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些學校的中小學教師,晉升職稱的條件之一是需上交5年備課本,對此你怎麼看?

SD我心飛揚


教師晉升職稱,上交五年備課筆記本,我覺得沒有必要。

1、教育主管部門,之所以把這個定為五年,應該是怕一些人不在崗(離崗創業了),或者不在教師崗位(有可能是其他崗位),而把備課筆記定為五年,為此增加門檻和難度。

2、把五年備課筆記作為晉升職稱的條件之一,不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的手段和規律。現在的老師,基本上都會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採用ppt上課,用演示文稿,把所要教授的有關知識在黑板上呈現出來,這樣,方便簡潔而且好高效。其實在電腦上備課做ppt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大。

3、而老師們平時實際所用的教案,也只是粗線條的在筆記本上說明一下,大部分的內容都在課件裡面。

4、評職稱需要5年的備課筆記,實際上,老師到評職稱所上交的筆記都不是真正平時所用的筆記。都是臨時抄寫的。

5、幾乎100%的老師,評職稱需要的備課筆記都是突擊抄寫的,根本不是平時課堂所用的。一方面,老師覺得平時寫的不嚴謹,不規範,害怕檢查時通不過;另一方面本身平時上課也就沒有怎麼去寫,基本都是做課件上課。所寫的也僅僅是一個提綱。所以,不管你要求寫幾本備課筆記,老師都只能是造假,一本一本的去抄寫。

6、要求交五年的備課筆記,助長了弄虛作假的不正之風,讓老師脫離實際,還感到很無奈。

7、其實、害怕一些人不在崗,或不在教師崗位,而去評職稱,那也沒有必要五年的備課筆記,只要交上一年度的備課筆記即可。多了實在沒有必要,都是抄,耽誤了老師大量的教學時間。

8、其實職稱評聘的細則應該因時而變,時代在變,教育教學的手段在變,老師再也不是一支粉筆一個筆記本在上課。老師有的就是拿著一個u盤去教室上課,有的甚至就是在教室裡智慧黑板上操作和演示,根本不需要以前那樣照本宣科。多媒體時代的教學,而老師職稱評聘的細則還停留在過去,這是跟不上時代的典型表現。也必然會引起老師們的反感。

9、不管是教育教學,還是職稱評定,還是什麼,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能一味的追求數量,有時候,盲目的追求數量,而沒有任何的實效,到頭來,只能是勞民傷財。

這就是我的觀點,不知大家怎麼看?

我是職校方老師,歡迎大家留言轉發評論關注。


職校老師


我覺的這是對一線老師的保護,因為如果不是一線老師的話,誰會寫足五年的備課本?

其實每個老師每年都要備課。按照各學校的要求備課的時候肯定要有備課本。一般的學校也會定期抽查老師的備課本情況。不過隨著現代教育手段的發展,傳統的手寫備課本越來越不被老師們推崇。所以很多老師覺得手寫備課本已經成為一種累贅。但是我們在評職稱的時候,卻要求要交五年的備課本。根據我的經驗,這五年背課本只是待查,實際上只需要交一年的備課本就行了。而且也沒有規定這五年的備課本必須手寫。所以我們老師平常只要平常備課的時候捎帶著把備課本寫了,攢五年的備課本,還是沒什麼難度的。我們很多評職稱的老師缺的不是五年的備課本,而是其他東西。

所以我覺得職稱評審制度中有這麼一條,其實是想讓職稱評定向一線老師傾斜。不管它取的的效果好不好。出發點還是好的,而且本來備課就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評職稱的時候,檢查你的備課本,也無可厚非。只要平常做得夠好,只要你經得起查,這些規定對你來講都不是障礙。



朱鐵平


中小學教師晉升職稱,上交五年的教案,這個命題是真的。上級把這個做為晉級的條件來要求,是完全正確的。

其主要原因是,在學校裡有少數教師不擔任課程,這就是所謂的親情教師。比如,和某某領導有關係,就在後勤上乾點兒雜活兒,在教導處管管學生,有的看看大門,甚至不上班在家閒著。他們也想晉級,榮譽證書難不倒他們,論文證書也難不倒他們。有人,有錢,這些東西都好辦。唯一不好辦的就是教案,他們沒有擔任課程參加課堂教學,教案從何處來呢?現寫現用,五年的教案,恐怕一時趕不出來。所以國家設立這個條件,就是給這一類人設置一個羈絆。

有五年教案,對任課老師當然不是一件難事兒。他們天天寫,也考慮到了晉級用。所以他們寫教案的時候格外用心,唯恐有紕漏。設置五年教案這個條件,對辛苦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們是有好處的。

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並不是不知道基層的情況。這是給辛勞著開綠燈,給投機者亮紅燈。讓一線的老師安心工作,只要愛崗敬業,好好教書,晉級不是什麼問題。

通過設置這個條件,讓那些不願擔課的老師也心甘情願去擔課,對基層學校的老師起到一個督促作用。

晉級要五年教案,利大於弊,老師們應該為之高興。


寒韓寒


看來各地對職稱評審的要求都不同,我們這裡是3年的備課本,也就是教案。

除了這個,還要三年的班主任記錄本,三年的教學成績冊,三年的聽課筆記業務筆記,三年的課程表等等。據說管準備這些材料,很多老師都崩潰了。

個人認為,這完全是形式主義多此一舉。

第一:教案就算不上課的老師,也能準備起來。

現在的教案,網上哪裡都是,找來一打印,圈圈畫畫,誰不會?

很多學校早就不寫教案了,都是打印教案。但打印教案,不上課的老師不會嗎?

如果非要紙質教案,非得要手寫的,就更形式主義了。

況且手寫的就不能作弊嗎?

總之要教案就是多此一舉形式主義。

第二:很多學校已經規定教齡長的教師不用再備教案了。

我們這裡有的高中初中都這樣規定了。特別是年齡大的以及初三高三的老師不再要教案。以便於老師們集中精力好好上課,教學。

難道為了評職稱,再造三年教案,這不是折磨人嘛!

第三:判定老師是否在教學一線,不是用教案來判斷的。

一個老師,不是說有教案,就是一線老師;

一個老師,也不是說教案寫的好,就是好老師。

這是兩碼事。

目前的職稱,花樣百出,無非就是讓你證明你是一線教師,但問題是,要的這麼多東西真的就證明了嗎?

實際很簡單,讓學校出具一份證明,證明在一線教課,並且出具近三年的教學成績就可以了。校長簽字保證,在全校公示,供人監督就可以了,有必要這麼麻煩嗎?

真有作假的,直接追究校長和老師的責任,以後永不得再評職稱。我不信有人敢作假?

過去老師們評職稱,也沒這麼多條條框框,怎麼社會越發展越複雜了呢?

說白了,是我們的評委太閒了。

故意整出這麼 多花樣折磨老師。

各級政府都在簡化辦事流程,以方便老百姓辦事。怎麼就教育上越來越複雜了呢?評個職稱,折騰一個月準備資料上傳資料,還要準備答辯等。老師們主要精力是教學,如果為評職稱而忽略教學,那這個職稱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簡化職稱評審,人性化對待老師。讓老師們既評了職稱又不耽誤教學,這才是設立職稱的最初目的吧!

為了職稱,不顧教學,影響教學。評上職稱,不想上課,不願上課。這樣的職稱取消也罷。

一切不利於老師教學的都應取消,還教育一個乾淨的環境!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有些學校的中小學教師,晉升職稱需要上交5年備課本,這是不可取的!

學校教師在評職晉級過程中,應該按照省、市關於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要求和規定,嚴格執行,確保每位符合職稱評定的教師參與公平競爭,而不是學校制定一系列條條款款來約束老師。再說,一個學校有什麼權利來制定這種規定!相信每個學校都要組織學習XX省XX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要求和規定,只要要求和規定上面沒有讓交5年的備課本,完全可以將情況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

上交五年備課本,這種做法很荒唐!有以下原因:

一、要保存五年的備課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不需要買一個保險櫃來專門裝備課本呢?我看很需要!既然備課本作為評職晉級的條件之一,那麼他應當妥善保存,最好的辦法就是存進保險櫃。如果放在抽屜裡,一不小心被競爭對手看見,把你的備課本帶走,哈哈,想想後果吧!

二、備課本能夠反映一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嗎?我們平時上課中,你見過有幾位老師是按照備課本上課的?備課本也就是為了迎接上級檢查而做做樣子罷了。我也從事了近20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對所教學科的重點、難點、考點了如指掌,毫不誇張的說,自己不用帶任何資料都可以出一套像模像樣的中考題,每個學期其他班都要做十套以上的訓練題,而我所教的班級每學期只做三套綜合題,教學業績在片區也是數一數二的。我們的備課本就在頭腦裡,不但要備教材、教法、重、難點等,還要備學生、備學情、備反思、備評價等。評職稱時上交備課本除了人為製造障礙以外,無任何實際價值。

三、現在一些學校都提倡無紙化辦公。既節約資源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們學校快退休的教師都在用PPT教學,有什麼教育教學心得可以隨時記錄下來,也方便保存,不要說五年,就是50年也沒有問題。

針對某些學校在評職晉級過程中,需要上交五年的備課本,我發表以上看法,如有得罪,請海涵!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Lance課堂


職稱評定——真的是教師一生的痛!

五年的備課本,一次性地提交出來,否則,別想職評!已經偏離了職評的方向了吧!

這好像就是在拿職評和教師開玩笑。

  • 假如由於某種意外情況,某一冊備課本找不到了,怎麼辦呢?是不是還要學校出證明?或者是教師本人證明或者是其他同事來證明?麻煩不麻煩呢?要知道,五年的備課,足足有10本之多!——難不難?痛不痛?
  • 是不是說,缺少這些備課本,這個教師就沒有達到更高一級教師職務的標準了?有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呢?我們這裡相關晉級材料之中並不是這樣規定的,只需要上年度的備課本就可以了。——想職評,容易嗎?
  • 上級領導說要什麼,那就得有什麼;說什麼時間送到,你覺得什麼時間送到。否則,差一分鐘,都不算數。——頭一天通知,第二天下午3點之前必須把所要上繳的職評材料送到中心校,否則,不收!——這和要五年的備課是一樣不需要給你解釋的!——這是不是在拿教師、拿職評開玩笑?
  • 我想問一問有關部門領導,如果不想一些花樣,是不是就不能顯示職評的重要或者是領導的重要性了?

其實,職評就是要全面地考察教師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成績等方面有沒有達到某一職稱的要求,是全面考核,而不是某一方面達不達標。僅憑五年備課本的全不全,有沒有就決定能不能,夠不夠格,這樣做完全偏離了職評的初衷!是某些領導隨意加在教師身上的壓力。

——這就是所有教師都要面臨的問題,也是許許多多教師工作之中的永遠的痛!

——難評!難晉!難提工資!

——難以應對!

——痛心!


中小學教育者


職稱評審,被評老師上交五年教案,表面看起來,對一線教師有好處,杜絕領導人員擠佔教師職稱評比名額,實則多此一舉。為什麼這樣說呢?無教案不上課,這已成為各學校的規定,就是說,教師的教案,學校已按備課要求檢查並登記好了。教師無需有再保存教案的必要,(個別有收藏愛好的除外)。現在職稱評審,卻需上交五年教案,給老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假設每位老師上交五年的教案,評審人員能看過來?

上交五年教案,容易造成老師為評職稱評審而備課,裡面花架子多,只要評審工作人員看了喜歡就行。老師為評審,備課時無疑之間注重評審工作人員審美觀,結合學生實際減少了,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造成不好的影響。

職稱評審多關注老師師德,工作業績。傾聽學校及社會,老師和學生對被評老師的反映。還有實際作用些


蔣友能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

首先,我認為上交5年的備課本是遠遠不夠的,上級領導太沒有魄力了,應該要求老師們上交所有教案本,萬一有老師耍滑,某一年沒有寫教案,這樣豈不是便宜了小人?

其次,單單上交備課本是不夠的。因為有些課是練習課,老師們準備的練習題必須上交;有些課使用了課件,課件必須上交,畢竟是評職稱,所有與老師教學活動有關的東西,都必須上交。

第三,對於老師上交的東西,職稱評審委員會必須認真審查,不能走形式,抽查一兩本。應該逐本、逐頁檢查,且必須逐頁留痕,以證明評委工作認真。

如果評委做不到,可以公開招聘評委,肯定會有人報名,原因你懂得。如果不改變現狀,我是不打算晉升高職了。好好上自己的課,靜靜教自己的書,說到底,就是少掙點錢,沒什麼大不了。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易效仿。言語如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


指尖教育天下


這是職稱評定所帶來的變態做法之一!

教師的支持評定應該大市範圍內,劃定統一標準。然後,所有教師對照條件去做。達到標準就給予晉升。

我從來沒聽說過把五年內的教案,當做晉級條件的說法。

教師的教案,應該在平時的“七認真”檢查中都檢查過了。只要查看一下記錄就好。應該是不難做到的!我校每個月檢查一次“七認真”工作。然後記錄在案,作為年底考核績效工資的一項標準。等到每學期結束,所有備課本都要上交存檔。

所以,對於要參加職稱評定的教師來說,五年教案實在是小兒科。

倒是題中有句話引起了我注意:“有的學校”!

這就意味著,職稱評定權力下放到學校了。也就有可能造成職稱評定藏有貓膩!滋生不正之風!

所以我一直強調,職評工作要統一標準、不限名額、公開、公平、公正!

職評工作要做到實處,少一些“查五年內教案”的花架子!

要多關注教師的工作量、工作業績、教齡、工齡等。這些才能衡量一個教師是不是在踏實教書育人!


姑蘇講堂


所以說,晉升的事兒,咱暫時沒空考慮啊!

上課前,先熟悉教材形成自己的大體教學思路,再從網絡上尋找適合本班和本人的教學設計進行補充和完善,有時哪怕借鑑一個環節。準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時都會在教材上圈圈畫畫寫寫。一課教好後如有想法就隨時記到手機記事本上,有時時間緊,就先記錄個框架,待到有時間再詳細描述過程。事後隨便翻翻記事本聯想到文字描寫背後的課堂,我覺得挺開心的。

以前,每到學期結束領導要檢查,還要再補紙質的教案、調整與改進和教學反思。如今,年紀大了,不管檢查不檢查,催再多遍都沒得交。因為有意義的事情都沒時間好好享受,這應付的差事就旁邊去去吧!

總覺得餘生不多,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自己覺得終將無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