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泰打响“重点项目突破年”发令枪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10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蓬波 通讯员 褚成东 张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节过后,绵绵细雨滋润着新泰大地,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的春天即将到来。连日来,新汶街道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助力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1号车间安装设备240余台套,正在试生产,2号车间完成主体建设,190余台套设备正在调试,3号车间正在进行钢结构安装,4号车间完成招标,正在平整地基。”康平纳年产20万吨筒子纱智能染色工厂项目正如火如荼加紧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31.5亿元,占地625亩,目前已用地348亩,完成投资7.3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色纱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70亿元、利税7亿元,安置就业1200人,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色纱生产交易基地。

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投资122.3亿元

新泰市高度重视“双招双引”工作,坚持客商为贵、项目为王、环境为本,盯住最高层、最拔尖、最权威、最强企,着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对落地和在建项目,树牢“一切围绕项目转、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理念,把工地当阵地、把现场当战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督促帮助建设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快速建设、早日达产。

今年,新泰市共筛选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三级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368亿元,其中新型工业项目37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4个,现代农业项目6个,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5个。2月19日,新泰市举行2020年春季重点项目开工仪式,首批共有11个重点项目开工,年计划投资122.3亿元。“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泰安市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向全市发出的决战决胜疫情防控的宣言书,打响了‘重点项目突破年’的发令枪。”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业训表示。

新泰市充分发挥金融杠杆支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作为,保障企业资金需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全市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2月18日,新泰市举行“战疫情、保发展,金融支撑在行动”银企签约仪式,工商银行新泰支行、农业银行新泰支行、建设银行新泰支行等8家金融机构与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新泰中联泰丰水泥有限公司、山东长兴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10.2亿元。

新泰市超前谋划,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支持金融业和企业发展的意见,创优环境,强化服务,架好“桥梁”,当好“媒人”,使银企之间建立起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争取上级金融机构和政策支持,及时为企业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X+1”联动助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100%

新泰市以“重点项目突破年”为统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开工复工,确保同推进、两不误、双胜利。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100%。

按照“战疫情、保运行、抓生产”总体要求,新泰市创新“X+1”联动模式,即分别由1名科级干部、副科级干部、一般干部、属地乡镇干部等组团对口包保1个企业,每天下沉到企业一线,全面做好企业防疫日监控、日报表,随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复工复产助力提速。

“优先确保涉及应急物资和民生保障类生产企业、双20强领军企业的复工复产。同时,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摸清企业状况,制定一企一策计划、复工复产方案,主动盯靠、督促指导企业安全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前期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陈兴波介绍。

为促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全市近万名党员干部奋战在企业防疫复工第一线,努力保障企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严把职工梳理关,利用企业复工人员申报系统,检测核实职工信息,系统自动比对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确保职工健康状况。目前,通过系统共审核800余家企业、3.8万余名职工。严把企业管控关,督导企业对每日上下班职工进行体温监测,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职工出入证近2.5万个。严把核查验收关,党员干部实地摸排企业情况,从管理制度、防疫物资、台账等10个方面组织现场审核,并和所有复工复产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复工复产责任书。

全程代办,5个小时拿到生产许可证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对75%浓度医用酒精需求迫切。近日,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开辟绿色通道,连夜为山东海燕医用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办理了75%浓度医用酒精生产线卫生许可手续,确保快速投产,缓解防控物资供应紧张状况。

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求必应、有事帮办”的原则,抽调业务骨干,实行全程帮办代办,做到审批时间再缩减、审批手续再简化、审批流程再提速。1月31日下午5时,收到上级现场验收委托函后,该局抽调专业人员组成验收专家组,连夜赶赴企业进行现场验收,当晚8时出具了现场监督审核意见和验收函,所有申请和验收材料全部通过网上报送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月1日一早,企业就领到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从办理到拿证仅用了5个小时,关键时期,见证了特事特办的新泰速度,非常敬佩。”山东海燕医用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燕深有感触地说。

为避免交叉感染,新泰市创新“两不见面、全程代办”的服务模式,全力做好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等各项服务工作,为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