这个地盘的确是非常好,荆州益州都是用武之地,兵多将广,而且粮食和物产丰富,能够支持刘备北伐曹操。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就已经说过了,必须要抢益州和荆州才能够真正的夺得天下。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诸葛亮一直劝说刘备一定要得到这两个地方。当时刘备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没有办法才找到了诸葛亮,他只是在一个小小的新野,虽然有几个大将,但是刘备却不会用,也没有好的军师,可以说当时刘备就是一无所有。为了能够让自己成就一番第一,所以刘备就三顾茅庐,诸葛亮果然就是没有让刘备失望,最后刘备一直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去走,终于得到了这么大的地盘。

既然刘备地盘都已经这么大了,而且手底下有诸葛亮这样军师,外面有关于张飞赵云等厉害的将军,而且刘备又不这么愚蠢,不会像他儿子刘禅一样投降。那么为什么刘备最后就输掉了,没有夺得天下呢?

因为关羽的死,导致了一系列的事情发生,最后蜀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争夺天下的实力了。

当初刘备已经拥有这么大地盘,还在不断的扩张中,他自己是在不断的安定内部的矛盾,所以对于外面的事情,都交给关羽张飞他们去打理。尤其是让关羽去攻打曹操,而且势如破竹,但是刘备却没有想到一件事情。关于居然失败被杀,这个让刘备非常的震惊,而且也非常的气愤,当时刘备还没有准备大举进攻,结果张飞也死了,刘备彻底的失去了理智。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上帝欲使他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刘备现在已经失去了理智,诸葛亮和赵云都无法劝说刘备,刘备一意孤行的去攻打东吴,想要替张飞和关羽报仇,结果自己带兵的本领不行,把所有的老本都赔了进去。所以蜀国再也不能够继续扩张了,只能保持原来的地方,而且这个也是非常侥幸,虽然失去了荆州,但是有诸葛亮在,拥有成都平原,蜀国又继续残存了几十年。


那时候的地盘已经是缩小了一大半,很多面积都被吴国得到了。当初吴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现在又赚了回来,荆州又回到了吴国的手里。现在吴国已经不是最弱小的国家了,成功的超越了蜀国,蜀国还要联合吴国继续抗击魏国才能生存下来。三国地图就维持的像上面图片那么大小,也不能够占到便宜,都是各有输赢罢了。那么蜀国最后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


最后从地图上来看,蜀国的面积是惨不忍睹。



蜀国现在的面积大概是相当于云南省再加上四川,有其他省份的一点点,面积实在是太小了。这个还是在诸葛亮手里扩张了一下,当时南部有一些少数民族,诸葛亮通过七擒孟获等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收获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心,能够帮助诸葛亮继续治理蜀国。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刘禅的投降。等于221年,刘备建立了蜀国,到了公元263年刘禅投降了。蜀国差不多就持续了40多年的时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厚的一笔。在历史上这里出过很多英雄人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惜最后也是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出个问题,考考大家。要想去了解蜀国更多历史,应该怎么办呢?欢迎在下面评论。


汪公说


刘备是在汉献帝禅让退位,曹丕篡汉自立后,假托献帝在许都遇害,为了延续汉朝国祚不得已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 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前,关羽镇守荆州(大部),加上原属族兄刘璋的益州,地盘不可谓不大。但是到了他称帝之后地盘反而缩小了就有些让人不解了,其实蜀汉全盛时期并不在刘备登基后至夷陵之战前的那几年,而是在刘备刚进入西川后的建安十九年(214年)。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从同族的刘璋手中夺取了益州,与此同时,他仍然占领着向东吴借来的荆州,并交给关羽镇守,此时他的势力横跨荆、益,已经基本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基本设想,如果能保持住,那么兴复汉室还是很有希望的。笔者认为,此时刘备的地盘最大。 荆州终究是借来的地盘。建安二十年(215),孙权见刘备已经取得了益州,便派遣使臣前来要求按约定归还荆州,可刘备哪肯拱手归还富饶的荆州,于是便推辞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耍赖说要等到凉州到手,再归还荆州。

到后来三国分立时,曹魏占有幽、冀、青、徐、兖、豫、并、凉等九州,还有中央司隶,吴国也占有扬、荆、交三州,而蜀国就剩益州而已。经过诸葛亮的艰苦经营,出兵平南等事,蜀汉南部的延伸有所加长,疆域长期固定在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


李泉涌


刘备全盛时期,国土面积还算广大大约有150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对于一个割据军阀来讲有一定的基础,但如果按当时的人口来算的话,刘备即便在全盛时期也只占整个汉朝民众人口百分比的4%不到。自刘备起兵一直寄人篱下,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20多年的带兵和政治生涯,刘备都没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是当时发展迅速的军事势力。在此后的十年,刘备逐步得汉中,并且称帝进入了其全盛时期。



刘备从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将近30年的时间,一直颠沛流离,没有任何根据地。不得不说,在当时的割据势力当中,刘备是没有什么资格,进行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的。但是刘备总体而言,还有过硬的素质。毕竟在没有自己根据地的情况之下前30年依然不被灭掉,也算不容易。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迎来了自己的转机。在整个三国时中蜀汉的地盘是变化最大,并且发生的事件最为剧烈的政权。在曹操和孙权都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和势力范围,刘备才开始刚刚起步,公元209年赤壁之战以后,才夺取了荆南四郡,再加上刘琦所占领的江夏,才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有了自己的实力发展可能。但是这时期的刘备和孙权的势力范围相互交错,并且直面曹操的军事威胁,所以这个根据地并不稳固。



之后刘备有向孙权借南郡发展自己,孙权在周瑜死后出于通盘考虑决定将南郡借给刘备,同时刘备将江夏还给孙权,与其说是借不如说是交换。就这样刘备发展了自己,刘备在这时的地盘是荆州四郡加上南郡。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随即两人翻脸,但是这场战争却打了三年,直到公元215年才拿下整个四川。但是这不是刘备的全盛时期,但此时的刘备已经开始目中无人不再顾及东南的孙权。就是在他拿整个益州以后孙权开始向刘备讨要南郡,而刘备不愿意归还,当时孙权就派遣吕蒙武力夺取。吕蒙不负众望将长沙郡贵阳郡和武陵郡,全部纳入掌中,关羽与鲁肃在益阳率军对峙。刘备还要亲征孙权再次出川,支援关羽大战一触即发。



而就在此时曹操征伐汉中张鲁,刘备感受到威胁才与孙权讲和,将长沙郡和桂阳郡给孙权,孙权也退一步将武陵郡还给刘备。到了公元219年,刘备于汉中击败曹操,为汉中王。此时刘备到了其势力的顶峰,整个益州汉中上庸荆州三郡都归集掌握。面积大概150万平方公里拥有150万人,其中军队15万。其实在当时不只是关羽,包括刘备在内都对东南孙权这个黄口小儿持之以鼻。这也直接造成了蜀汉政权及政策的失败。



最终吕蒙在孙权的许可下,再次出兵偷袭荆州关羽被杀,蜀汉政权痛失荆州。死后的蜀汉政权也未能再次开疆拓土。其实孙刘联盟只存在于赤壁之战时期以及赤壁之战后刘备入川之前。剩下的时间两者都是迫于曹操的压力,而暂时达成协议,在国土方面相互交换。而即便刘备在鼎盛时期,其所掌握的人口也不足当时整个中国的4%,只有150万人。相比于曹魏而言,九牛一毛。


世界史图鉴


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应该是在219年的时候,也就是刘备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的时候,此时的刘备拥有荆州三郡、上庸三郡、襄阳郡和益州一州(包括巴蜀郡和汉中郡),可以说是拥有了半个中原之地,与曹操不分上下,且远超孙吴。

荆州三郡包括南郡郡、零陵郡和武陵郡,当然在汉中之战之前刘备是占有荆州一州之地,包括长沙郡、江夏郡、桂阳郡、南郡郡、零陵郡和武陵郡六郡之地,其中南郡郡是孙吴在赤壁之战后借给刘备的,以此可以让他有更多的实力去抵挡曹操,其余五郡都是刘备自己占领的,但是在之后刘备为了在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时,孙权不要背后捣乱,于是刘备就和孙权签订了一份平分荆州的合约,两国湘水为界,南郡郡、零陵郡和武陵郡归刘备,长沙郡、江夏郡、桂阳郡归孙权。自此刘备就只占有荆州一半,即南郡郡、零陵郡和武陵郡三郡。

上庸三郡包括魏兴郡、上庸郡和西城郡,这三郡是刘备在打败曹操,占领汉中之后,趁曹操士气低落,还没有回头神的时候,刘备派刘封和孟达乘胜占领的。

襄阳郡是关羽在水淹七军,打败于禁之时,短暂占领过的。

益州包括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越巂、牂牁、益州八郡三属国98县3道,这可以说是刘备最大的地盘,益州也是东汉十三州之中最大的一个州,其中汉中郡是从曹操的手上夺下来的,其余七郡三属国98县3道都是从刘璋的手上夺下来的,刘备在有了这块地盘之后的不久并登基为帝。

这个时候的刘备势力达到了顶峰,不过正当刘备正意气风发之时,准备与曹操争夺天下之时,在荆州的关羽突然被杀,而孙权也乘机占领了荆州三郡,襄阳郡也在关羽死后被曹操重新夺回。同时上庸三郡也因孟达叛变投魏,被曹操重新占领,此时的刘备除了益州,其他地盘全部被占领,虽然刘备在这之后,倾全国之兵在孙权的手上重新夺回了荆州一州,并占领了孙权的部分地盘,但也仅仅只是维持几个月,之后刘备惨遭夷陵之败,所占领的地盘也全部丢失,自此三国的疆域基本稳定,曹魏占领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司州,孙吴占领扬州、交州、荆州,而蜀汉就只占领益州。

可以说如果没有关羽的败走麦城,可能魏蜀吴三国争霸就会变成魏蜀两国争霸了,但是能跟曹操正面对抗的也只有刘备集团,如果关羽能够谨慎对待孙权集团,不那么盲目自信的去进攻魏国,而是静静的等待着,刘备慢慢的恢复汉中之战之后所损失的元气,可能就会有统一中国的一天,可惜的是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荆州被孙吴占领,刘备只剩下一州之地,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蜀汉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再加上刘备又在夷陵之战的时候损失掉了蜀汉几乎全国的兵力和物力,当时的蜀汉若无诸葛亮、赵云等人在撑着,恐怕蜀汉早已灭亡,不过虽然最后蜀汉还在坚持着,但已然失去了与曹操争霸天下的资本,诸葛亮随多次西出祁山攻击魏国,但也是在拖延蜀汉灭亡的时间罢了,从蜀汉失去荆州的那一刻,从刘备遭遇夷陵之败的那一刻起,蜀汉就已经失去了任何统一天下的机会。


澳古说历史


刘备白手起家,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规划的方案,赤壁之战中,联合东吴击败曹军,先夺取了荆州。后拿下了雒城,兵围成都,又占领了益州。与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在刘备还没称帝前,他的地盘面积是最大的。我们看看到底有多大。



公元219年,这时刘备的实力是最强的,达到全盛。兵马十几万,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样的将领。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战,刘备凭坚据守,赵云、黄忠又乘机在汉水截断了曹军的粮草,曹操在无奈下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取汉中的南郑。与之同时,刘封和孟达分别率领一支偏师拿下了房陵和上庸两地。整个汉中郡遂被刘备所攻占。于是刘备在汉中称王。



这时的刘备北有汉中,直逼曹操,东边有荆州,进可攻孙权的东吴。而西北边是马超镇守着甘肃,西边则是刘备大本营益州。相当于占领了现在的云贵川大部分疆域,广西,甘肃,陕西,湖北的部分地区,还包括了越南,缅甸的一小部分地区。领土面积可以说已经超过了东吴。



只可惜好景不长,紧接着半年之后,关羽遭东吴算计,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于是整个荆州南部被东吴所占,刘备损失了三郡之地。同时孟达向曹操投降,房陵和上庸也被曹军所占。刘备又损失了半个汉中郡的地盘。又变成了三国里面最弱的。


史海扑通


蜀汉集团在全盛时期,可与曹魏集团争锋,说明刘备拥有的地盘是极为可观的。史学家一般认为:蜀汉集团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此时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史载关羽围攻樊城,曹操身在许都心不自安,甚至想要迁都以暂避关羽锋芒。由此可见,蜀汉集团的军事实力在当时非常强大。

那么刘备到底拥有多少地盘呢?不少人认为他坐拥荆州、益州,还要再加上汉中之地。《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但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刘备并未拥有整个荆州。

早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便与孙权完成了对荆州的划分。当时刘备正打算攻取益州,而曹操却已经直达汉中。为了取得孙权的支持,刘备以湘水为界,将荆州划分为了两部分。“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可以看到,刘备在荆州的地盘,暂时为南郡、零陵、武陵三个郡。不久之后,刘备入蜀,又打下汉中之地。但没过多久,他又趁热打铁,“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上庸之地隶属于荆州,又分为上庸郡、房陵郡与西城郡,孟达、刘封到达后,顺利将其攻占。

综上所述,刘备集团的地盘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后期达到了巅峰状态。此时他拥有整个益州、汉中和荆州北部的南郡、零陵、武陵、上庸等地。而当时的三国格局,便是蜀魏两个大国,夹着东吴这个小国。直到荆州之战、夷陵之战过后,蜀国遭受重创,三国格局才转变为了世人熟知的两弱一强。


凭栏轩


这是刘备刚刚夺取益州时的版图,荆州部分包括荆南四郡加上借来的南郡,益州不包括汉中。《红线所包含》刘备即便是全盛时期也不过是坐拥益州和荆南,当时天下分为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绝大部分在曹操手中。

而且从来没有什么“刘备坐拥荆襄九郡”,荆州并不全在他手中。

赤壁之战后,又经过一系列战争和讨价还价,刘备占有了武陵(治所在今常德)、长沙(治所在今长沙)、桂阳(治所在今郴州)、零陵(治所在今零陵)江南四郡和南郡的一半,自任荆州牧;周瑜攻下江陵,孙权控制了西起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冬至寻阳(今江西省九江)的长江防线,并占有江夏郡;曹操退回北方,仍占有南阳郡和以襄阳为中心的南郡的另一半。曹、刘、孙三分了荆州。他们谁也吃不掉谁,所以都开始打益州的主意。才有了后来的刘备进益州。

——荆州重要的北部(包括政经中心首府)在曹操手里,东部在孙权手里,刘备主要控制荆南四郡,都是荆州最穷的地方,所以他作为一个自封的“荆州牧”,荆州最重要的城市都在别人手里,他控制的都是穷乡僻壤,实在不像话,而且哪有省长上任不在省会的?荆州牧就应该到荆州的治所去就任。荆州的治所在哪里?在襄阳。襄阳在哪个郡?在南郡。南郡控扼长江,北可攻中原,西可进益州,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襄阳现在被曹操占着,当然去不了,只好在南郡另找个地方。什么地方呢?江陵。因为江陵是南郡的治所。到不了荆州的治所,到南郡的治所也算马马虎虎了。所以刘备才要向孙权“求都督荆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荆州”,也就是借东吴的江陵。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刘发生矛盾,准备开战。前线进行了一场谈判,就是我们熟悉的“单刀赴会”,当然也没有谈出结果。后来因曹操西征张鲁,进入汉中。孙刘认为不可开战,谈判后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南阳和南郡的襄阳当然还是曹操的)。刘备又失去了湘水以东的地区。直到吕蒙白衣渡江,荆州彻底失去,从头到尾,刘备都只占有荆州部分地区。

刘备在三大君主中,一直是最弱的,所以才有那些艰苦奋斗九死一生的波折。他同时“跨有荆益”是很短暂的,没有能“保其岩阻”。他从来不是什么第一雄主。我们今天看刘备,用不着给他加光环,学习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百折不挠,越挫越勇。



细水长流5299217


刘备看似地盘很大,从下面图看的话都可以和曹操抗衡了,比孙权大很多,可能这是他看起来最巅峰的时刻。但是

他大部分地方都是穷山恶水,荒无人烟的地方,看它黄色势力范围长江南部整个一块,都被南蛮和五溪蛮占据了,然后后面虽然他降伏了这两个蛮部,但是也就能抽点精壮充军,地盘只是名义归附,而且这两个地方多山并且还没有开发,没有什么价值。

在古代最重要的粮食和人口,这两个地方既没有可以耕种的人口,也没有可以耕地的大块平原。所以看下图

刘备的地盘真正富裕的地方就是江陵所在的南郡一郡和益州成都平原一块,也就是大约两郡之地,也就是那两块稍微比较大的平原,中共有接近百万人口。

而魏国就不同了,我们知道三国之前天下人口主要聚集在中原地带也就是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三国前期光南阳郡人口就过百万了,哪怕经过人口锐减魏国都有刘备好几倍的人口和十几倍倍可以耕作的富裕之地。

所以刘备的真正实力弱很多,只是所有名义的地盘看起来和别人一样大。


文明之火


刘备全盛时期是建安二十四年,这一年刘备刚刚在汉中打败曹操取得汉中全境,又让刘封孟达夺取了东三郡(兴城,上庸,魏兴)。

此时的刘备用有益州整个州,益州大州东汉时期,包括现在四川除了三州之外地方加重庆,再加上云南贵州和缅甸北部,在加上荆州三个郡。可以说此时的刘备是完成了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策略,势力强大虽不及曹魏但比东吴强盛。

虽然东吴土地比刘备多,但是那时候的岭南地区还没有完全开发。刘备拥有的荆州、益州都是人口较多的地区,蜀汉后期靠着益州都跟曹魏对抗了几十年。而荆州在赤壁之战后就被三方瓜分但是刘备占据荆州绝大部分,在汉中之战前刘备为了夺取汉中才与孙权平分荆州,但是最大南郡还是在刘备手里,由关羽驻守。荆州人才多刘备集团大多数人都属于荆州系包括诸葛亮庞统马良等都是刘备在荆州收拢的人才。

刘备此时占据汉中和荆州两个北伐出口,况且荆州也是悬在东吴头上的一把刀。刘备占据荆州是孙权不能向北发展,而且如果刘备北伐成功可以从荆州顺江进取江东。所以在关羽北伐时孙权让吕蒙趁机夺取荆州最后导致关羽被杀。

自从荆州被东吴夺取,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又经历夷陵之败。蜀汉势力就永远成了三国最弱偏安益州一隅再也没有进取中原的机会了。刘备的鼎盛来的慢但失去的太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