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江淮地區,指的是長江、淮河之間的地區,包括安徽中部和中南部、江蘇中部和中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區。

江淮地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鳳氣候區,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睛爽適宜,冬季寒冷乾燥。淮河流域水系十分發達。

淮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和我國經濟文化開發較早的地區。流域內100多處新舊石器文化遺址的發現,說明1萬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裡,已經出現“”字,《禹貢》中也有“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的記載。

東周時期,江淮地域是儒家傳播的強輻射區。儒家在春秋時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學派,孔子弟子三千,高徒七十二人,籍貫可考者約有一百零四人,其中主要來自魯國和周邊江淮地區諸國。自春秋迄於兩漢,這裡成為儒學外向傳播的文化淵藪儒家文化也對東周政治事態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江淮地區

12世紀以前,淮河獨流入海,槽深流速、尾間暢通,洪澇災害很少發生,民間有“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之說和“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譽。


江淮有多重要

江淮熟,天下足”不應該“蘇湖熟,天下足”嗎?

在元代之前,江南還不是最重要的地方,隋文帝曾說:“吳越之人,往承敝俗。”我們熟悉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元末明初才走上重要舞臺。

隋朝

隋朝統一後,結束了長期分裂對峙狀態。隋朝初期,北方突厥勢力強大起來、東北的

高麗政權不斷派兵南下。為了加強國家的控制,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需要便利的交通和糧草供給才能保證。

隋朝建都長安,雖然佔據險要之地,但關中平原的土地供養人口的能力畢竟有限,隨著長安人口快速增長,對於糧食的需要越來越大。江淮地區,地勢坦蕩,土質肥沃,氣候溫和,而且富有水利。經過東晉初期的“永嘉南渡”大量人口遷入,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

《隋書·煬帝本紀上》:“大業元年,"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

隋煬帝楊廣為了溝通黃河和淮河之間的水道,先後下令動用數百萬民工,甚至動用女工。如此之多的人力,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十分驚人的,可見江淮地區對於他的重要性。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隋唐大運河

唐朝

唐朝建立,繼承了隋朝的政治策略,實行維持王朝的長安、洛陽兩京制,依靠大運河將江淮的錢糧經過洛陽供給到中央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銘》中說:“在隋之民不勝其害,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唐初,每年經通濟渠調運的糧食約萬石。開元二十一年,京兆尹裴耀卿改革漕運,凡三年,運粟入關中達萬石,平均每年餘萬石。”一方面說隋煬帝開通運河的影響,另外一方面說運河對唐朝的重要性,江淮的物資主要依靠大運河。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唐朝兩京制

天下賦稅,多出江淮

在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已不控制河北道,財賦完全依賴江淮地區。江淮地區“稅以足食,賦以足兵”,富庶為人稱道。

東都洛陽也是因為江淮地區成為經濟與政治中心,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有河朔之饒,食江淮之利,九年之儲已積,四方之賦攸均”。

唐憲宗也說:“天寶以後,戎事方殷。兩河宿兵,戶賦不加,軍國費用,取資江淮。”觀察使王式說:“國家用度盡仰江淮,若阻絕不通,則上自九廟,下及十軍,皆無以供給,其費豈可勝計哉!”杜牧最為直接:“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

北宋

到了北宋,只是把唐朝的淮南道轄區劃分為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兩個行政區,依然是中原王朝的主要財賦供應地。有著“

當今天下根本在於江淮,天下無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無天下自可以為國”說法。

北宋的建立和滅亡也驗證江淮的重要性。北宋建立初期,開封靠近江淮地區,漕運四通八達,堪稱天下要衝,手握開封就可以匯聚天下之兵,掌握天下錢糧。可以說開封佔據了江淮生命線,所以也創造了北宋的經濟奇蹟。

北宋國防線早經殘破,燕雲失地未復,不得不養兵,養兵要糧食。唐末五代戰亂,長安殘破不堪,北宋的軍糧全要靠江淮地區給養。趙匡胤知道開封易攻難守,就有過遷都長安洛陽的計劃,但北宋離不開開封。在開封,向北可以調兵收復燕雲失地,向東糧草運輸方便。丟掉開封,整個北宋在不僅失去了經濟中心,漕運交通政治中心也會同時丟失。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北宋地圖

唐朝丟失長安六次未滅,北宋丟失開封一次就崩盤了,可見江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誰控制住江淮地區,誰就可以佔據優勢。如果唐朝失去洛陽這個糧食供應基地,一樣難以為繼。


江淮地區慢慢走向沒落

南宋
1128年,南宋政權為了阻止金兵南進,東京(今開封市)留守宋將杜充在滑縣李固渡人為決堤黃河,造成河水在豫東、魯西南地區漫流,大部分仍向東北流入渤海,少量自泗入淮。這次“以水代兵”的人為決口在軍事上沒能達到企圖,但卻形成了黃河歷史上一次重大改道

南宋首都從開封遷至南京,再到杭州(臨安),淮河以北地區已經失去,無法北顧。金人佔領中原後,由於黃河處於金與南宋對峙地帶,金代政治經濟中心皆在黃河以北,堤防

重北輕南。因此黃河多股漫流的狀況長期延續,形成了長期南流入淮的局勢。

元朝

元朝時期,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元和郡國志》對淮河以北邳州的記載:“抵邳州,城大而富貴,工商業頗茂盛,產絲甚饒。此城為大汗徵收賦稅,其額甚巨。”

《元史•食貨志》記載:“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於江南。”

元朝時期,統治者對黃河南侵也是得過且過,沿用數百年的“寬河固堤”的治黃方案。這種方案治標不治本,且並不能阻止黃河屢次南決、分流。但是黃河改道初期,對江淮地區的破壞性不大,依然是元朝的財賦之地。此時的江南,經過南宋時期宋室南渡,中國第三次人口南遷,淮河以北地區因淪為金朝領地,大量的王族、官員、士民湧向南方荊湖、兩浙等地。給江南地區帶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技術,使“蠻荒之地

”大都變成了“魚米之鄉”。江南即將代替江淮走上舞臺。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元朝京杭大運河

明朝

江淮地區走向沒落幾個方面原因

1

明祖陵對治淮的影響

朱明王朝的奠基者朱元璋出生於安徽鳳陽,其祖籍在淮泗。黃河借淮入海,位於淮泗之間的泗州祖陵及淮泗以南的鳳陽皇陵就常處於黃淮頻繁水害的威脅。害怕淮河和洪澤湖水氾濫淹沒皇祖陵,導致所謂的“王氣中洩”,自正德、嘉靖開始,保護泗州祖陵不受河患洪水衝擊放在首要位置

明人謝肇淛在《北河紀》中記載:“今之治水者既懼傷田廬,又恐驚陵寢;既恐延日月,又欲省金錢”,“上護陵寢,恐其滿而溢;中護運道,恐其洩而淤;下護城郭人民恐其湮淚而生謗怨”。

其中有一次,萬曆二十一(593年)年,黃河大漲,水到淮安地區淤堵,不能東下黃海,反撲鳳陽明祖陵方向,淹沒泗城、浸泡了祖陵。萬曆皇帝聽聞龍顏震怒,屢易河臣,“河臣劉公東星竟以憂隕,上覆赫然震怒,切責大司空”,並連簡河臣李順、魯如春抓緊治河保陵安全。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明祖陵

為了避免黃河水再次浸泡祖陵,明朝不顧民生,決堰分水,人為降低洪澤湖的水位,採用“分黃導淮”方式。總河楊一魁在高家堰上興建減水閘,引洪澤湖水東入運西諸湖後,分別經射陽湖、廣洋湖入海和經邵伯湖下芒稻河入江。雖然分黃導淮短期內取得了“

泗陵水患平,而準、揚安矣”的較好局面,但這次分流的根本性質等於是把禍水南引,把祖陵附近的水患轉嫁到今蘇北地區。

由於分黃,淮河橫穿沂沭河,奪灌河口入海,幾乎打亂了整個蘇北水系,給蘇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黃河滾滾東下,把高郵、寶應、泰州等地淹沒;淮揚各郡,田廬漂沒,數百萬生靈悉為魚鱉;濱海鹽場盡被淹沒。

2戰亂對江淮地區的影響

明代時期,江淮地區因其交通方便,倭寇猖獗。明代李贄也說:“嘉靖會倭奴入寇,江之南北運道為梗”。《東臺縣誌》中也記有“倭夷出沒”對水利帶來破壞的記載。明崇禎年間,淮河流域水患屢發,造成大批農民破產,他們紛紛起義,嘯聚山林,“軍民及商口戶死者無算,少壯轉徙,丐江、儀、通、泰間,盜賊千百嘯聚。”

崇禎十五年(1642年)九月,李自成農民起義軍與明軍戰於開封。明河南巡撫高名衡掘開開封城北朱家賽及馬家口,“

至汴堤以外,合為一流,決一大口,直衝汴城以去,而河之故道則涸為平地。”排山倒海的洪水衝進開封城內,居民措不及防,37萬居民淹死34萬,造成人間慘劇。

3保漕政策對江淮地區的影響

元末兵災的影響,江淮地區地廣人稀、民生凋敝。明初,兩淮一帶幾無人煙,臨濠府(約今安徽淮河流域)因人口稀少,“田多未闢”。明朝遷都北京,江淮地區由於黃河氾濫和元末的影響,賦稅財物皆要依靠江南,而運送江南財物的漕運航道關係國家命脈,漕運重於一切

江淮地區,黃河、淮河、大運河重疊交叉,一旦黃河決口只能保漕運。明孝宗在詔書中更是明確的說:“古人治河,只是除民之害。今日治河,乃恐妨運道,致誤國計。…而施行之際必以當急為先

。”也就是說,黃河南流,“壞民田廬”算不了什麼,要是北潰引發運道缺水淤塞,400萬石的糧食不能及時運到北京,就是關係“國計”的大事了。因此抑河奪淮保運方略的制定和實施,即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運河暢通的策略,使得政府只能把淮河水患的治理放在次要地位,甚至通過犧牲沿淮人民的利益來保證漕運。

保漕政策的實施,給淮河流域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嚴重損害了淮河流域特別是下游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明朝時期京杭大運河

由於明朝200多年的時間,黃河在江淮地區,河道淤泥,多次改道,駱馬湖、洪澤湖、微山湖等湖泊的形成。客水増大數倍,許多河湖溝渠被墊淤。江淮平原上湖泊星羅棋佈,分佈甚密射陽湖、大縱湖、德勝湖、吳公湖洋湖等皆盡消失。

農業災害頻發,農業灌溉工程設施毀廢,澇不能排,旱不能灌,土地嚴重鹽鹼化。黃河抬高河道,變成有名的“懸河”,每逢雨季,積水氾濫,沖毀房屋,淹沒田地。惡化的環境對江淮地區人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無數的耕地和房舍被淹,農作物大量減產或絕收,對於封建社會以土地為主的農民造成不可估算的損失。“江淮熟,天下足”,已經是過眼雲煙了,江淮地區走向低谷

清朝

清承明制,為保持大運河河道的暢通,依然採用加高高堰、以清刷黃的方略,由於洪澤湖底和淮河下游河道日漸淤高,黃淮決口事件屢屢發生。據統計,清初順治元年至康熙十六年(1644-1677)淮河流域發生的黃河奪淮洪澇災害有90起之多,大部分是由於漕運優先引起的。

清康煕年間,三藩之亂,“諸藩諸降將響應,兵事極棘,河道不治,先後潰決,淮南交病,水浸淫四出,下河七州縣淹為大澤,淮水全入運河。”其後的太平軍、捻軍在此作戰,也給這一帶的水利設施帶來了些破壞。

明清二朝,淮河流域自上游開封至下游洄州、高郵、寶應、興化、鹽城、淮安等城市,幾乎都有過因護漕運而致水患橫行的記錄,且隨著抑河奪淮保運政策的深入貫徹而日趨嚴重。開封、徐州、宿遷、蒙城等縣甚至有過為避淮河水患而議徙治的記載,清康熙十九年的洪澤湖水位暴漲更是直接導致古老的泗州城沉入水底。

雖然清朝時期,揚州和淮安佔據運河優勢,輝煌一段時間,但終究1855年之後,黃河再次改道,清朝無力修復河道,加上新的運輸方式誕生,揚州和淮安慢慢退出重要舞臺。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清朝江淮地區地貌(江蘇)



江淮地區,扼南北交通、交流之要衝,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其發展變化,歷來受統治者關注。江淮地區曾經是中原王朝的經濟動脈,正如唐人李敬芳詩中所描述的: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

然而在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的黃河南下奪淮入海,長期受著黃河的侵襲,變成一個災難深重的河流。黃河佔據其入海通道,導致其無法入海,在江淮地區肆意氾濫,流域地理環境發生了滄海桑田的鉅變,水系紊亂,洩洪不暢,成為一條令人心悸的“害河”。使江淮地區無數土地、城鎮葬身水底,萬千居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由於歷史原因,完整的淮河流域以今黃河故道一線,被分割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兩大系統。

加上統治階級罔顧民生,為保護京杭大運河、護陵(保護明祖陵),人為增加黃河的破壞性。“

保漕”在清明二朝為最高指導思想,為了保住運河漕運,不惜一切方法,導致江淮地區災難雪上加霜。天災和人為的共同作用,讓江淮地區慢慢失去重要的歷史舞臺,其光輝歷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地區為何“失寵”

如今的江淮地區,各個方面在東部地區依然還有差距。民國時期還經常洪水氾濫,到了解放初期,為淮河修建入海通道——蘇北灌溉總渠

,也不是唯一入海通道,也造成了比較有特色的“淮河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