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这部佛经乃大师翻译,成为最昌盛宗派的根本经典,隋唐以后无敌手

后秦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其中有一部经典广为传颂,流传至今,被佛门弟子奉为无上典籍之一。

这部佛经不仅是一套新理论建立的基石,而且是一个宗派兴起的依据。

这部佛经就是《阿弥陀经》,其代表的门派就是净土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部佛经背后的故事,以及净土宗的历史。


这部佛经乃大师翻译,成为最昌盛宗派的根本经典,隋唐以后无敌手


《阿弥陀经》是大乘佛教兴起后颇为流行的一部经典,在这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罕见的无请自说(大多数佛教经典皆有人发问,然后由佛祖或大菩萨宣说),讲述了在极其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净土世界”叫极乐世界,那里无比美好,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教导众生,往生那里的有情众生肯定可以成佛。

这其实就是佛教的“往生论”,即这一期生命结束后神识转世到另外的世界,佛教徒追求的就是佛国净土。

其实在佛教中净土并非只有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是药师佛,还有兜率内院净土教主是一生补处佛弥勒菩萨等等。

《阿弥陀经》和另外两部关于极乐世界的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一起并称“净土三经”。

这三部经典也成为了佛教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从东晋慧远大师开始直到现在,净土宗作为佛教中生命力最强影响人数最多的一个宗派,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我们熟悉的和尚口念佛号,他们不是念释迦牟尼佛祖,而是念“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可见其影响深远。

这部佛经乃大师翻译,成为最昌盛宗派的根本经典,隋唐以后无敌手


鸠摩罗什之后中国佛教蓬勃发展,到了隋唐时代分为八大宗派,如律宗禅宗法相宗天台宗等等,但是这些宗派到了唐朝中后期大多归于沉溺败落,趋于合流。

而唯独净土宗的生命力却越发旺盛,几乎统摄了所有汉地宗派,一统了佛教界。

今天我们去汉地寺院,大多都信奉修行净土宗的内容。净土宗的生命力与《阿弥陀经》有直接关系,按照经典说法,一个人只要持戒一心念佛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等于说用极低的代价换取超高的利益,这无疑更加符合普通教徒的心理。

另外,禅宗要现世修行证果,律宗要持戒一丝不苟,法相宗需要极高的文化素养,而其余各宗派门槛也都不低,唯独净土宗方便易行,所以信众越来越多。


这部佛经乃大师翻译,成为最昌盛宗派的根本经典,隋唐以后无敌手


《阿弥陀经》出现的时代大约是大乘佛教在古印度发展的早期,传到中国已经是公元300年以后,鸠摩罗什大师将这一本并不算长的经典翻译的绘声绘色,流畅通俗,对于经典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后世佛教徒以此经典修行,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关于阿弥陀佛和净土法门的故事,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豪门望族还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信奉净土宗口念阿弥陀的人数不胜数,或许只有在这里面才能寻找到人类孜孜追求的“平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