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年輕人想要精於一業,先要學會思考


年輕人想要精於一業,先要學會思考


柴靜曾經說過一句話:"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正是因為對苦難的思考,才會使我們成長。

苦難是個好東西,是我們成長所必需的,甚至是值得追尋的。

苦難能帶給人成長是因為它有時無法躲開,我們不得不去成長,去克服它。正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苦難是成功的前提

孟子有幾句話,對於胸懷大志又處境艱難的人,特別有鼓舞作用。

孟子在列舉了舜、管仲和百里奚等幾個人的事例以後,說出如下金玉之言: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在降大任給此人時,一定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置他們於艱難困苦之中,讓他們的所作所為著實碰壁,逼他們苦思冥想,逼他們學會忍耐,從而增加他們的能力和能耐。

我想,孟子的話不是隨便講的。

就是說,大苦大難的磨鍊,既然是天將降大任於我的前提條件("必先")。

那麼,面對這種苦難,我不但不應該痛苦呻吟,消極悲觀,反而應該感謝這苦難,在苦難中奮起才對啊!

苦難能夠錘鍊我的心志,如果這樣的困難我都能克服的話,還有什麼困難能壓倒我呢?


年輕人想要精於一業,先要學會思考


人生最大的快樂是"通透"

陽明先生曾經也思考過人生與苦難的關係。

在回憶自己的龍場歲月時,陽明先生就是這麼說的:"往年區區謫官貴州,橫逆之加,無月無有。迄今思之,最是動心忍性,砥礪切磋之地。"


人就是這樣,只要有一絲一毫的雜念,比如生死之念還在心中纏繞,就可能沉溺於痛苦而難以自拔。

相反,無論處於多麼艱苦的環境,一旦擺脫榮辱得失乃至生死等等一切私慾的束縛,精神獲得解放。

心靈處於純粹狀態時,事物的真相就會呈現。

特別是思想家,朝悟道,夕死足矣。

把想不通的問題想通了,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年輕人想要精於一業,先要學會思考


苦難中追求"灑然"

苦難的最高境界是"灑然"。

陽明先生在"玩易窩"打坐,就感覺"心中灑然"。

什麼叫"灑然",就是輕鬆灑脫,神清氣爽,甚至是欣然愉悅的心靈狀態。

在被貶謫到蠻荒之地時候,如此險惡的環境中,陽明先生的隨從都生了病,但陽明先生不僅"未嘗一日之慼慼",而且他的精神居然進入了"灑然"的狀態。

我認為,這離陽明先生的"龍場大悟"只差一步了。


年輕人想要精於一業,先要學會思考


為什麼?因為陽明先生是思想家,他一定會追問:

此時自己怎麼會產生"灑然"的心態?這種"灑然"的心態是從哪裡來的?

他一定會執著地追求問題的答案,從自己的切身經驗,從自己真實的心理體驗上追究問題的答案。

答案來了,是深更半夜來的,是以靈感的形式突然出現的。

至於究竟是半夜醒來時的靈感,還是睡夢之中的靈感不得而知。

總之是:"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聖人之道,語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所以說,如果學會正視苦難,必然能在苦難中找到人生的真諦。

本文摘自《稻盛哲學與陽明心學》

曹岫雲 著

以通俗的闡釋和全面的案例告訴你

如何用稻盛哲學與陽明心學

解決工作生活中的難題

年輕人想要精於一業,先要學會思考

審校丨相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