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在泌尿外科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朋友拿著尿常規報告來諮詢:“尿常規報告:潛血(++)、鏡檢紅細胞(++)。”

問醫生:“尿潛血陽性就是尿血嗎?是不是腎臟出了問題?”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那麼,尿潛(隱)血陽性意味著什麼呢?該如何處理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尿潛血和血尿的概念。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一、“血尿”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知道,正常人尿液中通常沒有或只有少許紅細胞。“血尿”是指尿中混有紅細胞。按嚴重程度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

尿中血多時,肉眼可見尿呈血色,顏色由淺粉色、洗肉水樣或醬油色不等,稱為肉眼血尿。出血量大時,可以形成血凝塊。每升尿液中含有 1 mL 血液,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血尿。

肉眼觀察正常,用顯微鏡來檢查離心後的尿沉渣,如果每個高倍鏡視野中有3個以上的紅細胞(≥3/HP),稱之為鏡下血尿。文獻報道,常規健康體檢中鏡下血尿的檢出率為2.4%~31%。

顧名思義,肉眼可見的血尿稱為肉眼血尿(左),但肉眼看上去正常的也可能是鏡下血尿(右)。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尿潛血是尿常規檢查中的一項指標,用來篩選有無血尿。

二、尿潛血陽性≠血尿

“尿潛(隱)血陽性”是指尿中含有“血紅蛋白”或“肌紅蛋白”,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但不等同於紅細胞。

換句話說,尿潛血陽性者的尿裡可能有紅細胞(即“血尿”),也可能沒有紅細胞

由此可知,“血尿”和“潛血”不是同一概念,兩者不能完全劃等號,即尿潛血陽性≠血尿。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三、哪些情況可導致尿潛血陽性?

1)泌尿系炎症: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腎結核等;

2)泌尿繫結石: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

3)泌尿系腫瘤: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等;

4)腎炎、腎血管畸形

5)先天發育疾病:重複腎、腎下垂、多囊腎、腎囊腫、胡桃夾綜合徵等;

6)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7)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華法令、氯吡格雷)等可引起血尿。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四、哪些情況可導致尿潛血假陽性?

1、某些疾病: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的輸血、大面積燒傷,出現大量血紅蛋白,超過腎小管重吸收閾值後,出現在尿液中,就會出現尿潛血陽性,但這並不能代表尿裡有紅細胞。導致尿潛血陽性;

2、嚴重的肌肉損傷(尤其是擠壓傷)或橫紋肌溶解時,大量的肌紅蛋白被釋放至血液中,尿中肌紅蛋白增高,尿潛血陽性;

4、食物因素:甜菜、辣椒、番茄葉、紅心火龍果;

5、化驗尿液的試紙條不合格或過期失效;

6、女性朋友月經血混入尿液所致;

7、劇烈運動後尿液中出現肌紅蛋白,也會導致一過性尿潛血陽性,稱為“運動性血尿”。

以上情況,尿潛血呈陽性,但都不屬於真正的病理性血尿。

五、血尿的三大表現類型:

根據血尿來源不同,血尿分為初段血尿、終末血尿、全程血尿

具體方法如下:

尿3杯試驗:取3個潔淨的玻璃杯,患者每次排尿時,分為前、中、後3段排尿,分別排入3個玻璃杯中,然後根據以下情況判斷。

①若第1杯中為血尿,其餘2杯正常,則為初血尿,提示尿液中血來自尿道;

②若第1、2杯中無血尿,僅第3杯有血尿,稱為終未血尿,提示病變在後尿道、前列腺、膀胱頸和三角區;

③如3杯中均有血尿,稱為全程血尿,提示病變在腎臟、輸尿管,或為膀胱內。

六、血尿的兩大特點:

①血尿伴有尿頻、尿急、尿痛,尤其伴尿痛者,稱為有痛性血尿。多為泌尿系感染、結石等。

②血尿不伴尿痛、腰痛,稱為無痛性血尿;血尿沒有任何症狀,稱為無症狀性血尿,尤其是年齡大的患者,出現肉眼血尿,呈無痛或無症狀性反覆/間斷髮作,應注意排除惡性腫瘤可能。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七、尿潛血陽性怎麼辦?

尿潛血陽性≠鏡下血尿≠血尿。因此不能單憑尿潛血陽性來診斷血尿,而應結合病史,特別是尿沉渣鏡檢結果

來綜合判定,看看是不是“真性血尿”?

如果是真性血尿,應該進一步做尿紅細胞形態檢查。

  1. 血尿以變形的紅細胞為主,通常考慮內科性腎臟疾病引起的可能性較大,如果同時存在蛋白尿的話,建議先腎內科就診。
  2. 當鏡下血尿以正常形態紅細胞為主時,建議泌尿外科就診。

參考文獻:

坎貝爾泌尿外科(第九版)

體檢“尿潛(隱)血陽性”不等於“血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